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文艺事业及其丰厚的传统戏曲遗产,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主张不同剧种、流派、形式和风格应通过自由竞争而共同发展;对待遗产的继承必须采取批判的态度,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在新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并积极创造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生活的作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改造历史题材的作品。"

  • 标签: 社会主义时代 龙江剧 发展政策 历史题材 传统戏曲 文艺事业
  • 简介:我国戏剧,开化最早。周有佾舞,汉有乐府,晋有伶官,唐有梨园,金有院本,元有杂剧。明清则有传奇,昆曲皮黄,秦腔粤调,叠出不穷。以迄民国肇建,则有京剧粤剧白话剧歌剧之分,并佳皆妙,可算是吾国戏剧全盛的时代。可是近年以来,中外的交通,多么利便,生活的变迁,多么剧烈,

  • 标签: 新剧 戏剧 乐府 院本 杂剧 传奇
  • 简介:  一、北京人艺话剧:  戏写一个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故事:穷困的莲花为了与丈夫天和生活更好一点儿,拿出一个在王府当下人时得到的瓷器出售,从买家反应中看出这个瓷器价值不菲,于是惜售.为了获得更大回报,她同意让天和扮作富人、出入豪华场所、与女戏子交往,以哄抬瓷器价码.……

  • 标签: 新剧短 短平
  • 简介:1914甲寅年,新民、民鸣、启民、开明、春柳、文明六大剧社在沪上联合演剧,新剧(也称“文明戏”)一时盛况空前,文学史称“甲寅中兴”。新剧于甲寅年“中兴”,似乎是没有疑义的,但是最近有王凤霞的《从〈申报〉广告看“文明戏”称谓的变化(1906-1949)》[1]一文,中有:“1913年‘新剧中兴’开始后,各个剧团在《申报》上刊登广告极为普遍”,这就把新剧中兴的时间推到了1913年。新剧中兴,究竟是在甲寅年还是癸丑年呢?

  • 标签: 甲寅 启民 王凤霞 《申报》 新民社 民鸣社
  • 简介:在清末,无锡、常州一带有个昆腔戏班名迎风班,是很有声誉的,尽管是草台班,但戏班中有不少出类拨萃的人才,如老生毛竹山,拿手杰作是《铁冠图》,丑角陆寿卿,善演《借茶》、《活捉》等戏,在上海距小花园不远,(今福州路云南路)有条观励里,内有六条弄堂,所住大多为梨园中人,因此就有人在此组织了一个总会,是票房性质的,加入者每人出会费2元,会中人物如赵如泉、四盏灯、钱化佛、童年时的盖叫天、善演《收关胜》

  • 标签: 陆寿卿 铁冠图 钱化佛 赵如泉 盖叫天 收关胜
  • 简介:据文化部最新调查统计,中国戏曲剧种现为348种。这个数字,无论在东方还是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纷纭如繁星的剧种。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多有多的困惑,如何认知剧种,如何保护剧种,如何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维系剧种独特的文化价值,如何使之丰富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是文化部门以及从事传统戏剧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演出团体绕不开的实际问题。

  • 标签: 戏曲剧种 文化部门 调查统计 文化价值 社会环境 文化生活
  • 简介:北方新剧运动的先锋周恩来□李颖[编者按]在大家阅读本文之前,我们特将曹禺1981年为《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在天津的戏剧活动资料汇编》所撰“代序”《周恩来同志———革命话剧的先驱》刊登于此,以期读者能从中提前获得启示。“代序”原文如下:“周恩来同志———...

  • 标签: 周恩来 南开新剧团 舞台布景 话剧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 写实主义
  • 简介:2016年7月5日至8月3日,由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办的2016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北京隆重举行。31个基层院团、26个剧种的精彩演出,为北京炎热的夏日注入了一丝清爽。这次会演既弘扬和振兴了地方戏曲艺术,同时也使得剧种之花在京城华丽绽放,让大家领略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剧种美.窥一斑而知全豹,笔者试图通过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的八场戏,展示众多基层戏曲院团的雄厚实力,

  • 标签: 梅兰芳大剧院 中国戏曲艺术 窥一斑 日至 独自一人 东北人
  • 简介:广东梅州的客家山歌剧,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客家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剧,从50年代到80年代,有过三次走戏曲化道路的良好机遇。

  • 标签: 山歌剧 50年代 40年代 客家山歌 80年代 新剧种
  • 简介:生活环境,风土人情,文化状况不同,很大程度左右着人们的艺术审美情趣,也决定和影响着各种艺术风格的走向。就戏曲而言,北方人粗犷、憨厚,与梆子体系的高亢、奔放非常吻合;南方人细腻、精巧,决定了越剧、评弹的委婉、流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拥有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拥有一方特色。我们欣赏京剧,如果听不到韵味十足,明快而具穿透力的京胡声,在看河南梆子时听不到泼辣、苍劲的板胡声,在川剧中没有了高腔伴唱、少了小锣与大钹的铿锵,将会是一种什么滋味。

  • 标签: 剧种特色 唱腔 河南豫剧 河南梆子 京剧 演员
  • 简介:罗罗腔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流传于山西省北部的灵丘县及其周边的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的部分地区。罗罗腔因其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行进十分流畅,故颇为当地群众所喜爱。2006年,罗罗腔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与沿革关于罗罗腔的源流现在没有定论。有的认为罗罗腔系由弋阳腔演变而成,在清代初叶即已形成。

  • 标签: 罗罗腔 灵丘 浑源县 弋阳 山西省北部 演唱特点
  • 简介:“洪山戏”是滁州、来安、天长一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剧种,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洪山戏”戏名来源总体上有“洪秀全”说、“红衫”说和“横山”说三种。洪山戏形成于民间,发展于明清,繁荣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萧条于文化大革命。“洪山戏”与民间“香火戏”、“香火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 标签: “洪山戏” 戏名来源 形成过程 “香火戏” “香火仪式”
  • 简介:<正>建国以来,在对我国藏区民族戏曲的介绍和零星的论述中,一般都只说有藏戏,或称藏剧。包括1980年问世的新版《辞海》还是说“广泛流行在藏族地区的”只有一种藏剧。其实不然,在我国西部和西南五个省区广阔的藏族聚居地域内,因各个藏区的方言语音不同,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特别是音乐曲调基础不同,以及流布地域和历史发展渊源不同,已经形成多种民族戏曲剧种,如藏族的和门巴族的不同剧种

  • 标签: 安多藏戏 藏剧 西藏 剧种 面具 民族戏曲
  • 简介:提出这样一个题目,旨在强调这样一个观念:只有强化剧种意识,才能引起戏曲界整体对音乐的重视;也只有重视了音乐发展,才能抓住每个剧种也包括整个戏曲建设的命脉。音乐的问题不全在音乐。音乐问题不能总是只在音乐

  • 标签: 剧种意识 意识音乐 音乐发展
  • 简介:春柳社在日本轰动一时,但回国后,春柳演剧却历尽坎坷,并以失败告终。春柳演剧以中国现代戏剧的先导者自期,它初步开拓了中国早期话剧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现代戏剧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

  • 标签: 新剧同志会 春柳剧场 演剧意义
  • 简介:前不久,由华语动作导演陈木胜执导,郭富城、舒淇、邹兆龙、吴京、张静初主演的华语灾难动作片巨制《全城戒备》在北京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在当天片方向媒体曝光的一段花絮中,天王郭富城跳入海中的镜头引起媒体好奇。郭富城十足的敬业精神令导演陈木胜赞不绝口。

  • 标签: 曝光 新剧 新闻发布会 郭富城 敬业精神 动作片
  • 简介:<正>近年来,在广西众多的地方剧种中,又有两个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犹如两朵奇葩绽放在民族戏剧的百花园里。一是在广西中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出现的仫佬剧,她以1986年广西第二届戏剧展览会上获奖的仫佬剧《潘曼小传》为发端;一是在广西西部万山丛中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出现的瑶剧,以198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时参与庆贺演出的瑶剧《格鲁花》为起点。这两个县的戏剧工作者,都矢志要为本民族创造出一个新的剧种来。

  • 标签: 剧目 少数民族剧种 民族性 民族特色 侬智高 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