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宫是女性生殖道常见肿瘤之一,也是引起妇女死亡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情进展迅速,这些特点使得它逐渐引起了更多妇女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68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探讨了针对子宫最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早期 子宫内膜癌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早期子宫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28例(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组39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且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子宫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其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寻找一种有效快捷的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宫腔镜应用于子宫的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本研究对2004~2010年收治的疑诊子宫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宫腔镜诊断早期子宫的确诊率达96.8%,宫腔镜可视性检查指导下的活检作为子宫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种医疗方式治疗初期子宫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早期子宫患者185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单纯手术组(n=28)、单纯放疗组(n=37)、术后放疗组(n=50)、术前全量放疗组(n=35)、术前腔内后装组(n=35),比较各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放疗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单纯放疗组和术前腔内后装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和单纯放疗组与其他三组间的局部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腔内后装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与其他各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期子宫的技术是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全量放疗差于术前腔内后装放疗。术前、术后放疗均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并不能改善远处转移。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放射疗法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应用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定位活检技术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定位活检技术对早期子宫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85.8%、76.8%,而临床敏感率分别为100.0%、83.2%、74.5%,三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敏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子宫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能准确观察到患者病灶大小、生长形态、生长部位,通过对患者活性组织进行检查是对早期子宫快速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孕激素治疗后的疗效及妊娠情况。方法选择在2006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行保守性治疗的13例早期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首先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病灶电切手术,术后给予大剂量高效孕激素口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9例在术后3个月即获得完全缓解,3例在术后6个月达完全缓解。1例在术后1年完全缓解。7例在药物治疗结束后怀孕,其余6例目前尚未怀孕。结论对于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孕激素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早期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电切术 孕激素 保留生育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增厚的患者共120例。按患者意愿,60例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60例行诊刮术,对比分析两组子宫病变的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宫腔镜和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0.0%(54/60),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78.3%(47/60),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4)。宫腔镜检查的特异度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增厚患者筛查子宫前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子宫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之6.8(±0.5),和子宫增生与子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子宫子宫增生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刮诊提示子宫增生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基于病理类型的前提下分为子宫组(25例)、子宫增生组(3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为重度子宫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是发生子宫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与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相比,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子宫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的增加,可提高子宫风险(P<0.05)。结论:子宫增生患者极易合并子宫,尤其是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提示重度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endometrialcarcinoma),又称为子宫(carcinomaofuterinecorpu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率仅次于宫颈,在部分国家已经超过宫颈,成为最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肿瘤 手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密切关系,并与地理性差别,经济阶层的差异,家族史、复发、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孕产次(多产、未产、不孕症)、月经病(月经失调、初潮提前、绝经提前)、放射线影响等因素有关。目的探讨子宫的治疗。方法配合诊断进行治疗。结论子宫以手术治疗为主。还可配合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与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术后护理与观察。结果积极的术后护理与观察是子宫手术治疗预后的积极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进一步加强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与病情观察。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