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12月来监测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dman监护仪进行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持续监测,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病情突变,>513kPa,通过急诊手术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其他13例患者在病程的2~5天增高,但低于手术要求值,通过脱水等处理后压下降。通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划分,16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I级6例,II级5例,III级5例,IV级和V级无。结论动态监测的变化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高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总结58例颅脑术后患者持续监测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准确监测数值及波形识别;妥善固定光纤导丝做好仪器管理,注意管路护理。发现和避免影响波动的护理因素,做好降治疗护理。58例患者均在监测指导下合理使用降药物;12例患者经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行二次手术治疗;死亡4例,无1例感染。

  • 标签: 颅脑术后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ICP)增高的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68例持续ICP监测患者ICP增高原因。结果ICP动态监测过程中发现ICP变化受外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影响ICP的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准确判断影响ICP变化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ICP增高得到准确、及时、有效的解除,能极大提高颅脑疾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是利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对ICP连续监测并记录的方法。ICP测量首先由德国人Leydene于1866年阐述,1951年Guillaume和Janny开始在实验中对脑室的脑脊液压力进行连续监测,1960年以后由Lundberg等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增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 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 月 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有创监测,及时准 确记录 IC P数值。 结果: 62例术后监测患者中,所测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根据监测数值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论: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变化,有效指导治疗,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的符合急诊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的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术中全程监测,根据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监测,根据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术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术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控制减压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监测(ICP)在脑脓肿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近一年收治的22例脑脓肿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在术后均为其行持续监测,观察其临床情况,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22例患者在行ICP监测期间出现增高的情况,在为患者实施脱水剂 等降ICP治疗后,有20例患者恢复正常,剩下的2例患者通过复查头颅CT发现内存在血肿问题,及时给予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降低,恢复良好。结论:持续监测运用于脑脓肿术后可以及时发现血肿情况的产生,能帮助医务人员调整治疗措施,通过临床护理还能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颅内压监测 脑脓肿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是指内容物对颅腔壁的压力,持续有创监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为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当前形势下,小儿颅脑术后持续有创监测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如何改进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当前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突出难题。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小儿颅脑术后持续有创监测的护理策略,目的是帮助护理人员优化调整后续护理方案。

  • 标签: 颅脑手术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ICP监测观察的护理要点。方法针对科室从2017年6月——2017年9月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常规的监测,动态观察ICP的数值变化,加强临床护理。结果11例患者通过ICP监测,及时动态的了解数值变化,未有死亡病例出现,24小时持续监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ICP监测持续动态判断情况,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取代传统反复腰椎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定量数值,对于患者的转归和愈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监测,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优良14例,一般6例,差3例,预后优良率为60.9%;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优良19例,一般3例,差1例,预后优良率为82.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3.69±0.5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为(4.76±0.64)分。观察组患者疗后的GO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持续监测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持续颅内压监测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监测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护仪及压力转换器对患者的压进行持续监测,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压进行持续监测,对患者持续监测3-7天,患者均呈现ICP升高的现象,根据患者升高情况的不同,可以分别给予其速尿、甘露醇、甘油果糖等护理治疗措施。30例患者中完全康复12例,生活基本自理9例,生活不能自理6例,死亡3例。结论持续监测可以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病情变化信息,同时将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护理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ICU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18例患者实施持续监测及相应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护理及预防,急躁的发现了病情的变化,及时给予处理,防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持续监测在神经外科ICU中应用对判断内伤情及程度,给予指导性治疗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持续颅内压监测 神经外科ICU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ICP)的变化,探究持续有创动态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应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内伤情、脑水肿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在监测下,7例再次手术;ICP越高,GCS越低;ICP越高,预后越差,6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持续有创动态监测,有助于监测继发性脑水肿、及早发现再出血,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颅脑损伤 术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3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持续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42例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结果。结果42例病人均给予标准护理,包括准确且及时地测定数值、管道护理、预防增加、预防相关并发症等;平均监测天数为6.3d,均存在一定升高,经针对性干预后,41例恢复良好,1例脑组织急性膨出,脑干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神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给予持续监测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能指导并调整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病人康复提供助力。

  • 标签: 神经外科 开颅血肿清除术 续颅内压监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监测。结果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监测72~168h,ICP<15mmHg1例,及15~20mmHg9例均预后良好;ICP20~40mmHg中30例预后良好,6例不良,2例死亡;ICP>40mmHg中,2例预后不良,2例死亡。存活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CVP、HR、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持续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估计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