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昏迷促醒康复是神经重症康复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必然涉及意识障碍康复评估,而意识障碍评估是康复评估的难点与重点,不仅事关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判断及康复方案制订,也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依据。现阶段针对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众多,但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及局限性。本文主要就当前各意识障碍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及局限性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意识障碍 评估 康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支持对康复意识障碍儿童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会支持治疗。结果:通过严格分析,观察组在接受标准康复治疗的同时,在康复意识障碍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将社会支持纳入意识障碍儿童的康复方案可显著提高其康复效果。

  • 标签: 社会支持 康复意识障碍 儿童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主诉抽搐、意识障碍2d,于2008年4月29日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2d前在田间喷洒除草剂“百草枯”后20min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双眼发直,呼之不应,伴小便失禁,持续约10min,清醒后烦躁、间断喊叫,不识家人,问话不答。

  • 标签: 黑变病 黑色素瘤 中枢神经系统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意识障碍患者中随机择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共25例),观察组(接受康复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共25例),将两组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72.0%,两组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升高,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产生,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高压氧治疗 意识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感觉刺激疗法的内容、作用机制、操作原则、在神经重症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加以综述,指出感觉刺激疗法的操作标准有待统一,未来需开展更多感觉刺激疗法在神经重症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应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为临床实施感觉刺激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感觉刺激疗法 神经重症 意识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康复治疗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和改善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4月在入院的42例意识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是否给予患者tDCS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DCS,阳极置于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阴极置于右肩部,刺激电流强度2mA,20min/次。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d,共治疗6周。2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者右侧屈肘肌肌张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2组CRS-R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观察组CRS-R和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反应者为13例(61.90%),无反应者为8例(38.10%);对照组反应者为2例(9.52%),无反应者为19例(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右侧屈肘肌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屈肘肌的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屈肘肌的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屈肘肌M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痉挛状态。

  • 标签: 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 联合康复治疗 意识障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意识障碍(disturbanceofconsciousness)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讨论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状态、精神,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血氧饱和度、血糖、钙离子水平。持续地观察与评估GCS评分及反应程度的变化。

  • 标签: 意识障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病情凶险,是脑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1。我院1981-1986年内科住院4141例,其中脑卒中497例,导致意识障碍168例。本文报告497例脑血管病中168例出现意识障碍。其中,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者最多,为90.8%(69/76例)。168例意识障碍中,意识恍惚、嗜睡占17.9%,昏睡占34.5%,昏迷占47.1%。意识障碍与预后关系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8例中,昏迷32例,死亡23例(26.14%),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0例中,昏迷47例,死亡36例(45%)。故意识障碍除可做为病情判断外,也是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 脑功能障碍
  • 作者: 郝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6期
  • 机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内科急诊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21-2022年急诊科112例意识障碍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12例患者中,原发性脑血管病56例,外源性中毒31例,内分泌与代谢疾病15例,缺氧性损害5例,心血管疾病3例,物理性损害2例。结论 意识障碍是在急诊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原发性脑血管病、外源性中毒、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最为多见。临床应按照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顺序进行疾病诊断,及时、准确地确定病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标签: [] 意识障碍 急诊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意识障碍的判别主要依靠体检和精神检查,但要搞清楚意识障碍的原因还需参考患者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 标签: 意识障碍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是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症.昏迷是指急性脑损伤早期的不睁眼、无睡眠一觉醒周期之昏迷,一般在一个月内出现自动的无目标的周期性睁眼,脑电图见睡眠-觉醒周期(开始极不规则,以后则逐渐接近正常的昼夜规律).觉醒时病人无任何自我认知的表现,这种睁眼昏迷称之为植物状态.昏迷和植物状态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大慢波,一般波幅甚高,其慢波周期长短与意识程度相关: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周期越长,且波幅下降,甚至成为平坦波型.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睡眠一觉醒周期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1993年
  • 简介:摘要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紊乱。其依赖于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与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严重的昏迷都提示大脑半球,间脑和(或)上脑干的功能障碍。因此后颅窝损害,幕上病变和脑干压迫,及弥散性双侧大脑功能障碍均可引起意识的损害。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功能紊乱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