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政治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治专业学术性刊物。作为政治理论研究的阵地,她得到了全国致力于政治研究和关心中国政发展的人们的支持和帮助,已成为广大政治研究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交流学术思想、提高学术水平

  • 标签: 政治学研究 中国政治学 研究现状 情况透视 学术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在中国政发展对政治发展的贡献问题上,政治对中国政的研究,研究中国政和推动中国政发展

  • 标签: 中国政治学 发展中国 政治发展
  • 简介:郭定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学与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比较政治、现代东亚政治、现代中国政。196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1986年9月,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直升研究生。1989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7月,获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获东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 标签: 政治学理论 中国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 教学科研工作 博士学位
  • 简介:虞崇胜,男,湖北黄石人,1952年10月生。政治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二级教授。1999年至2000年赴日本创价大学作访问学者。曾任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理论系副主任、政治与行政管理系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标签: 政治学 武汉大学 中国 政府特殊津贴 公共管理学院 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刘俊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四川省乐至县人。1982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1986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当年分配到西南政法大学工作,于1992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人武汉大学,师从刘德厚教授读博,2005年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 标签: 中国政治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 简介:李良栋,男、辽宁省锦州市人,1950年10月生。198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直接联系的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科评定组成员。中国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院等学校客座教授。

  • 标签: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福建省人民政府 研究生导师 社会科学基金
  • 简介:丁煌,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现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暨博士后合作导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

  • 标签: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政治学 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研究 政府咨询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 简介:对于发展还不十分成熟的中国政来说如何深化核心领域的研究,中国政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政治所研究的许多政治问题又是非常现实的

  • 标签: 中国政治学 发展面临 政治学发展
  • 简介:国政发展深受西方政治的影响,中国政的发展就有一个如何对待西方政治的问题,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决定了西方政治在世界政治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 标签: 中国政治学 学术支撑 寻求学术
  • 简介:中国已有一些政治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政治,即都认为政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许多政治问题在苏联不是不研究

  • 标签: 中国政治学 政治学历程
  • 简介:最近20多年中国政发展的主题是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和开拓了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研究领域。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政研究的前沿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国家理论、民族理论、政党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思想、民主理论和政府理论等方面。

  • 标签: 政治学 前沿问题 综述
  • 简介:国政恢复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政治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政治研究的特殊属性,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政治研究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才可能实现政治研究与政治实践的结合与共赢.

  • 标签: 政治学 政治实践 民主政治
  • 简介:2018年政治科试题体现了对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着重考察学科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考点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知识点覆盖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各模块,分布合理。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产业结构升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等。

  • 标签: 政治学科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 产业结构升级 先进文化
  • 简介:伴随六成最有钱的民营企业家年过六旬,中国家族企业集中进入了接班季。接班绝非一蹴而就,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即使设计精密仍可能难免出轨,其中涉及无数细节安排。比如,富一代如何从小栽培子女,使得江山代有人才出?有多名子嗣时,企业股权要不要平分,管理权传长还是传贤,如何选择更匹配公司运营的“贤者”,并把握传递权杖的最佳时机?女婿和儿媳能否跻身传承行列?如何完善家族治理体系,避免家族与企业内派系林立、内斗消耗?

  • 标签: 政治学 民营企业家 企业集中 系统工程 细节安排 企业股权
  • 简介:国政不研究世界政治,研究社会生活中现实的政治问题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是中国政走向世界应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中国政治 学走向 政治学
  • 简介:<正>由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编辑部、山东省政治研究会、山东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与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学术研讨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当前我国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建设性的研讨。一、关于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学说。这个学说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民主政治目标;(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标准;(4)关于保持政治稳定的重大意义;(5)关于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辩证统一;(6)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7)关于通过制度建设反对官僚主义;(8)关于“一国两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思想。一些学者指出: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1)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注重社会主义民主的本土化建设;(2)把制度问题提到根本性、全局性高度,致力于开辟由“人治”社会走向“法制”,社会的道路;(3)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中国政治学 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学发展 向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