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移植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累及皮肤、肝脏及消化道等组织器官,肾脏极少受累及。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慢性移植抗宿主病。本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慢性移植抗宿主病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肾病综合征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确诊慢粒16月,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全身红色皮疹伴口唇糜烂1月",于2003年2月19日入院.患者1年前体检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156×109/L,脾大,查骨髓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羟基脲2g/天治疗,血象控制正常.

  • 标签: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患者 治疗 骨髓像 脾大 移植术
  • 简介:摘要总结右单肺移植治疗双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护理,回顾患者术后的治疗、护理经过,分析其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护理要点包括ECMO护理、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呼吸系统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功能锻炼、血糖控制及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肺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再次移植 临床护理
  • 简介: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在慢性移植血管病(CAV)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以NF-κB作为预防、治疗CAV的靶点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 标签: 核因子-ΚB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与评估大鼠慢性移植肾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的致病强度。方法使用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经典慢性移植肾病模型(CAN组)。改良CAN模型保留受体一侧自体健肾建立自体肾损害观测模型(AI组)。使用正常Lewis大鼠建立肾单纯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以Lewis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并同系CAN大鼠脾细胞过继模型为AR组。以Lewis大鼠自体肾移植作为对照(Syn组)。动态监测各组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水平动态变化。40周检测自体肾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结果CAN组蛋白尿水平在肾移植后第6周开始上升,第32周上升至(1.72±0.06)g/mmol。其存活率第57天为85.7%,第94天为42.9%,至260天为0。AI和IR组蛋白尿水平至40周维持正常(<0.05g/mmol)。而AR组在第18周出现蛋白尿水平异常(0.18±0.03)g/mmol,其后持续缓慢上升至40周为(0.23±0.04)g/mmol。该组第97天存活率为80%保持至第280天。第40周检查AR组自体肾GSI为(1.24±0.16)。结论大鼠肾移植继发自身免疫40周致肾功能轻度异常,但肾小球硬化面积已达25%。

  • 标签: 慢性移植肾病 自身免疫 病理
  • 简介:摘要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allo-HSCT前,对患者采取的移植抗宿主病(GVHD)标准预防方案,可明显降低其急性GVHD(aGVHD)发生率,但是对降低cGVHD发生率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代表的GVHD预防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cGVHD发生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糖皮质激素是c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激素难治性cGVHH(SR-cGVHD)患者,目前已有多种新型二线药物,但尚无首选治疗方案。靶向cGVHD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将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笔者拟就cGVHD的预防、治疗及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慢性病 预防和防护用药 药物疗法 生物学标记
  • 简介:分析慢性移植肾病(CAN)患者与移植功能稳定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基因表达差异,探索CAN免疫致病机制。从GEO数据库获取GSE12187和GSE22229两个肾移植受者外周血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集,选取其中13个CAN样本为实验组,15个移植功能稳定的样本为对照组。以SAM筛选两组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DAVID及GENECODIS网络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的MiMI插件进行差异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SAM筛选出上调基因168个,下调基因141个。基因富集结果显示,上调基因主要为调控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基因,而下调基因参与广泛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Cytoscape软件的PPI分析筛选出19个CAN相关核心基因。CAN患者与移植肾功能稳定受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存在显著差异;CAN致病机制涉及免疫细胞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增值、凋亡、迁移等广泛的信号传导通路变化;免疫细胞在基因的转录、RNA加工、翻译及蛋白质代谢等环节的改变可能在CAN的致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TAGAP、EIF3F、NUDT21、PAPOLA、RPL等CAN核心基因的免疫调控机制需要深入探索。

  • 标签: 肾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基因表达谱 基因富集 蛋白质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及非恶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而allo-HSCT后常见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GVHD)干眼等眼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角膜穿孔甚至盲。随着allo-HSCT技术不断成熟,移植人数逐渐增多、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cGVHD干眼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其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泪腺、角结膜、睑板腺、泪液及外周血中cGVHD干眼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干眼 生物标志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hronic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是一种全身性、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慢性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存活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时2种病变协同作用,病情复杂,难以控制,患者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医疗和护理措施,控制病情,保护生命。2009年2月17日,我科收治了1例急性白血病行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7年并发慢性GVHD(肝、肺、眼)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肝、肺、眼GVHD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措施 移植术后 慢性GVHD
  • 简介:移植术后急性移植抗宿主病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是来源于移植肝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激活、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对受体组织发起的破坏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严重的腹泻和明显的低白细胞、低血小板血症,最终导致严重的感染和出血,但肝功正常。该病的诊断目前还缺乏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减低免疫抑制剂与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高达85%。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迅猛发展。随着脐血使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非清髓性预处理等方法的运用.已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allo-HSCT。尽管如此,提高allo-HSCT后的长期生存仍遭遇瓶颈,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移植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本文将重点讨论肺部GVHD的定义、诊断以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肺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肾脏移植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修复机制,并探讨其在慢性移植肾病中的治疗前景。

  • 标签: 肾移植 血管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临床双肝移植移植萎缩的现象。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8~10周龄,体质量230~250 g,术前禁食12 h。12只SD大鼠作为供体,6只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双肝移植模型,通过磁共振检查观测受体大鼠术后移植体积变化。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受体大鼠左、右侧移植体积和重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移植肝叶均为双右上叶。供肝重量和受体大鼠肝重量分别为(4.30±0.06)和(9.4±0.2)g,移植与受体大鼠体质量、肝重量比分别为1.79%~1.88%、45.7%~46.8%。手术时间(70±4)min,冷缺血时间(30.0±1.5)min,热缺血时间(12.0±1.5)min,无肝期(20.0±2.5)min。6只受体大鼠双肝移植后1 d行磁共振检查,两侧移植体积相同;术后15 d行磁共振检查,有3只发生单侧移植萎缩。结论大鼠双肝移植后部分受体一侧移植会发生萎缩。

  • 标签: 双肝移植 萎缩 体积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移植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发生GVHD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6例GVHD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不明原因发热和皮疹为首发症状,白细胞下降明显。4例因发生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GVHD的临床特点,注意观察皮肤、消化道症状出现的时间,监测血象及肝功能的变化,做好感染的预防、用药的护理及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GVHD的治愈率。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
  • 简介:慢性同种移植肾病(chronicallograftnephropathy,CAN)是肾移植一年后晚期移植丢失的主要原因,但其精确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直接参与CAN的发病过程[1~3].但关于TGF-β1在CAN发病早期的表达情况报道甚少.我们利用国际标准CAN大鼠模型观察TGF-β1在CAN发病早期中的表达情况.

  • 标签: 同种移植 早期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慢性 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及软骨间推进移植矫正外侧型鼻翼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深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收治的中到重度外侧型鼻翼退缩畸形患者资料。以肋软骨制备术中所需移植材料。术中充分松解卷轴区,游离下外侧软骨外侧脚并植入外侧脚支撑移植,通过在两侧上外侧软骨和外侧脚支撑移植之间固定软骨间推进移植,以矫正不同程度的外侧型鼻翼退缩。手术前后鼻部测量指标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5例,女27例,平均年龄31岁(18~47岁);初次鼻整形23例,再次鼻整形9例;术前测量侧面观鼻翼缘最高点距鼻孔长轴的距离为(4.1±0.5) mm (3.2~5.0 mm)。患者术后即刻效果显示外侧型鼻翼退缩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0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随访时测量鼻翼缘最高点距鼻孔长轴的距离为(2.1±0.3) mm(1.5~2.8 mm),手术前后该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鼻翼外张,其余患者未见鼻翼退缩复发、鼻翼缘挛缩变形,所有患者对鼻翼退缩的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及软骨间推进移植能有效改善外侧型鼻翼退缩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鼻成形术 外侧型鼻翼退缩 软骨间推进移植物 外侧脚支撑移植物
  • 简介:摘要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移植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可作为复发性或新生的疾病存在于移植肾中,威胁着移植的生存。现以复发性和新生的MN的鉴别为重点,就移植肾MN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肾移植 膜性肾病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