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对ADR信息的利用,提升用药合理性。方法通过回顾检测本院近五年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判断基层医院不良反应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方法,探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整合信息分析数据,得出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结果本院近五年内出现的不良反应颇多,但是呈逐年递减趋势;根据统计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颇多,主要是,患者本身体质问题药物的刺激效果。医师用药方案及药量出现偏颇。结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才会导致ADR结果出现,若没有不良反应ADR出现率很低,利用ARD的信息监控,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不良影响出现的原因和现象,以此来促进医师的合理用药

  • 标签: 基层医院 不良反应 特点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临床用药安全性得到增强。方法在我院的心内在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进行筛选,选择里面的120例,所有患者都达到了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准。结果在本组的120例患者里面,出现17例临床用药出现问题的情况,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4.17%。其中8例出现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占总体的6.67%;4例出现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是3.33%;2例出现配伍不合理的情况,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出现了3例,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1.67%和2.5%。结论心内临床用药还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对临床用药管理进行加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心内科 临床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无关,出现不良反应频次最多的是庆大霉素、链霉素、依替米星,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皮疹等。结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WHO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统计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表征。结果抗感染药物可能引发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而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受损器官或系统中比例较高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严格管控,对服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实施严密监测,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心内临床用药资料,分析临床用药常见问题,总结心内临床用药合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80例心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临床记录资料的分析,总结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结果80例心内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的有12例(占15%)。结论在心内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的占多数,这就要求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临床用药准确,为患者提供最大安全保障。

  • 标签: 心内科 临床用药 常见问题 合理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进而提出合理用药的措施。结果30例患者中,皮肤过敏反应6例,神经系统反应6例,消化系统反应6例,心血管系统反应5例,全身性损害4例,注射部位反应3例。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9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6例,青霉素类抗生素5例,喹诺酮类抗生素4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例,多肽类抗生素2例,林可胺类抗生素1例,磺胺类抗生素1例。结论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应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用药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抗生素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有辛伐他汀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筛选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有1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类型有肌无力、肝损害以及多尿等,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神经肌肉系统、皮肤系统和肝肾系统中。110例不良反应处方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5例,其中与大环内脂共用发生不良反应27例(60.00%)。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高,临床上要根据用药人群、用药时间、剂量药物配伍谨慎使用,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 标签: 辛伐他汀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和累及系统分布以及其临床表现。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共有6种药品涉及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导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达到了36.3%,加替沙星导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小,为3.7%;给药途径中,通过静脉滴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2.5%,静脉注射的方式占比例最小,为13.8%;累及系统分布中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8.8%,血液系统所占的比例最小,为2.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确定出最佳的应用药和给药途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的降低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儿科用药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共1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种类间的关系,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儿科用药不良反应会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且大部分不良反应由抗生素引发。结论在儿科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低龄儿用药,在对其使用抗生素时应做到合理、科学、适量,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用药不良反应 儿科 防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喹诺酮类药物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具体的合理用药措施。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全年内收治的 10 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合理用药对策。 结果: 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涉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患者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较为丰富。 结论: 在临床使用喹诺酮药物的过程中,患 者 很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医护人员需要对此进行严格观察,并且提出合理用药方面的措施,以免患者的治疗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喹诺酮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药物 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并探讨在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出现西药不良反应进行诊治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呕吐恶心、头晕头痛、身体忽冷忽热、水肿、水肿等为西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中使用西药时需要更加谨慎、合理,使得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结果对于老年人来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药动力学改变、合并用药及滋补药或抗衰老药物滥用等。观察与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老人加强用药指导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干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对80例心血管类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药品类别、用药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器官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年龄上有较大差别,中老年人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远高于儿童及青年患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和呼吸系统异常是心脑血管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药物合用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临床治疗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药品及用药种类,重点监测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用药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措施
  • 简介:摘要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病例,与氨茶碱,卡马西平、地高辛、华法令、口服避孕药、环孢素合用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避免之,应适当调整剂量

  • 标签: 红霉素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门诊临床合理用药的处方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心内门诊开出的500张处方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处理处方,观察组采用处方点评制度介入改进。将两组处方不合理处方比例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8%),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处方点评对心内临床合理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显著改善处方的基本指标,降低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处方点评 临床合理用药 心内科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系统常用药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上报于全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网络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90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系统常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所包含的药品种类达到43种,降压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心血管系统常用药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药物包括注射制剂以及口服制剂;另外,心血管系统常用药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具有多元化,其中皮肤系统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要控制和减少心血管系统常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加以重视,并加强不良反应管理,对临床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应用进行规范。

  • 标签: 心血管系统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