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由Philipsen于1956年最先报道。与其它类型的牙源性囊肿不同,OKC的衬里上皮增殖活跃,临床上常表现颌骨的膨隆和破坏,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倾向,因此倍受关注。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肿 囊肿 肿瘤
  • 简介:现已公认知识如果骨内种植内周围有足够的角化粘膜,则在软组织与种植体处可形成更理想的功能性界面。本文目的是描述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即断层腭组织瓣,在暴露种植体时形成或增加种植体周围的角化组织。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上颌种植体颊侧无或有很少的角化组织。本研究包括8位病人34颗上颌种植体,在种植体暴露前无或只有很少的颊侧角化龋。愈合后,所有愈合基台的颊侧均有2-5mm宽的角化龈(平均3.7mm)。术后不适感很小。在种植体暴露时,应用断层皮瓣减少了手术所需的步骤及部位,并能形成足够的颊侧角化龈。

  • 标签: 断层腭组织瓣 上颌种植体 恢复角化组织 外科方法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血管角化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8例血管角化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组织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性别无明显差别,临床以丘疹型及阴囊型多见。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包绕的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扩张的微血管不只限于真皮乳头,真皮中部也有。局限型除上述特点外,还可见特征性的瘤样增殖。治疗以手术切除及激光治疗。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 标签: 血管角化瘤 组织病理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宽度不足可能不利于患者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有学者建议采取根向复位瓣或联合软组织移植等手术方式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宽度,促进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增宽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设计提供指导。

  • 标签: 牙种植体 角化组织 自体软组织移植物 根向复位瓣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是否为正相关。纳入了60位20-35岁的患者(30位男性,30位女性),对其右上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软组织进行检查。使用一个带有橡皮止动片的牙髓探针和一个分辨率为0.01mm的数字化卡尺进行数据测量。获得的数据包括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结果显示,侧切牙的平均角化龈宽度最宽(5.54±1.09mm),中切牙次之(4.62±1.02mm),尖牙最窄(4.32±1.33mm)。中切牙的平均牙龈厚度最厚(1.17±0.20mm),侧切牙次之(1.04±0.24mm),尖牙最薄(0.87±0.27mm)。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尖牙(Pearsonr=0.398,P〈0.05)、侧切牙(Pearsonr=0.369,P〈0.05)和中切牙(Pearsonr=0.492,P〈0.05)区域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初步得出结论,对于20-35岁的患者,右上尖牙、侧切牙、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

  • 标签: 牙龈组织 厚度 宽度 角化 上前牙区 数据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iticodontogenictumor,KCOT)开窗减压术后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方法:对比观察22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开窗减压术前及二期刮治术后组织学的改变,内容包括上皮形态、上皮及纤维层厚度、纤维层炎症浸润程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5%的病例开窗后上皮层不全角化消失同时出现钉突状增生;开窗后衬里上皮及纤维囊壁层明显增厚(P〈0.05);纤维层内炎症浸润程度显著加重(P〈0.05)。结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在开窗减压术后表现出衬里上皮及纤维囊壁显著增厚和纤维层内炎症细胞浸润加重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其具体机制及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减压术 组织形态学
  • 简介:患者男,18岁。双侧掌跖部位皮肤增厚伴红斑、瘙痒17年,缓慢加重12年余。皮损表现为双侧手掌及足底可见广泛、对称性黄色角化性斑块,其间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红斑,上覆白色鳞屑;双手掌侧及双足跖皮肤对称性粗糙、增厚,基底红色,上覆较多白色鳞屑,境界清楚;双足第4、5趾缝间皮肤浸渍发白,伴异味;双足趾甲变形、增厚呈暗黄色,无多汗。皮损组织病理示:皮肤角化亢进,角质层增厚,颗粒层及棘层均增厚,真皮上部血管周围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基因检测示:患者为SLURP-1基因c.256G>A(p.G86R)和c.212G>A(p.R71H)复合杂合变异。诊断:Meleda角化病。

  • 标签: Meleda角化病 SLURP-1基因 掌跖角化症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面部、胸前皮疹4年,加重1月,于2008年10月到我科就诊。4年前患者面部和胸前出现片状淡红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曾于外院按"脂溢性皮炎"诊治,无好转,皮疹夏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 简介:水源性呜管性肢端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疾病,特征性表现为短暂接触水后出现手掌和手指侧面对称性痛性肿胀和色素减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可能由于外泌汗腺结构异常而致病。“水桶手征”,即患者就诊时为了更容易表述其皮损而将手放入一桶水中,是此病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作者报道1例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男性水源性鸣管性肢端角化症患者.

  • 标签: 组织学特征 水源性 角化症 病例报道 肢端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牙源性角化囊肿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症状,x线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8例患者经过2~5年随访,复发率为11.54%,手术加冷冻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通过临床和x线特征可正确诊断和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肿 手术
  • 简介:患者男,16岁。左侧躯干多发性褐色丘疹5年余。查体:左侧躯干可见多发米粒大小褐色丘疹,呈线状分布。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松解,基底层上方裂隙形成,裂隙上方可见圆体、谷粒。诊断:线状毛囊角化病。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线状 棘层松解 DARIER病
  • 简介:患者男,20岁。头颈部红斑水疱伴乏力不适2d。皮肤科情况:头颈部密集红斑、水疱,部分破裂结痂;胸部、腋窝、腹部及大腿内侧褐色丘疹,上覆灰褐色油腻性结痂。入院诊断'湿疹合并感染,Kaposi水痘样疹,疥疮待排?'。疱液检查HSV-Ⅰ-DNA(+);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及松解,可见圆体、谷粒状角化不良,真皮呈慢性炎症性浸润。追问病史,有家族病史。诊断:毛囊角化病并Kaposi水痘样疹。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KAPOSI水痘样疹 误诊 家系调查
  • 简介:汗孔角化症常见六种临床类型:经典型、浅表播散型、播散型浅表性光线性、单侧线状型、掌跖泛发型、点状汗孔角化症。现报道一例罕见类型的汗孔角化症:肛周疣状汗孔角化症。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鸡眼样板 疣状 肛周
  • 简介:摘要: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车组织的稳定与高效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体验。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列车延误现象时有发生,给乘客带来不便。因此,研究列车延误恢复策略,对于提高地铁行车组织的可靠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地铁行车组织中列车延误的恢复策略,以期为地铁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地铁运营 列车延误 恢复策略 优化算法
  • 简介:<正>企业界那么多的风云人物走马灯似的涌现又倒下了,而且许多是在刚刚领略到初创的成功后,就受挫于扩张阶段的多角化经营战略,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因此有必要给我们目前轰轰烈烈的多角化经营加点“冰”,让有时容易过热的头脑冷静下来,“三思而后

  • 标签: 多角化经营 经营战略 扩张阶段 头脑冷静 各类产品 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