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不同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新生免疫溶血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新生免疫溶血患儿1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人免疫球蛋白0.5g(kg?d),0.8g(kg?d),1.0g(kg?d)用于治疗免疫溶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时间及需换血人数比较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蓝光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需换血人数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比较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较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新生免疫溶血疗效确切。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的红细胞,迅速控制新生溶血发展,减轻溶血,显著降低溶血光疗的时间及换血几率。小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与大剂量一致,小剂量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不同剂量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孕妇ABO血型免疫抗体效价与新生溶血病的关联。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对母婴血型不合新生溶血病(HDN)免疫抗体的检出率。方法:对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的患儿血标本同时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并对患儿阳性血标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结果:在275例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的患儿血标本中,用试管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80例(65.5%),抗体游离试验阳性197例(71.6%),抗体放散试验阳性210例(76.4%);用微柱凝胶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224例(81.5%),抗体游离试验阳性238例(86.5%),抗体放散试验阳性251例(91.3%)。微柱凝胶法比试管法的凝集强度高1+~2+。结论: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略高于试管法,具有操作简便,影响因素少,易于标准化,结果客观及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微柱凝胶法 IGG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溶血的监测,及时治疗。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对O型孕妇进行监测。结果产前监测和产后脐血确诊对新生溶血治疗的重要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析新生溶血病相关的护理进展。方法在总结新生溶血病治疗和护理相关病理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总结比较法分析了前人关于新生溶血病护理急救的相关文献16篇。结果当前关于新生溶血病护理的主要手段有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患儿的临床常规护理、光疗护理、换血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新生溶血病的治疗成功率,对于提高患儿的恢复状况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同种免疫溶血。其中最常见的为ABO血型不合,其次为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表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溶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诊断的观察,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结论光疗、换血是治疗新生溶血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伊犁地区新生溶血病实验免疫学进行调查研究。方法:自2023年1月-2024年3月我院产科和儿科1000例怀疑为新生ABO、Rh溶血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三项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直抗阳性、游离试验阳性、放散试验阳性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犁地区AB0溶血阳性率为28.67%,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AB0溶血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Rh溶血阳性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伊犁地区新生溶血病实验免疫学调查发现,该地区新生溶血病具有一定发生率,Rh溶血病发生率高,需对患儿进行及时干预,提升疾病干预质量。

  • 标签: 伊犁地区 新生儿溶血病 实验免疫学 调查
  • 简介:摘要胎儿及新生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fetal and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FNAIT)是因孕妇同种免疫血小板抗体进入胎儿体内致敏胎儿血小板后,使致敏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导致患儿血小板减少,严重病例可发生颅内出血甚至胎死宫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妊娠相关血小板同种免疫机制、FNAIT的血小板破坏机制、抗血管生成作用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抗-GPIbα与流产的相关,以及FNAIT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血小板减少,新生儿同种免疫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 Rh 溶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 2016 年 9 月至 2016 年 10 月于我院新生科住院的 Rh 溶血患儿,观察其临床特征 、 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4 例患儿中有 3 例为第 2 胎第 2 产, 1 例为第 3 胎第 3 产。 3 例黄疸发生时间在生后 24 小时之内, 1 例在 48 小时之内。 4 例患儿均给予了光疗及输血治疗。其中 1 例进行换血治疗,应用白蛋白及丙球各 3 例。 4 例患儿脑干听及头颅 MRI 结果均未见异常,其中 1 例 b 超提示双侧室管膜下出血伴液化。结论:加强对 新生 Rh 溶血的认识 ,早期及轻症病例采用光疗加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重症患儿,需采用换血治疗 。

  • 标签: 新生儿 Rh 溶血 黄疸 换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欣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四川 达州 635000
  • 简介: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新生的到来意味着家庭的希望,但有的新生在出生的时候就会被一些疾病所影响,而新生溶血则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你对新生溶血这种疾病了解多少?在宝宝发生新生溶血之后,又该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呢?

  • 标签: 新生儿;溶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溶血病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人。对照组采取蓝光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蓝光疗法+免疫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TBIL水平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退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溶血病患儿可有效降低血清TBIL水平,改善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免疫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新生溶血病(ABO-HDN)免疫3项结果的模式。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对疑诊ABO-HDN患者测定免疫3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观察结果模式并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结果在75例疑诊患者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确定ABO-HDN42例(56%),阳性模式以DAT、游离、放散试验呈(-++)者最多(27例,36%),其次为(+++)模式(12例,16%);采用试管法确定ABO-HDN30例(40%),最常见模式亦为(-++)(19例,25%),其次亦为(+++)模式(8例,11%)。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分别有29例(39%)和22例(29%)DAT阴性、放散试验阳性而确诊为ABO-HDN。微柱凝胶法放散试验阳性率(56%)高于试管法(40%)(χ2=3.85,P〈0.05)。结论DAT阴性的ABO-HDN模式在临床常见,宜选用敏感度较高的微柱凝胶法进行免疫3项检测。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胎儿及新生免疫溶血性疾病是由母体IgG型同种免疫红细胞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作用于表达抗体对应抗原的胎儿红细胞,以胎儿及新生溶血为主要病理过程,以贫血和新生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围产期常见疾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胎儿及新生免疫溶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红细胞同种免疫抗体与胎儿及新生免疫溶血性疾病的临床相关、妊娠同种免疫的实验室检测,以及胎儿及新生免疫溶血性疾病高危病例的临床评估、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幼红细胞增多症,胎儿 Rh同种免疫 免疫球蛋白G 同种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型免疫学检测对预测新生溶血病的意义,特别是对含有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异常的个体进行动态测定效价值,协助HDN的早期诊断。方法:对748例孕妇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血清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并跟踪随访。结果:有21例样本含有不规则抗体,抗体类别以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为主;有340例夫妇ABO血型不合,进一步测定IgG抗-A(B)效价,其中IgG抗-A(B)效价≥1:64的样本119例,〈1:64的样本221例。结论:开展孕妇产前免疫学检测,特别是对RhD阴性及0型孕妇进行定期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新生溶血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 免疫抗体 孕妇
  • 简介:目的探讨孕母患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对新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孕母的新生在出生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82例孕母患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的新生中,2.44%(2/82)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30.49%(25/82)曾出现一过高TSH血症,67.07%(55/82)甲状腺功能正常,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25例高TSH血症的新生全部在出生后3个月自动恢复正常。孕母甲状腺自身抗体和妊娠期间药物剂量调整与新生甲状腺功能无明显相关。结论患AITD的孕母分娩的新生常常在出生的第1~3个月轻微的TSH升高,FT4水平正常。但大多数的新生的TSH水平无需干预能完全恢复正常。对该类新生在出生1~3个月内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妊娠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