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增订文鉴》是由清高宗弘历敕修,保和殿大学士傅恒领衔修纂的一部满汉合璧释义辞典,是在康熙敕修《文鉴》的基础上增补、修订,并增加注音而成。该书旨在普及和规范满文的新词汇,在满语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巨大。以往学术界多以乾隆三十六年武英殿刻本为其唯一刻本。我们将北京大学藏《增订文鉴》刻本与新编本以及故宫博物馆、辽宁省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增订文鉴》刻本进行对比,厘清各刻本之间的异同,断定《增订文鉴》的刻本不止一种。

  • 标签: 满文古籍 《御制增订清文鉴》 版本
  • 简介:康熙作为清代官修满文辞书具有多层面的文化内涵,是当时历史、文化的真实反映.本文以其天、时令、地、君、谕旨、设官六部分的选词为例,与其它清代满文词典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所在.

  • 标签: 满学研究 满文词典 《御制清文鉴》 选词特点
  • 简介:成书于顺治十二年的《劝善要言》,是清代内府诸多刻书中的一种,流传下来的内府刻本有汉文本、满文本和满汉合璧本。数百年来对于此书的版本流传出现了两种错误:一是光绪帝误认为此书只有满文本而进行了重新翻译刊布,形成了满汉合璧本;二是近代以来将此合璧本误认作是顺治年刊成的。针对这两种错误认识,需对此书的版本刊布情况进行辨别清理。

  • 标签: 《御制劝善要言》 满汉合璧 顺治帝 光绪帝 劝善
  • 简介:我们以《增订文鉴》为基本文献,通过对其中满文丧礼词汇的解读,可以了解到满族葬式由火葬到土葬的转变过程,了解满族丧服、服期丧葬礼仪等状况,进而得知满族服丧期较汉族短,服式亦不及汉族严格、繁缛,这与满族人身为旗人,不便长期居丧以及对本族传统的重视有关。

  • 标签: 满族 御制增订清文鉴 丧葬习俗
  • 简介:泰安碑亭康熙诗在艺术上似乎不值一提,但是那种体恤救灾悲天悯人的坦诚真率自然的情绪溢于诗外,令人感动不已。康熙诗无论从文学上从史学上还是从社会意义上都应有其重要价值。

  • 标签: 泰山广场 御制诗 体恤 价值
  • 简介:在天安门后的端门院内,东西朝房廊下现各存一方清康熙庚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所写下的满、汉文《台省箴》石碑。其中汉文碑原放置清朝“吏科”直房廊下,即东朝房北头之首(今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驻地)。1952年,因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在东朝房举办展览,石碑放置处正好是展厅出口。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天安门 康熙 石碑 汉文
  • 简介:2016年11月23日,在上海出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一行人参观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在参观历代医学荟萃展区时,陈冯富珍对一具“乾隆针灸铜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据悉,这座“乾隆针灸铜人”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嘉奖参与编撰《医宗金鉴》的人员,特别颁发的奖励。

  • 标签: 《医宗金鉴》 陈冯富珍 经验良方 医籍 简明实用 急慢性疾病
  • 简介:2006年5月18日,一座埋没多年后又于先农坛被重新发现出土的清代乾隆诗碑,在首都博物馆新馆广场上组装竖立,成为该馆收藏的重量级的一件展品。

  • 标签: 诗碑 乾隆 先农坛 博物馆 重量级
  • 简介:清宫造办处是一个庞大的,为皇家制作各种御用器物的工厂,它曾制做大量的实用器和观赏品,来满足宫廷各方面的需要。其中的精品不仅在当时深受帝王喜爱,而且在数百年后的今天,更是成为珍品。精美的漆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这主要体现在康、雍、乾三朝盛世期间。

  • 标签: 雍正 漆器 器物 宫廷 盛世 帝王
  • 简介:京西福地,倾世之宅何处寻梦乡?北京城内,山水之间,浓荫深处——中海九号公馆,典藏京城西四环,珍藏中国大美生活。

  • 标签: 建筑艺术 建筑美学 园林设计 绿化带
  • 简介:在天安门后端门院内,东西朝房廊下现各存一方清康熙庚辰(三十九年)(1700年)满、汉文《台省箴》石碑。迄今已有310年的历史。该碑始放置清朝"吏科"直房廊下,即东朝房北头之首(今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驻地)。

  • 标签: 碑文 天安门 康熙 石碑
  • 简介:本文基于原始史料的分析,从科仪与音乐两方面对明代斋醮音乐的面貌和性质进行剖析并确认:它是上层统治者唯意志论的产物,其仪范部分是对传统道乐的极大简化,乐章则属雅乐体系,两者不能配套。这套成果并未对道乐实践产生影响。这一外行之作有其出现的特定文化背景。

  • 标签: 明代 道乐 御制仪范 御制乐章 性质
  • 简介:清代各种碑刻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所刻为清人诗歌,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载体。有关作品,即使对另有印本诗集行世的作家,也往往具有补遗、校勘的意义。拙著《诗考证》中,有一些篇章曾经在这方面做过探索;起先组合成单篇论文发表时,还明确用过“从存世碑刻考清人诗歌”的标题。但这些篇章所涉,地点虽然都在笔者生活、工作的杭州,诗人却十分分散。现在再专门以乾隆皇帝一人为中心,对杭州现存其诗碑刻进行集中的考察。主要的宗旨,则在于借此引起学术界对整个存世诗碑刻的注意。

  • 标签: 清诗 乾隆帝 御制诗 碑刻 杭州
  • 简介:金属胎珐琅器是金属(主要是铜)造型工艺与珐琅工艺的复合制品。它那绚丽、浑厚的特色,金碧辉煌的富贵气派,非常适合封建统治者的审美需求。作为皇家生活用具,它能充分显示封建皇帝的尊贵地位;作为宫廷陈设用品,它更能为宫殿增加豪华的气魄。

  • 标签: 康熙朝 生活用具 宫殿 封建统治者 复合制 宫廷
  • 简介:康熙时,丽江建文庙,开学宫,设儒学,由于受到木氏土司阻挠,限制较大.《训饬士子文》颁发后,丽江官吏十分重视,勒石建亭,以此作为丽江建学造士之圣训.木氏土司态度也发了变化,从阻挠变为支持,对推动儒学从木府转型到民间,起了一定作用.改土归流后,经过一批清正贤能官员不断“兴行教化,作育人材”之努力,儒学在丽江推广开来,对丽江汉文化的传播,对丽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清代 丽江 碑刻 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