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水利行业标准SL88-2012叶绿素测定方法对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前处理较为复杂,测定过程十分繁琐,对检测人员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广东省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惠州分中心引进一台ChloroTech121B型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并开展了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法与SL88-2012方法测定叶绿素a的比对试验,统计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及特性,认为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稳定且无污染等优点,且与SL88-2012方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替水利行业标准SL88-2012。

  • 标签: 叶绿素a 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智能洗地机作为一种家庭室内清洁用具,其工作的噪声烦恼与人们对安静居住环境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尽快解决。本文以某款智能洗地机为对象,简单介绍了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噪声问题进行了诊断、方案设计及验证,最后分析对比了优化前后的声品质客观参数。

  • 标签: 智能控制 手持式洗地机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字化实验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实现了实验手段的数字化、测量呈现实时化、现象规律可视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传统实验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定量却无法体现过程的现状。开设选修课,可以将传统化学课堂中的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如测定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等多种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章对数字化手持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数字化手持技术 高中化学 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等离子切割机在变电施工中的适用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变电工程手持式等离子切割机的撬装箱,并将其应用于省内500kV变电站工程中。通过工程实践,撬装箱式设计有效提高了等离子切割机的灵活性、安全性、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标签: 等离子切割机 撬装箱 变电施工
  • 简介:摘要: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本文介绍了开发手持式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调试助手的过程,从而使调试过程简单易懂,可视化效果极佳。在通道配置、规约分析上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系统调试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持技术是教育的一个认知工具,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发展下产生的,它的作用是能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难点。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深度融合从案例研究开始,渐渐深入模型的认知。通过对学生以及教师的调查,验证认知模型的真实效果。因此本文从化学入手,将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深度融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持续被动运动(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13例患者纳入单纯压力手套组[男9例、女4例,年龄(31±6)岁],14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男11例、女3例,年龄(30±5)岁],16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9±5)岁]。3组患者均行手背部植皮术,创面愈合后6~8 d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手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优良比例,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定瘢痕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对数据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cNema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Bonferroni校正、Kruskal-Wallis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治疗前分别为2/13、2/14、3/16,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4/13、6/14、14/16。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仅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手瘢痕评分均相近(F=0.598、0.035,P>0.05)。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t=-5.295、-7.252、-15.342,P<0.01),手瘢痕评分均明显降低(t=13.361、16.982、40.334,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结论手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可显著改善手关节活动度,能较好地恢复手功能并改善手瘢痕情况,其效果优于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烧伤 瘢痕 康复 手持续被动运动系统 功能训练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4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的扫描时间及扫描精度,评估不同扫描条件对数字化扫描的影响。方法选择1个可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的上颌牙颌模型,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全牙弓,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3名研究者均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 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头模组);采用手持牙颌模型的方式,3名研究者再使用上述4种口内扫描仪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手持组);记录扫描时间。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修剪数字化模型,仅保留牙列数据,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比较各组扫描数据与参考数据,获得扫描正确度;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对每名研究者使用同一扫描仪获得的6次扫描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扫描精密度。结果数据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比较同一扫描仪扫描时间、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对于带有手柄的口内扫描仪A和D,头模组扫描时间[分别为142(82)和119(52) s]均显著大于手持组[分别为98(28)和85(22) s](P<0.01);口内扫描仪B和C的两组扫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和B,两组扫描正确度和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C,头模组正确度[112(38) μm]显著优于手持组[135(47) μm](P<0.05),两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D,头模组精密度[43(13) μm]显著优于手持组[53(18) μm](P<0.01),两组正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数字化扫描的扫描时间和扫描精度可受扫描条件影响。口内扫描仪体外研究时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环境可模拟临床扫描中医师和患者的体位及患者有限的口内空间。

  • 标签: 牙模型 成像,三维 时间 口内扫描仪 精度 全牙弓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