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肺炎)大流行应对中,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疫苗接种有效的减少了接种人群的感染、住院和死亡,但由于全球接种水平不均衡、疫苗犹豫、疫苗对毒株保护水平下降等原因,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未来一段时间联合开展疫苗接种和NPIs仍是控制疫情传播的主要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药物干预措施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不同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炎疫情特征,为今后肺炎及其他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新肺炎确诊病例的人口学、来源、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确诊时间等信息,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的特征。结果2020年1月19日至7月10日,北京市共报告肺炎确诊病例935例,疫情可分为三个阶段:武汉输入病例为主的境内输入疫情防控阶段(2020年1月19日至2月28日);多国境外输入疫情防控阶段(2020年2月29日至6月10日);新发地市场为主的本地聚集性疫情防控阶段(2020年6月11日至7月10日)。第一阶段病例来源主要为本地病例(51.46%)和境内输入病例(48.54%),第二阶段主要为境外输入及其关联病例(97.80%),第三阶段主要为本地病例(99.12%),三个阶段病例来源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680,P<0.01)。所有病例发病至就诊时间M(P25~P75)为2.00(0~5.00)d,就诊至确诊时间M(P25~P75)为1.00(1.00~2.00)d,发病至确诊时间M(P25~P75)为4.00(2.00~7.00)d。三个阶段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就诊至确诊时间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6.833,P<0.01;H=204.484,P<0.01)。结论北京市三个阶段人口学特征、来源、临床特征均不同,需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进行精准防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输入性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并整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疫情中COVID-19感染者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资料,应用SPSS 19.0 软件分析并比较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20年6月11日至7月10日北京市共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368例,其中确诊病例335例(91.03%),无症状感染者33例(8.97%)。病例分布于11个区,其中丰台区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8.48%(252/368)。发病曲线呈现暴发流行模式,发病高峰为6月13日。全部感染者年龄M(QR)为43(31~51)岁,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M(QR)为32(29~49)岁,低于确诊病例的年龄M(QR)[43(31~5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6,P=0.016)。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1.26∶1。从事餐饮及商业服务和公共场所服务的人员最多,占64.13%(236/368)。73.91%(272/368)的感染者有新发地市场直接暴露史。通过核酸筛查发现全部感染者的54.08%(199/368)。确诊病例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占99.10%(332/335),无死亡病例。结论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疫情呈暴发流行模式,COVID-19病例以餐饮和服务业人员为主。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低于确诊病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北京市集中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集中发热疫情资料,对疫情的规模、时间、场所、病原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北京市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共报告集中发热疫情742起,85.64%由流感病毒导致。时间上呈现2个高峰。远郊区疫情的规模及罹患率均小于城区(P<0.05),托幼机构疫情的罹患率大于其他场所(P<0.01)。经实验室检测,疫情主要由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39.09%)、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21.8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7%)引起。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在不同场所和城郊的分布均不同(P<0.05)。疫情介入时间越早规模越小(r=0.35,P<0.01)。结论北京市集中发热疫情主要分布在小学及托幼机构,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处置可以降低疫情的规模。

  • 标签: 集中发热疫情 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炎)病例的快速风险评估体系,为口岸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7-8月12个关注国家的肺炎疫情流行和防控情况,从12个方面构建境外输入病例的快速风险评估体系,利用风险矩阵法开展快速风险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显示,12个关注国家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的高风险地区或极高风险地区,其中俄罗斯和美国的输入风险最高。结论基于风险矩阵法构建的快速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帮助口岸工作人员判断疫情来源国从境外向我国输入病例的风险级别,2021年8月境外肺炎病例输入北京市口岸的风险较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输入 快速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2019年5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MP)性胸腔积液1例。患儿,女,12岁,腹痛为首发症状,伴发热,以"消化道感染"对症治疗无缓解,入院前因出现呼吸困难结合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支持MP感染,病程中始终缺乏明显肺部感染表现,经阿奇霉素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改口服莫西沙星后体温平稳,口服糖皮质激素后胸腔积液迅速吸收,随诊6个月未再复发。提示儿童MP感染可导致胸膜炎及单侧胸腔积液,可以腹痛、发热为主要症状,常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时可根据个体情况改为喹诺酮类治疗。

  • 标签: 腹痛 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描述分析2020年2月1日至11月30日北京市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北京市54例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平均年龄(37.19±15.99)岁,男女比例为1.45 : 1;以接触确诊病例(45.28%)或其污染的环境(43.40%)而感染为主;42.59%(23例)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从末次暴露到首次核酸检出阳性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1 d;仅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2名密切接触者(2/1 139,0.18%)不排除为续发病例。结论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感染,密切接触者筛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不排除无症状感染者造成传播的可能,应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力度,继续严格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估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肺炎")出院病例核酸检测再次阳性(简称"复阳")的发生率,为出院病例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Medlin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获取截至2020年8月31日肺炎病例核酸复阳相关研究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信息提取,应用STATA 16.0(试用版)软件计算合并的复阳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阳的总发生率为13.5%(95%CI:10.2%~16.8%)。按照标本类型进行亚组分析,采集咽拭子检测的复阳率为16.8%(95%CI:13.8%~19.8%),鼻咽拭子检测的复阳率为17.1%(95%CI:8.6%~25.6%)。随访14 d以内和14 d以上的复阳率分别为11.5%(95%CI:8.1%~14.9%)和14.5%(95%CI:8.3%~20.7%)。结论应对肺炎出院病例进行随访和核酸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复阳病例并采取管理措施,降低潜在的传播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复阳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