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医师最常进行的一种操作,但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是新生儿学中最危险的操作之一。接受这一操作的新生儿可能会经历不良事件,包括心动过缓和严重的氧饱和度降低。基于临床常见困难和问题,本文回顾了新生儿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建议新生儿气管插管实践中采用新的方式,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复苏术 插管法,气管内 婴儿,新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SaCoVLM可视插管型喉罩在颅脑手术插管及拔管反应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1月择期颅脑手术(鞍区占位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0-70岁,ASA 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及SaCoVLM可视插管型喉罩气管导管组(TS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完成后,T组患者经可视喉镜插入气管导管,TS组患者置入可视喉罩后插入气管导管。于麻醉诱导前(T0)、暴露声门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5min(T3)、拔除喉罩(TS组)或气管导管(T组)前即刻(T4)、拔除后5min(T7)和10min(T8)时记录MAP、HR;TS组于气管导管拔出即刻(T5)、气导管拔出后5min(T6)时记录患者MAP、HR.两组术中5、15、30、45、60min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恢复期并发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TS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短于T组;与T0相比较,T组患者T1时血压、心率降低(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肺切除术患者228例,其中男118例、女110例,年龄30~76岁。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无插管组(119例)和插管组(109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快速康复相关指标,包括术后恢复经口饮食时间、通气时间、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类型和基础病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插管组患者手术时间[120.0(60.0, 150.0)min]、术中出血量[40.0(20.0, 50.0)mL]、术后VAS评分[3.0(3.0, 4.0)分]、术后胸腔引流量[300.0(150.0, 545.0)mL]均低于插管组[130.0(90.0, 175.0)min、50.0(20.0, 100.0)mL、4.0(4.0, 4.0)分、510.0(90.0, 777.5)mL],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时间[1.5(1.0, 2.0)h]、下床活动时间[2.0(2, 2.5)h]和通气时间[1.0(1.0, 1.0)d]早于插管组[4.5(4.0, 5.0)h、12.0(10.0, 12.0)h和1.0(1.0, 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29、-3.278、-8.000、-4.019、-13.310、-13.076和-3.297, P值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8, χ2=2.127、3.648, P值均>0.05)。结论与插管麻醉相比,无气管插管麻醉VATS肺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外科推广。

  • 标签: 麻醉,全身 无气管内插管麻醉 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切除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气管插管镇静治疗患者选取120例,皆为我院2019.03-2021.03收治,随机信封法分组,行预见性安全护理(n=59,实验组)和常规护理(n=61,对照组),对比生存质量、并发症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生理功能(73.67±7.25)分,躯体疼痛(74.74±6.25)分,活力状态(77.62±8.44)分,情感职能(69.44±7.75)分,生理职能(75.56±6.95)分,总体健康(77.59±9.68)分,社会功能(76.43±8.75)分,精神健康(75.28±8.55)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率8.47%,比对照组21.31%低,机械通气(5.49±3.62)d 比对照组(7.71±3.55)d短,P<0.05。结论:气管插管镇静治疗中预见性护理具有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安全性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安全护理对策 镇静治疗 气管插管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共计神经外科气管插管20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全部患者被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神经外科 气管插管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麻醉在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17年5月-2020年5月,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27例,气管插管全麻)和观察组(n=27例,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时间、肌肉恢复时间、拔管躁动发生率、嗜睡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1=0.0000,P2=0.0000,P3=0.0000,P4=0.0000,P5=0.0000,P6=0.0076,P7=0.0105,P8=0.021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适用于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整体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麻,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辅助手术 全麻 椎管内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需紧急气管插管的心脏骤停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喉镜(TL)组30例和可视喉镜(VL)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喉镜显露分级、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同时按照医师职称分为低年资住院医师(A)组和高年资住院医师(B)组。结果VL组声门暴露成功率高于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L组声门暴露Ⅰ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喉镜声门暴露Ⅰ级[56.70%(17/30)比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VL进行气管插管平均尝试次数、插管时间低于TL组(1.30次比1.67次、56.37 s比67.1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应用TL进行气管插管,A组成功率、插管时间与B组(4/15比11/15、78.00 s比55.57 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VL进行气管插管,A组插管成功率上升至9/15,插管时间缩短为58.80 s,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用于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术,改善喉镜显露分级,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尤其是可以推广在住院医师中的应用,可以缩短与高年资医师操作差距,弥补经验不足。

  • 标签: 喉镜 气管插管 低年资住院医师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需紧急气管插管的心脏骤停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喉镜(TL)组30例和可视喉镜(VL)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喉镜显露分级、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同时按照医师职称分为低年资住院医师(A)组和高年资住院医师(B)组。结果VL组声门暴露成功率高于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L组声门暴露Ⅰ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喉镜声门暴露Ⅰ级[56.70%(17/30)比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VL进行气管插管平均尝试次数、插管时间低于TL组(1.30次比1.67次、56.37 s比67.1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应用TL进行气管插管,A组成功率、插管时间与B组(4/15比11/15、78.00 s比55.57 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VL进行气管插管,A组插管成功率上升至9/15,插管时间缩短为58.80 s,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用于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术,改善喉镜显露分级,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尤其是可以推广在住院医师中的应用,可以缩短与高年资医师操作差距,弥补经验不足。

  • 标签: 喉镜 气管插管 低年资住院医师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因机体较为娇嫩,娩出后受外界环境刺激,易导致新生儿感染,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以挽救新生儿生命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探究适配气管插管护理模式、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新生儿气管插管开展特异性较高,因新生儿机体发育尚不成熟,临床护理依赖性较大,完善口腔护理对策尤为重要。现本研究笔者基于既往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检索临床先进文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新生儿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对策,以推动新生儿护理工作持续化开展。

  • 标签: 新生儿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实际出发,探讨急诊气管插管病人首次口腔护理最适宜的时间。方法:抽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2021年内,于我院急诊接受气管插管众多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本次的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前50位单号患者设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后立即进行口腔护理,其余150位设为观察组,再将观察组内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人,分别在气管插管实施后6、8、10h进行患者的首次口腔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在接受首次护理后2h以及4h时的临床效果。结果: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首次护理2h后,各组患者口腔内的牙菌斑评分便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以观察组内的B组患者牙菌斑评分明显的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通过不同分组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急诊患者在接受首次口腔护理时间上,以插管后8h实施效果最佳。

  • 标签: 急诊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适宜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80例困难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比1的配比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气管插管, 实验组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对比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X2=6.2353,P=0.0015)一次插管成功率高,P<0.05。不良反应(X2=7.6352,P=0.0005)低,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可帮助困难气道患者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护理干预后其约束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的6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干预后的约束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脱管率(10.00%)、非计划性拔管率(3.33%)、不配合治疗次数(0.00%)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脱管率(20.00%)、非计划性拔管率(16.67%)、不配合治疗次数(10.00%)情况。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67%)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3.33%)对比,统计学数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约束性护理干预,在充分评估患者各方面状态后,给予患者针对性且较为精准的约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同时,帮助护理人员减少工作量。

  • 标签: 改良约束护理 气管插管 约束效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