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法碎核切口白内障摘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对(120眼)老年性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和第七天的裸眼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天及7天视力情况相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方面相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切口摘除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效果好,应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碎核 小切口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切口白内障囊外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5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接受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对照组患者75例,接受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67%(53/7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白内障患者(共60例),设计对照实验,随机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观察组实施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观察两组患者眼视力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眼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白内障的治疗过程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应根据个人情况谨慎选择。但整体而言,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效果更好。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对比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经颞侧切口(非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摘除的手术技巧、术后视力、并发症及术后散光情况。方法对160例(1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经颞侧巩膜隧道切口(非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摘除,同时植入硬质后房型人工晶体160只眼,观察术后第1天和术后6周裸眼视力,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6周时眼的散光对比。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3者142只眼(88.7%),≥0.5者112只眼(70%),中后囊破裂者1只眼(0.41%),角膜水肿24只眼(15%)。术后6周,裸眼视力≥0.3者143只眼(89%)。≥0.5者120只眼(75%),术前160只眼均行角膜曲率检查,术后6周有96%患者参加随访,并行角膜曲率检查,未发现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法颞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手术容易掌握,疗效可靠、术后散光、投资少,是值得在基层医院、贫困地区及防盲治盲工作中推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颞侧 小切口 无缝线 白内障摘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80只眼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对照组)及68只眼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组)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比较两组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1周后视力≥0.5者59只眼(73.7%),≤0.4者21只眼(26.3%)。观察组≥0.5者54只眼(79.4%),≤0.4者14只眼(20.6%)。角膜内皮丢失率对照组13.1%,超声乳化组13.0%。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切口非乳化组6只眼(7.50%),观察组4只眼(5.88%)。结论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与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相似,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广大医院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运用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白内障病例分组,对照组37例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处理,观察组37例选择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术后3d,观察组的眼压值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而视力值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两组的两项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成本方面,观察组为(1402.5±233.0)元,相比对照组的(3028.2±324.6)元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具有较好效果,且成本较低廉,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n=41),观察组行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术后3d、术后1周的裸眼视力,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具有并发症,安全性高的优点。

  • 标签: 硬核性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以及中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2例22眼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发生后囊膜破裂22例22眼,除1例未植入人工晶体外,一期植入人工晶体21例,占95.45%,术后视力0.5以上8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中后囊膜破裂虽然难以避免,但只要处理措施得当,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后囊膜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7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诊断均被确诊为白内障,在该病症影响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入组后,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A组、B组,每组35例,前者使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者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0d、90d均无较大差异,(P>0.05)。其次,A组、B组患者在术后分别出现3例、4例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均有良好疗效,且效果差异不大。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5例351只眼实施了6mm左右"一"字形巩膜隧道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0.5者252眼(占71.82%),低于0.5者99眼(占28.18%),最佳矫正视力达1.2,最低为0.08,平均矫正视力为(0.74±0.15),脱盲率为100%。结论该手术方式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操作容易掌握,不需特殊仪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切口白内障摘除与超声乳化吸出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探究治疗白内障的更有效式。方法筛选2010年1月一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式我们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4例患者,69只患眼)与对照组(56例患者,61只患眼),观察组患眼接受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对照组患眼接受超声乳化吸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眼手术过程中后膜囊破裂发生率、术后瞳孔变形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所有患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但在7~14天均完全消退,但两组患眼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0天,对照组患眼裸眼视力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右,两组患眼最好矫正视力、术后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治疗白内障的近期临床疗效比切口白内障摘除较好,但是两种式的远期疗效相当,所以即使在无超声乳化仪的医院也可以采用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患者。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术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8年2月~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