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学审美观的提高对于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质,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本文分两个部分,分别对文学审美教育和文学创作技巧进行探析。

  • 标签: 文学审美 创作技巧 教育
  • 简介:摘要刘勰与伊格尔顿是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比较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观和文学发展观之异同,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政治性有所裨益。

  • 标签:
  • 简介:(主张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和,是台湾文学,台湾皇民文学和理论批判

  • 标签: 文学台独
  • 简介:摘要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离不开人类的情感这个重要的因素。文学情感又是不同于日常情感的。通过文学活动可以使主体丰富情感体验、深化情感认知、补偿或宣泄情感欲望、提升情感品味等。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变化复杂,文学审美的情感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文学 情感 功能
  • 简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文学研究界应该重返延安文学场域,力求对延安文学有所全新的理解.对“延安文学”的命名、延安文学的性质以及延安文学的复杂性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延安文学”的命名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党的文学”构成了后期延安文学的性质,它既是一种文学观念,也是一种文学形态;新的延安文学研究应该直面与重写延安文学的复杂性.

  • 标签: 延安文学 党的文学 复杂性 国家的文学
  • 作者: 王文静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青年生活》 2019年第01期
  • 机构:摘要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逐渐从蒙昧的野蛮阶段进入到文明时代,大致来讲可划分为渔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其中,农耕文明阶段宛如一颗耀眼璀璨的珍珠在其中大放光彩,熠熠生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本民族个性化的价值观、审美观、文学观。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现代的生活方式虽然与传统的农耕时代大相径庭,但农耕传统造就的生活方式已经转化为民族基因熔铸在我们的血液里,“以农为本”也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共识。本文将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求农耕文明时代产生的农耕文学,以期从中探求中华民族的文学本质。
  • 简介:  在另一部分的实践工作中,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2009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下面是该院各实践小分队的部分实践心得,通过社会实践

  • 标签: 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
  • 简介:“啃老”指的是已成年、具有社会生存能力的年轻人,还依靠父母或亲戚养活自己,在不“断奶”的状态下生存。在“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下,年轻人在不远的将来将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这些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 标签: “啃老族” 社会生存能力 调查 现状 结构模式 社会责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