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舟骨骨折的原因、机制,为减少手舟骨骨折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11月,临床收集手舟骨骨折病例16例,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结合X片、CT表现,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受伤机制。结果16例均为腕过伸位着地受伤;5例为军事训练(单双杠、倒功)中受伤,其中1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4例呈前屈位;8例为打球时受伤,其中2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6例呈前屈位;3例为高处坠落(2-6m)时受伤,均为上臂前屈位手掌着地所致。结节部骨折0例,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腰部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3例,纵形骨折0例,近端骨折0例。结论手舟骨骨折主要发病原因为高强度训练、运动及高处坠落时腕关节过伸位手掌着地受伤。受伤时手掌的不同位置及人体的不同运动倾向综合作用,通过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手舟骨不同类型的损伤。

  • 标签: 手舟骨骨折 损伤机制 预防
  • 简介:近年来,由于设备超期服役,线路累计通过总重不断增加,大秦线湖东工务段管内钢轨疲劳伤损日益增多,线上喷焊钢轨折损的现象愈加突出.据统计,仅1999年该段发生重伤钢轨803根,平均每千米重伤达4根以上;发生钢轨折断9起,其中7起是焊补过的钢轨;线上尚存喷焊钢轨528根.钢轨喷焊在一定时期内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修成本,但由于未能及时更换,无限期延长使用时间,疲劳加剧,产生核伤,一旦伤损,即会造成钢轨横裂甚至折断,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喷焊钢轨折损问题,已是当前线路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 标签: 分析对策 喷焊 折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模拟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两种受伤模式,了解和验证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的力学机制。方法选取下肢膝关节标本10具,男6例,女4例;年龄42~65岁,平均57.4岁。平均分为高处坠落伤组和交通伤组,每组5例,分别模拟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两种受伤模式。试验后,伸直位行膝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和CT扫描检查,观察是否骨折、骨折的部位和骨折线的走行。结果6例成功模拟出胫骨平台Hoffa骨折,4例未能模拟出,失败原因包括股骨骨折、胫骨平台其他类型骨折。模拟高处坠落伤成功的3例骨折中,骨折线均位于后内侧,分别累及胫骨平台后1/3、2/5和1/2,骨折线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21°、19°和12°,1例在X线片不显示骨折,在CT上显示出后内侧骨折;模拟交通伤成功的3例骨折中,骨折线分别累及胫骨平台后侧1/6、1/4和1/3,骨折线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47°、56°和63°,1例在X线上无明显骨折征象,CT显示冠状面骨折。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均可导致胫骨平台Hoffa骨折,但骨折累及范围和骨折形态有明显差异。X线片不足以完全诊断该类型骨折,提示有明确膝关节屈曲和轴向暴力损伤史者,应常规行CT扫描以减少漏诊和治疗不足的情况发生。

  • 标签: 膝关节 生物力学 标本制备 胫骨平台骨折 Hoffa骨折 受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严重多发骨折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进行按照指定的护理流程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是临床危害患者生命的疾病,需要合理的护理方案,以及有序的护理管理流程才能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 标签: 严重多发骨折 护理流程管理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双钢板法在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损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收取我院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3年10月2日直至2016年3月11日,并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单侧钢板法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改良双钢板法)。结果观察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46.12±0.38)min、下肢力度恢复时间(5.47±0.28)d、骨折愈合时间(3.20±0.12)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患者实施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改良双钢板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控制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疾病患者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疾病患者参加此次实验,收治时间为2020.1-2021.1,以收治顺序对患者实施均分,即对比组和分析组,一组4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实施护理流程,比较二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交接用时、术前准备用时、抢救用时、生命支持用时均较对比组少,P<0.05。结论:临床抢救严重多发骨折损伤疾病患者时,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前准备及交接用时。

  • 标签: 多发骨折损伤 护理流程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从今年5月份开始,持续火爆了近一年的微商骤然降温。微信通CEO王易表示,微商靠朋友圈成交的单渠道销售方式已经不奏效了,目前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还有一些小品牌倒闭、代理商跑路。这个被财富神话过度包装的泡沫行业正在经历洗牌。

  • 标签: 业绩 信任 销售方式 泡沫行业 过度包装 CEO
  • 简介:摘要胫骨平台Hoffa骨折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冠状面骨折,其中隐匿性骨折所占比例较高,容易漏诊、延误诊治。目前的研究均为个案报道,未能就其发病率、诊断要点、损伤特点、受伤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且常用的分型如AO分型、Schatzker分型、三柱分型和胫骨平台综合分型等均不能涵盖此类型。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3 0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13例胫骨平台Hoffa骨折,其中隐匿性骨折占23%。该骨折的受伤机制:膝关节屈曲状态下,经股骨的暴力集中作用于胫骨平台的后半部,膝关节存在瞬间内翻内旋,导致后侧冠状位劈裂骨折。根据累及关节面的位置及骨折移位程度,将该骨折分为三型:Ⅰ型骨折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1/4,Ⅱ型骨折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1/4且<1/2,Ⅲ型骨折累及关节面≥1/2。每型骨折均分为三个亚型,其中A型是无移位骨折,B型骨折关节面移位<2 mm,C型骨折关节面移位≥2 mm。根据分型特点,笔者提出了治疗原则。笔者首次系统总结了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特点和骨折分型,有助于避免漏诊并提高治疗水平。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Hoffa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影像学诊断在鼻骨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所共进行鼻骨骨折损伤法医学鉴定37例。结果初次检查以及重复检查基本一致,2例初次检查轻微骨折对象被诊断最终诊断为骨缝,1例轻1级损伤诊断为轻微伤无需处理的微骨折,误诊鼻骨离断。结论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增强扫描是进行鼻骨骨折损伤程度鉴定的主要方法,但需要认真与骨缝等病变相鉴别。

  • 标签: 鼻骨骨折 法医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眶内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采用CT测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是15例无眼眶骨折实验对象,观察组患者是15例眶内壁骨折患者,分为轻伤组7例以及8例轻微伤组,使用CT测量其双侧眶容积等指标。结果:此次实验中,眶容积扩大率≥8%且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2cm2判定轻伤的几率高。结论:在眶内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采用CT测量,效果显著。

  • 标签: CT测量 眶内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膏药外敷治疗四肢骨折损伤早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5月-2019年0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四肢骨折损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1例。其中给予止痛消炎软膏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中药膏药外敷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腕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腕关节评分和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VAS评分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天后和7天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损伤的早期治疗中应用中药膏药外敷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腕关节和踝关节的恢复速度,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着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膏药外敷 治疗 四肢骨折损伤 早期疗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我院在 2015年 1月 -2016年 3月收治的 80例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模式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按照相应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所需时间、手术以前的准备时间以及护送人员的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使用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的强化各个流程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严重多发骨折 损伤控制 护理流程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模式急救,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生命支撑所需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交接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命支撑所需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交接时间、抢救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患者抢救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流程管理 多发骨折损伤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对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愈合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龄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未行骨折处理)、模型组(Model组,构建骨折模型)、低浓度原花青素B2组(PCB2-L组,小鼠构建骨折模型术后灌胃1 mg/ml的原花青素B2)和高浓度原花青素B2组(PCB2-H组,小鼠构建骨折模型术后开始灌胃10 mg/ml的原花青素B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骨钙素(BG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测各组小鼠骨痂中骨小梁数量、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变化;生物力学检测各组小鼠骨痂的生物力学强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小鼠可聚蛋白多糖(Aggrecan)、X型胶原α1链(Col10a)、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蛋白(OCN)和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应用SPSS 18.1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Model组老龄小鼠术后7、14、21 d血清中BGP和BALP浓度均显著低于Sham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5、7.482、12.276、20.388、15.221、8.912,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7、14、21 d BGP和BALP浓度均显著高于PCB2-L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5、7.482、12.276、20.388、15.221、8.912,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骨小梁数量和力学强度高于PCB2-L组小鼠[(6.59±1.51)个比(5.23±1.18)个、3.56±0.29比2.83±0.27],骨痂最大长度[(2.11±0.19) mm比(2.74±0.26) mm]和最小长度[(1.86±0.12) mm比(1.99±0.15) mm]均显著低于PCB2-L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8、14.009、10.562、13.682,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Aggrecan和Col10a基因mRNA表达低于PCB2-L组小鼠(0.58±0.07比0.83±0.18、0.43±0.05比0.74±0.16),BMP-2、OCN和OPN基因mRNA表达高于PCB2-L组小鼠(2.78±0.18比1.93±0.11、3.24±0.21比1.88±0.12、2.86±0.17比1.9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1、10.932、9.209、13.477、15.761,P<0.05)。结论原花青素B2可促进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ggrecan、Col10a、BMP-2、OCN和OPN等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原花青素B2 骨折 成骨相关基因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辨证施护和整体观念的中医护理理念在骨折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的80例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间入院,奇偶数方式分组,常规干预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中医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和48h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分别是(6.57±1.32)分、(3.45±1.66)分、(1.19±0.3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达到了97.5%(3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理念用于骨折患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辨证施护 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理念 骨折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O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TL AOSIS)和胸腰椎骨折损伤分类和严重程度评分系统(TLICS)在指导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5例具有完整术前影像学资料的胸腰椎损伤患者资料。男34例,女21例:年龄21~55岁,平均37.5岁;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分为无神经功能损伤者(31例)和神经功能损伤者(24例)。用TL AOSIS和TLICS分别对所有患者和有、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并给出是否手术的建议。结果55例患者分别使用TL AOSIS、TLICS指导治疗:保守治疗分别为19、25例,可保守可手术治疗分别为12、13例,手术治疗分别为24、17例;两种评分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建议具有一致性(P=0.358)。31例无神经损伤患者分别使用TL AOSIS、TLICS指导治疗:保守治疗分别为19、25例,可保守可手术治疗分别为6、0例,手术治疗分别为6、6例;TLICS建议更多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4例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分别使用TL AOSIS、TLICS指导治疗:可保守可手术治疗分别为6、13例,手术治疗分别为18、11例;TL AOSIS建议更多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TL AOSIS、TLICS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建议具有一致性;但对于完全爆裂性骨折或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TL AOSIS比TLICS建议更多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分型 治疗方案
  • 简介:何朝安(以下简称“何”):老师,两次听您讲授“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课程,感觉您对整个分析哲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们学生很受启发。很荣幸借《哲学分析》约稿的机会,让我与您进行一次对话。为此,我认真查阅了我的听课笔记,也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

  • 标签: 分析哲学 对话 语言哲学 哲学分析 听课笔记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