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克硝唑替硝唑治疗口腔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冠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塞克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口腔厌氧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治疗5d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放线菌属、梭杆菌属、韦荣球菌清除率分别为85.4%、78.4%、81.3%、62.5%、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6%、57.1%、40.0%、30.8%、27.8%;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7/40);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克硝唑治疗口腔冠周炎疗效明显优于替硝唑,其能明显提高患者口腔厌氧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塞克硝唑片 替硝唑 口腔冠周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替硝唑溶液中替硝唑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16nm。结果替硝唑在92.7~278.1μg(r=0.9995)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0.3%(n=9)。结论本法适用于复方替硝唑溶液中替硝唑含量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替硝唑溶液 替硝唑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总结近几年国内文献报道的替硝唑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检索1997~2002年和中国科技期刊网(医药卫生专辑),查阅原始文献,对文献报道的替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替硝唑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腔金属味、恶心、胃痛、厌食、呕吐、腹泻、肝脏功能损害等消化道反应,头昏、眩晕、嗜睡、头痛、癫癎样发作、激越等精神异常或脑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瘙痒、皮疹、皮肤粘膜损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出血以及凝血障碍等血液系统反应,也有全身剧痛等全身反应以及与抗高血压药合用引起血压升高等.结论:文献中的个案报道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信息来源.应关注替硝唑在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继续关注并评价替硝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替硝唑 不良反应 综述
  • 简介:目的:预测医院制剂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贮存参考。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分别于65℃、70℃、75℃、80℃恒温条件下,在不同间隔时间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结果:其稳定性与温度相关,符合Arrhenius公式。结论:该制剂在室温25℃,避光条件下贮存期为2.34Y。

  • 标签: 替硝唑 经典恒温加速法 热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凝胶配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58例。单一用药组采用替硝唑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的基础上采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比较2组疗效、牙周指数[牙龈指标(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疼痛程度、咀嚼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8.28%(57/58)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4.28%(49/58),P<0.05;与单一用药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用药组SBI、PLI、GI指数低(P<0.05);与单一用药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疼痛程度分值低,且咀嚼功能分值高(P<0.05);联合用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90%(4/58)]与单一用药组[13.79%(8/5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可改善牙周指数,减轻疼痛,提高咀嚼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透明质酸钠凝胶 替硝唑片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替硝唑与甲硝唑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用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0%(18/30),总有效率为80%(24/30),对照组显效率为26.7%(8/30),总有效率为6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替硝唑对牙周炎的临床冶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硝唑,而且其疗程短、服药次数少、副作用小、是较理想的治疗牙周炎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替硝唑 甲硝唑 牙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硝唑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常规龈上清洁治疗,并对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优于甲硝唑,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替硝唑 牙周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治疗以厌氧菌为主要病原菌的的漱口液,并制订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了漱口液中替硝唑和洗必泰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0.9%)和99.6%(RSD=0.8%)。

  • 标签: 替硝唑 洗必泰 漱口液 系数倍率法
  • 简介:替硝唑(Tinidazole)异名有希普宁,甲硝磺酰咪,服净,Amplium,Glongyn,Trichogin,Fasigyne.替硝唑是继甲硝唑之后开发的硝基咪唑类药物,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1993年国家批准生产.

  • 标签: 替硝唑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为了测量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替硝唑的标示含量,本文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性质作用入手,并结合具体试验案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对照比较法来对含量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 标签: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替硝唑 标示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研究和探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 7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药组和双药组,每组各 36例。单药组仅给予替硝唑治疗,双药组给与替硝唑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双药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药组, P< 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替硝唑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病症,对促进患者牙齿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替硝唑片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口腔治疗中使用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7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7月,研究开展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周炎患者共计 9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是 A组、 B组、 C组,每组中有患者 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口腔治疗,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奥硝唑治疗、替硝唑治疗、甲硝唑治疗,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治疗期间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三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治疗后1个疗程后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相对于 C组( 80.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 2个疗程后 A组、 B组、 C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 100.0%)、( 100.0%)( 96.67%)相比之下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 A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 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相对于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3.3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进行治疗,但甲硝唑应用后的起效相对于奥硝唑替硝唑较慢,且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口腔治疗中建议采用奥硝唑替硝唑进行治疗。

  • 标签: 口腔治疗 奥硝唑 替硝唑 甲硝唑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和药效。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123例口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奥硝唑组、替硝唑组、甲硝唑组,各41例,对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6%、92.69%、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替硝唑对口腔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获得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 标签: 奥硝唑 甲硝唑 替硝唑 口腔治疗
  • 简介:采用0.5%替硝唑凝胶治疗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痤疮,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和评价,用1%甲硝唑霜为对照,结果表明,0.5%替硝唑凝胶优于1%甲硝唑霜,治疗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痤疮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替硝唑凝胶 甲硝唑霜 外用 脂溢性皮炎 痤疮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对替硝唑治疗口腔感染的临床药理及应用、替硝唑与其它药物的联用及禁忌进行探讨。

  • 标签: 替硝唑 口腔感染 临床药理
  • 简介:探讨替硝唑注射液制备工艺中活性炭用量对注射液的pH值和替硝唑含量的影响。结果:活性炭用量对替硝唑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pH值无显著影响;灭菌对含量及pH值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制备工艺 活性炭 PH值 替硝唑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