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位难产应用徒手旋转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取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选取徒手旋转的方式进行方位调整,对照组选取吸引术进行方位调整,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神经行为(NBNA)得分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自然分娩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NBNA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徒手旋转的方式有利于帮助产妇减轻痛苦,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徒手转胎术 头位难产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位置异常产妇应用特殊体位进行纠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1月的98例位置异常产妇,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侧卧位,观察组产妇使用特殊体位,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位置异常的纠正效果、采取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复位率、复位时间和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特殊体位干预用于纠正位置异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不会对母体和胎儿带来伤害,可促使自然分娩率有效提升,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特殊体位干预 纠正胎头 位置异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海之腧结合针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 -2018年 3月的中风恢复期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四海之腧结合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四肢活动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四肢活动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的结果远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差异性, P

  • 标签: 四海之腧取穴法 头针 中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产妇进行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产钳组与吸引组,每组各44例产妇。产钳组产妇采用Simpson产钳进行低位助产,吸引组产妇采用硅胶喇叭形吸引器进行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和严重软产道损伤的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软产道损伤及大出血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吸引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吸引助产相比,对产妇进行低位产钳助产可显著降低其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窒息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头吸引 低位 产钳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膝爬行位在产程早期纠正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横位或枕后位位置异常的100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孕妇自然待产,观察组产妇采取手膝爬行位待产,对两组产妇的妊娠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重度窒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4.58±124.52)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6.84±125.63)ml,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655.57±544.58)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648.64±545.88)g,两组新生儿质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对位异常的产妇采取手膝爬行位能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膝爬行 产程早期 胎头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产妇进行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 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产钳组与吸引组,每组各 44例产妇。产钳组产妇采用 Simpson产钳进行低位助产,吸引组产妇采用硅胶喇叭形吸引器进行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和严重软产道损伤的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软产道损伤及大出血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产钳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明显低于吸引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进行吸引助产相比,对产妇进行低位产钳助产可显著降低其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窒息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头吸引 低位 产钳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总结改良排气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与传统排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一次排气成功率达到95%,传统排气一次排气成功率为70%。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提高了护士操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防范了护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 标签: 改良 静脉输液排气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改剖宫产术中足牵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分娩发生位性难产、宫口近全开或已经全开的6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B两组。A组33例产妇术中由助手经阴道上顶头部娩出胎儿,B组32例产妇术中采用足牵引娩出胎儿,比较两组产妇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产妇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B组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产妇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晚期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难产改剖宫产术中足牵引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胎足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徒手旋转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6例难产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63例,应用徒手旋转辅以对侧卧位分娩方法)和对照组(63例,应用背对侧卧位分娩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以及不良事件(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难产患者的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对侧卧位 处理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徒手旋转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6例难产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63例,应用徒手旋转辅以对侧卧位分娩方法)和对照组(63例,应用背对侧卧位分娩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以及不良事件(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对侧卧位 处理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必须考虑碳化的影响。利用回弹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的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进入混凝土结构构件之中,使混凝土结构构件碱度降低,形成碳化,这会对回弹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直接影响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因为混凝土材料中含有氢氧化钙,该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钙,从而增加了混凝土表面强度,造成回弹值偏高的假象。当回弹值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对该部位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芯检测。由于施工工艺、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碳化较为复杂,所以对回弹值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回弹法与芯法相结合,从而最终判断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

  • 标签: 回弹法 取芯法 碳化深度
  • 简介:摘要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必须考虑碳化的影响。利用回弹法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的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进入混凝土结构构件之中,使混凝土结构构件碱度降低,形成碳化,这会对回弹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直接影响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因为混凝土材料中含有氢氧化钙,该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钙,从而增加了混凝土表面强度,造成回弹值偏高的假象。当回弹值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对该部位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芯检测。由于施工工艺、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碳化较为复杂,所以对回弹值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回弹法与芯法相结合,从而最终判断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

  • 标签: 回弹法 取芯法 碳化深度
  • 简介:术中由于不缝合腹膜,1.2 手术方法 改良剖宫产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切口愈合好、手术方法简单易学等优点

  • 标签: 临床观察 例临床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施工作业,监管较难,安全风险点较多,其中接地线悬挂到位是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正确悬挂接地线,是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接地线的特点,分析了接电线悬挂的技术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改良接地线夹,以保证施工安全。

  • 标签: 改良式 接地线夹 应用
  • 简介:手术器械使用后如未能及时清洗,易干涸形成一层生物膜。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吸附于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相应的生长方式,其结构包括细菌和自身分泌的细胞外聚合酶(EPS),是细菌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特殊生长模式,是影响灭菌剂穿透,造成器械灭菌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效、彻底的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步骤。吸引类金属管腔器械,由于其种类繁多、内径狭窄,管腔狭长,有侧孔等结构特点,增大了清洗及处理的难度。

  • 标签: 清洗效果 手术器械 吸引头 管腔 金属 细菌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位难产产妇行新法徒手旋转术、气囊仿生助产、骨盆摇摆助产后,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位难产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产妇均接受骨盆摇摆助产,对照组同时还接受气囊仿生助产,观察组同时还接受新发徒手旋转台术助产,对两组产妇的台为纠正成功率和顺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尽管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位难产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依旧显著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助产的时候,在骨盆摇摆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新发徒手旋转台术进行助产,可以对自然分娩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新法徒手旋转胎头术 气囊仿生助产 骨盆摇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6月治疗的 96例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 ,实验组进行改良剖宫产,对比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情况为( 25.5±3.2) ml,手术时间情况为( 35.5±5.1) min,术后排气时间为( 206.2±19.8) h,新生儿 Apgar评分( 6.9±2.5)分;对照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情况为( 47.9±3.9) ml,手术时间情况为( 59.7±6.5) min,术后排气时间为( 275.7±25.8) h,新生儿 Apgar评分( 9.2±2.3)分。实验组手术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相比传统术改良剖宫产术对胎儿影响不大,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少,减少了产妇手术时间,促进产妇术后早日排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 出血 术后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