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开动脑筋、开阔思路,发掘解题途径。常常可以大大地简化解题过程。下面举例分析,相信对提高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会有所帮助。一、巧用类比猜想根据数学对象的已知性质,通过巧妙的类比猜想,常常可以推出另一个数学对象的相应结果。类比猜想不仅是数学发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对活化人们的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也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解题途径 发掘 思维的灵活性 类比猜想 数学对象 数学问题
  • 简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地理教材也在不断革新。现行初中地理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了抽象的地理理论、地理概念,贴近生活,更利于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索,也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创造了先决条件。地理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学生兴趣 地理资源 发掘 培养 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教师
  • 简介:数学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和抽象理论之间的纽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校本资源、自身能力等因素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讲述故事、新旧类比、实验操作、拓展延伸、联想创新等,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动中生疑、在疑中生趣。

  • 标签: 学生思维 教学情境 发掘 数学问题情境 抽象理论 现实生活
  • 简介:“小兵马俑”是对重庆市铜梁县所见明代墓葬中出土的石质仪仗俑的俗称。目前仅在铜梁地区明代墓葬中发现有这种随葬器物。自1973年至今,在铜梁县境内共发现近70座明墓出土这种仪仗俑,出土数量达500余件,但发表的资料极见根据已发表的墓葬资料大体可看出明代分布在铜梁县境内的几个官宦大族如李氏、陈氏、张氏等。2012年11月,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修建过程中发现明代石室墓1座,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铜梁县博物馆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了一套共计17件石质仪仗俑,这套仪仗俑身穿袍裙,头戴圆盆帽或圆形平顶帽,身材大体相当,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明代铜梁地区的丧葬习俗、礼仪制度等增添了—批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铜梁县 明代 石室墓 仪仗俑 考古发掘
  • 简介:为配合基建,2015年3~7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广东龙门县龙城街道办江厦村的庙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并清理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代5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瓷器和铁器等遗物。其中,庙山遗址一期遗存的发现,为粤东地区虎头埔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岭南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广东龙门县 庙山遗址 虎头埔文化 有肩石器
  • 简介:希腊语在中国被认为是小语种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希腊语教学资源的匮乏,工具书和图书资料的稀缺,直接导致希腊语教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电子资源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如何发掘电子资源,利用先进的网络工具、完备的希腊语数据库、便捷的数字图书馆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希腊语教学和研究,是目前希腊语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急需面对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当下最完整的希腊语电子资源,并研究其在希腊语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电子资源 希腊语 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
  • 简介:即墨县衙为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三堂老县衙遗址,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2011年9至11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内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房址、路面、灰坑、水渠、过道、水井等各类遗迹,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铁器等大量遗物,是青岛乃至山东地区近年来明清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其中,清理的一个灰坑出土了大量瓷器残片。经过拼对修复,可复原瓷器标本近300件,基本都是产自景德镇的民窑青花瓷碗,时代从明万历时期延续到清康熙时期。该灰坑对本次发掘划分地层及断代具有重要作用,灰坑内出土的瓷器对了解当时县衙起居生活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 标签: 即墨县衙 明清时期 青花瓷器
  • 简介:摘要中国是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各族人民为国家创造出珍贵文物,保护文物目的是更好的传承国家文化,见证国家历史进程,促进人民共同发展。文物是人类进步的历史信息,承载着极高历史价值,所以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引起了人民重视。通过分析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作用,发现目前考古发掘现场在文物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 标签: 考古发掘现场 文物保护 措施
  • 简介:一这是一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的实验课.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代表走上讲台.打开早已准备好的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来的有关唐宋八大家的介绍.并导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然后让大家打开课本,齐读课文。接下来.点击课件,展示有关褒禅山和王安石的具体介绍文字。

  • 标签: 创新能力 发掘 培养 中职 学生参与 实验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3年,对安徽铜陵师姑墩遗址近旁的夏家墩和神墩两个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炼炉、房址、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灰坑等,出土陶器、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石器、铜器以及炉渣、炉壁等冶铜遗物。其中西周早期炼炉保存有炉基、炉壁,并发现配套设施,是国内性质明确的同类发现中年代最早、发现最全面的一例。这些发现为我们探讨皖南地区周代的铜料生产技术、流通方向以及冶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都提供了重要资料。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的发现也为我们认识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墩形遗址的居址模式提供了线索。

  • 标签: 安徽铜陵 夏家墩 神墩 周代 冶炼遗址
  • 简介:一、地理位置及发掘概况七家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皮匠营子村七家自然村西南2.2公里的坡地上(图一),现地貌为山杏林地、耕地和金棘尔林地,土地沙化较严重。近几年这里不断出现非法盗掘现象,盗坑多分布在遗址中心区域所在的山杏林地之中。

  • 标签: 敖汉旗七家遗址 红山文化 双间房址
  • 简介: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提出了对史料信息的阅读、提取和应用的能力,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史料教学的“情”、“趣”、“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教学看法和主张,期望史料教学有更宽更广的前景。

  • 标签: 史料教学
  • 简介:摘要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专业兴趣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面对素质相对较低、学习缺乏主动性、根本谈不上对学习有兴趣的中职学生,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是中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都市报不缺乏互联网基因,当初都市报倡导的“信息公仆”论、敲门发行、活动组织等都坚持了“内容+服务”的原则,契合互联网思维。进入网络时代,用户思维有了全新的内涵,服务用户也有了更高标准,不仅要满足他们作为受众的信息需求,还要满足他们主动运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要求。为此,都市报未来应实现传播平台开放,吸收用户共同参与信息生产,密切报纸与用户的联结,增强都市报的活力和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

  • 标签: 都市报 互联网思维 用户思维 媒体融合 内容为王 服务意识
  • 简介:2001年在南阳市一中新校址清理古代墓葬448座,在M189中出土1件用黑色黏合剂粘接修复的瓷碗,这在南阳东汉墓中首次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釉陶及黏合剂的检测,样品经EDXRF检测,发现瓷碗为铅釉陶,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而黑色黏合剂经红外分析表明,不是蛋白质和糖类,而与大漆或生漆较为接近。

  • 标签: 南阳市 东汉墓 黏合剂
  • 简介:2010-2011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新郑望京楼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采取象限布方法,共发掘了12座商代小型房址,多数位于IV区,少数位于I区。此次发现的小型房址均为地面建筑,由规整的长方形房间组成,房间的数目不一,可分为单间和多间。部分房址发现有通向室外的门道,门道朝向不一,说明房址的方向并不十分统一。房址上部的墙体基本被完全破坏,仅残存基槽部分,在个别房间及墙体内发现有柱洞。根据房屋的倒塌堆积推断,原房屋墙体有夯土、草拌泥和土坯等多种形式。出土遗物多包含在房屋垫土之内,多为陶器,少量石器、骨器及蚌器,陶器一般为鬲、大口尊、盆、罐等残片。根据开口层位及包含物可知,这些房址的年代分别为二里岗文化下层二期及二里岗文化上层一期。此次发现对于深入研究商代前期社会等级制度及平民日常生活、生产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河南新郑 望京楼遗址 房址 商代
  • 简介: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期。此次发掘为郑州地区殷墟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郑州 殷代墓葬 殷墟二期 殷墟三期
  • 简介:2011年6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四川泸定县烹坝乡沙湾村的坪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以及明清时期遗存。其中发掘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灰坑3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大渡河中游其他遗址面貌相近,鬲足为大渡河中游地区商周时期遗址首次发现,为川西山地陶鬲的传入和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 标签: 四川泸定县 坪上遗址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