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应用肿瘤放射的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病患6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放射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肿瘤放射。分析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比对照组的56.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的63.3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肿瘤放射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患进行施治,可有效降低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肿瘤放射增敏剂 鼻咽癌 临床疗效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鼻咽癌放疗中使用肿瘤放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40例需要使用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肿瘤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对鼻咽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使用肿瘤放射效果更佳。

  • 标签: 肿瘤放射增敏剂 鼻咽癌 放射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放射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使用6MV-X线常规照射,并进行分割照射;研究组在单纯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同步放化疗CRT联合肿瘤放射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缓解率为8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7%(P<0.05)讨论:鼻咽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肿瘤残余优良率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鼻咽癌复发率,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咽癌 肿瘤放射治疗 增敏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放射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入样本120例,均为鼻咽癌患者,选入样本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肿瘤放射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本院68例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放射治疗,34例)与观察组(放射治疗联合肿瘤放射),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61.76%与38.24%,观察组分别是88.24%与14.7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增敏剂
  • 简介:樊女士,54岁,身高165厘米,体重80公斤。惠高血压10余年,3年前又发现糖尿病。曾服用二甲双胍、美吡达等药,但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1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早餐前28单位,晚餐前20单位,血糖控制还是不佳。半年前体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为9%、甘油三酯为3.6mmol/L。

  • 标签: 胰岛素增敏剂 多重功效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控制 胰岛素治疗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胰岛素可显著改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患者的血糖控制。结论能更好地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Ⅱ型 增敏剂 探讨
  • 简介: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13细胞功能(简称13细胞功能)受损构成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环节。在环境和遗传因素的背景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能更早.甚至追溯到糖耐量正常阶段.

  • 标签: 胰岛素增敏剂 临床应用 胰岛素抵抗 外源性胰岛素 细胞功能 糖耐量正常
  • 简介:前不久。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评估声称,使用胰岛素罗格列酮的患者心肌梗死及因心血管发病死亡的风险增高。虽然有关争论仍在继续。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决定在其说明书中添加黑框以示警告。

  • 标签: 胰岛素增敏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中药 医学杂志 医学期刊 发病死亡
  • 简介:刘先生46岁,身高176厘米,体重86公斤,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平时体力活动较少,经常有应酬。5年前查出有高血压,3年前查出惠有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及调脂降血压药物治疗,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均不理想。就诊时测血压150/100mmHg、空腹血糖7.9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2.3mmol/L、血胆固醇(TC)6.5mmol/L、甘油三酯(TG)2.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

  • 标签: 胰岛素增敏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餐后两小时血糖 多用 行政管理工作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肿瘤放射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肿瘤患者,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单纯放射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塞来昔布辅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肿瘤放射治疗中采纳塞来昔布,具有显著作用,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塞来昔布 肿瘤 放射 增敏作用
  • 简介:作者简介王志海(1969.1-)男,本科,学士,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专业。邯郸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摘要阿尔茨海默痫是一种与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不佳,发病后日常生活能力严重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有很多学说,如胆碱能学说,β-淀粉样蛋白瀑布学说,tau蛋白学说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新的认识“糖尿病”假说,本文就胰岛素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有助于寻找治疗AD的新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痫 胰岛素抵抗 &beta -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胰岛素增敏剂
  • 简介:《癌症康复》杂志在2006年与北京肿瘤医院运营办合作开办了《健康大讲堂》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肿瘤诊断、治疗、护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药物、新疗法进展快速的现状.今年我刊又与北京肿瘤医院合作开办了《医护大讲堂》新栏目.旨在把国内肿瘤界知名专家与国际接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通过这个栏目.奉献给基层及非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及患者都能够从中受益。

  • 标签: 综合治疗 放射增敏 化疗药物 协同作用 肿瘤诊断 医护人员
  • 简介:背景与目的:BMI1是维持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主要探讨其与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CD133阳性胶质瘤细胞,低密度单克隆形成神经球。蛋白质印迹检测慢病毒载体携带shBMI1的干扰效果。平板集落形成评估BMI1干扰后放射敏感性。AnnexinV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测定细胞凋亡。组蛋白γH2AX灶点形成检测DNA损伤修复。结果:BMI1在胶质瘤干细胞0814中高表达,通过慢病毒携带RNA干扰,能够显著下调BMI1的表达,下调BMI1表达联合放疗能够显著降低脑胶质瘤干细胞集落形成,联合BMI1干扰及放射治疗显著地提高了细胞凋亡比率(P<0.01),并且干扰BMI1后,胶质瘤干细胞0814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出现显著缺陷。结论:BMI1可望是恶性脑胶质瘤非常有前景的放射治疗靶点。

  • 标签: 胶质瘤 BMI1 肿瘤干细胞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经过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期始终停留在1年左右。胶质瘤干细胞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异质性是影响预后的根本原因,依据蛋白质组学制定针对关键放射抗拒蛋白的研究有望改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本文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常用蛋白质定量技术、用于数据处理的工具及其在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抗拒和放射中的进展。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放射敏感性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激活因子(STING)激动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放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检测STING激动环二腺苷酸(c-di-AMP)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辐射后的影响,将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分为空白对照组、10 μmol/L c-di-AMP处理组、X射线照射组、照射+c-di-AMP组。通过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c-di-AMP对A375细胞的放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照射时可见明显的放射效应,A375细胞活力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下降(t=5.11,P<0.05),细胞毒性显著增加(t=10.15,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4.41,P<0.05),细胞克隆增殖能力显著降低(t=6.30、3.55、5.45、3.55,P<0.05)。c-di-AMP的放射比(SER)为1.88。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后细胞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细胞坏死、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上调。结论采用c-di-AMP激活STING可显著增加电离辐射对皮肤黑色素瘤的放射敏感性,为皮肤黑色素瘤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标签: 皮肤黑色素瘤 干扰素基因激活因子 放射敏感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食管癌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在10%左右.1、2、3年生存率平均约50%、30%、20%。如何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提高疗效.是放疗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63例食管癌效疗患者进行了顺铂(DDP)、氟尿嘧啶(5-Fu)加足叶乙甙(VP-16)综合治疗对放疗作用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联合用药 顺铂 氟尿嘧啶 足叶乙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