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12月12俄罗斯举行了新议会的选举。以诺夫斯基为首的自由民主党在参加国家杜马(下院)半数席位竞选的13个党团中名列前茅,获得了22.79%的选票,在整个国家杜马中占有70个席位,成为议会中仅次于"俄罗斯选择"的第二大党。诺夫斯基随之脱颖而出,成了俄罗斯政坛上引人注意的人物。诺夫斯基其人日里诺夫斯基出生在世袭的法律工作者家庭,他本人先后在莫斯科大学附属的亚非学院和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夜校部毕业。他以此引为自豪。他说:"世

  • 标签: 俄罗斯人 自由民主 莫斯科大学 国家杜马 政党 法律工作者
  • 简介:九十年代以前,学界大体认王元化是学贯中西的文艺理论家。然学界大多忽略,真正纵贯王元化文论演化七十年的思辨方法,是源自前苏联的"诺夫主义"。王元化撰于1939-1940年的《鲁迅与尼采》、《现实主义论》证明"诺夫主义"是其初述文论的理论基点。以1943年为时间起点的"第一次反思",表明王元化开始质疑"诺夫主义"有掩抑作家人格力量之嫌,但并未提升到方法论水平去否定"诺夫主义",这就为其六十年代撰《文心雕龙创作论》时全线复活"诺夫主义"埋下伏笔。1976年王元化从黑格尔美学觅得"知性不能把握美"与"情志"两大命题,本可在理论上一举掀翻"诺夫主义"的文艺"本质论"和文艺"功能论",从而成为改写中国现代文论史进程的领军人物,但因其当年受囿于"诺夫主义"的那块反映论哲学短板,故痛失历史机遇。

  • 标签: 王元化 文论方法 演化 日丹诺夫主义
  • 简介:美国著名畅销作家·布朗(DanBrown)的“罗伯特·兰登系列”第五作《起源》(Origin),预定今年10月7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多国同步上市。

  • 标签: 起源 布朗 出版 罗伯特 加拿大 美国
  • 简介:<正>A·A·斯米尔诺夫是中国非常熟悉的苏联心理学家。五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的高等学校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和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都是他担任主编的。斯米尔诺夫1894年出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律师家里。中学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大学历史、哲学系。毕业后曾任心理学教师,在红军中进行关于知觉心理的研究和主持心理研究所的记忆的实验研究。1944年斯米尔诺夫成了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第一个通讯院士并

  • 标签: 心理学基础 苏联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 米尔 五十年代 学校心理学
  • 简介:苏联设计师总是喜欢庞大的东西,这一点在航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安东诺夫设计局(以下简称安局)先后设计过三种巨型飞机——安-22“安泰”(北约绰号“雄鸡”)、安-124“鲁斯兰”(北约绰号“秃鹰”)和安-225“梦幻”(北约绰号“哥萨克”),都曾占据世界最大飞机的地位,安-225的桂冠保持至今。它们的出现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勃列日涅夫的“积极进攻战略“密切相关。

  • 标签: 安东诺夫 安-225 设计师 设计局 北约
  • 简介:上上个世纪,也就是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安德烈?普拉东诺夫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这个家庭所在的城市叫沃罗涅什。这个家庭生活穷困,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普拉东诺夫像所有穷人的孩子一样,从小就缺衣少食,忍受着饥饿和寒冷。

  • 标签: 高尔基 铁路工人 长篇小说 作品 莫斯科 苏联
  • 简介:在当今世界轻重量级拳坛4位现役拳王中,贝巴特·舒梅诺夫很可能是最不为人熟知的一位。事实上,我们将他称作轻重量级这个级别的神秘之客也不为过。也许,这和他来自哈萨克斯坦这个位于东欧和亚洲交界处的国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他的英语在接受采访时说得还不是很流利。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重量级 交界处
  • 简介:1995年11月10,布里亚特文化界和俄罗斯蒙古学界受到巨大损失,老一辈布里亚特科学活动家、著名的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文艺学家、语文学副博士米哈依尔·彼得罗维奇·霍莫诺夫以83岁高龄与世长辞了。霍莫诺夫1913年2月10生于东西伯利亚省巴拉干县塔拉斯兀鲁思(现为伊尔库茨克州乌斯契—鄂尔登布里亚特自治边区宝罕区)一个农民家庭。霍莫诺夫194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学系,同年作为志愿兵上了前线,指挥炮兵团的一个排。1944年参加了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艰苦战斗,曾三次负伤。1945年8月,他被派往外贝加尔前线,参加了击溃关东军的战役。因在卫国战争期间表现英勇顽强,霍莫诺夫荣获多枚勋章。19

  • 标签: 布里亚特 格斯尔 英雄史诗 民间口头文学 《蒙古秘史》 西伯利亚分院
  • 简介:在俄罗斯宗教思想史上很难确定罗赞诺夫的地位。他是个独特的、个性极强的思想家。罗赞诺夫是俄罗斯文化历史上的"白银时代"最著名的代表之一,是20世纪初俄罗斯"新宗教意识"(或新基督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基督教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批判,提出并建立了自己的关于性和家庭的

  • 标签: 基督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文化 宗教哲学 宗教问题 宗教思想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新时代的中国逐步进入智能化建设中,智能化的国家电网建设上也有了很大的飞跃,目前,我国建设完成并且投入运行的智能变电站也逐渐增多。智能变电站的建立可以让效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因此,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并且研究了目前智能变电站的不足,重点对智能变电站是如何运行以及维护的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 标签: 智能化 变电站 运行 维护
  • 简介:2011年8月18,俄共网站发表了俄共领导人r.A.久加诺夫的长文:《谎言的深渊——苏联反苏政变20年》。文章指出,“8·19”事件已经过去20年了,但时至今日,涉入此事件的国家紧急委员会成员代表谁、他们是否有机会成功、他们失败的原因等种种问题仍引起广泛争论。

  • 标签: 久加诺夫 事件 领导人 委员会 俄共 国家
  • 简介:<正>在近些年来苏联“开禁”的作家中,安德列·普拉东诺夫(1899—1951)占有一席特殊的位置。普拉东诺夫的许多重要作品在当年不能发表,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当时以“拉普”为代表的左倾文艺思潮不允许他的这种独树一帜的思想风格的存在。另方面,他的一些作品中确实存在有无政府主

  • 标签: 艺术风格 艺术世界 共产主义 艺术思维 无产阶级文化派 假定性
  • 简介:[编者按]苏联解体后,随着苏联历史档案的陆续公布,苏联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进行重新研究,一些以讹传讹的问题需要予以澄清.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请著名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研究员就有关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所写文章本刊将陆续刊登.

  • 标签: 波格丹诺夫 军事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联盟
  • 简介:<正>最近读到三联书店出版的荷兰学者佛克马、易布思撰写的《二十世文学理论》,其中关于普列汉诺夫生平的叙述,和事实大有出入.此书写道:“普列汉诺夫作为孟什维克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后即被捕,1918年死于狱中.”(见该书第113页)普列汉诺夫对十月革命不理解、不欢迎,曾经在报刊上声明不同意苏维埃国家的政策,但他没有参加颠覆新政权的活动.布尔什维克对他一直采取保护的态度.所谓逮捕、监禁,完全是无中生有的.

  • 标签: 普列汉诺夫 十月革命 文学理论 佛克马 苏维埃国家 联书
  • 简介:<正>中山大学马哲史研究所何梓焜副教授撰写的《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述评》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述评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论著。作者从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发展的五阶段;战

  • 标签: 普列汉诺夫 思想述评 哲学思想 马哲史 思想发展 中山大学
  • 简介:摘要田野调查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工作。由于语言、生计活动、季节与社区周期等因素,成功的田野工作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便深入和完整地了解当地社会。因此,田野调查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基础。由于田野调查始于马林诺夫斯基,又被称为“马林诺夫斯基革命”。英国功能主义大师马凌诺夫斯基(B?Malinowski)所创立的“参与观察法”,一直是人类学田野工作所强调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一次革命。它要求田野工作者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观察当地发生的人和事,要求融入当地社会,尽量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描述和记录。自马林诺夫斯基开始,人类学有了方法论上的自觉,田野调查被从理论上提出其重要性来1。

  • 标签: 人类学 田野调查 解释 他者
  • 简介:著名乐府诗《上邪》,为爱咏叹,曾连用“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个平生匪夷所思的神迹。而在这个凛冽如歌的冬天,外形酷似“锤弟”(澳大利亚演员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的俄罗斯新星卡恰诺夫,以巴黎登顶、加冕大师的方式真实上演了一个《上邪》式的“冬雷震震”的奇迹。

  • 标签: 巴黎 “雷” 沙皇 《上邪》 澳大利亚 乐府诗
  • 简介: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7月23至26访问了上海。在与徐市长会见时,伊表示,希望俄中两国领导人在京签署的合作协议能促进俄罗斯与上海在天然气、石油、核能、设备制造、民航等方面的合作。他说,1994年曾访问过上海的普京总统期待着再次访问上海。伊感谢上海市政府对与俄罗斯文化有关的建筑的保护,希望与上海在文化领域进一步开展交流。

  • 标签: 俄罗斯 外长 伊万诺夫 上海 外交关系 国事访问
  • 简介:学界对普列汉诺夫宗教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并且主要集中于普列汉诺夫对宗教定义的探讨、对"寻神论"与"造神论"的批判以及关于宗教的起源与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又偏重于归纳与梳理.本文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著述作了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人们对此项研究的了解,并给予相应的重视.

  • 标签: 普列汉诺夫 宗教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