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劳动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劳动所有制问题,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否则,就会动摇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甚至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种观念不克服,就会成为培育劳动市场乃至建立和发展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思想障碍。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所有制 主人翁地位 特有现象 城乡劳动力 企业招工
  • 简介:湘兰在6月19日的《中国改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报告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过剩向劳动短缺的时代转变,其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并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将被耗尽。不可否认,劳动短缺会带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阵痛,但它未必全是坏事,我们应从中看到机遇:劳动短缺,直接受益者就是广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工资将上涨,能分享到应有的经济增长红利。

  • 标签: 劳动力短缺 《中国改革报》 “十一五”期间 人口红利 中国社科院 劳动力过剩
  • 简介:为推动劳动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三化建设试点工作,劳动保障部先后于5月22~26日、7月3~7日,在江苏省、上海市,以及湖北省组织了两次观摩交流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沿海及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省(自治区)和试点城市共200多人分别参加了观摩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交流了江苏及有关城市,湖北及有关城市,上海、广州、温州、大连、鞍山在劳动市场建设、就业管理和服务以及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方面的经验,并就做好劳动市场三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科学化 规范划 现代化
  • 简介:劳动的整体情况东盟各国的劳动人口等情况如表1所示。失业是新加坡除外的其他四个东盟国家的重大问题。比如印度尼西亚,表面上似乎失业率很低,但在就业人数当中包括了许多不充分就业者。在东盟五国当中,已步入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新加坡正苦于劳动的严重不足。该国正通过迅速的经济复苏来扩大就业机会,但劳动人口的增长却趋于下降,又逢工资上涨,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优势便减弱了。新加坡政府也在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向马来亚西亚转移。据预测,其他东盟四国暂时还不会出现劳动不足的情况。但

  • 标签: 东盟国家 劳动力人口 不充分就业 劳动力问题 劳动密集型企业 就业人数
  • 简介:目前,估计菲律宾有相当于全国人口近10%的800万人以上在海外工作。新就业的海外劳工数量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了107.3万人。随之,海外劳工的汇款也持续增加,2007年比前一年增加了13.2%,达到了144.5亿美元(表1),这相当于该国GDP的10%。海外劳工的汇款一方面支撑着留在本国的家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对该国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菲律宾 出口竞争 劳动力 海外劳工 GDP 汇款
  • 简介:通过对刘易斯劳动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流动规律意义重大。根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流动的具体特点与新问题。加强对刘易斯劳动流动模型的再认识。分析我国农村刺余劳动转移存在的问题,寻求实现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路径等。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还对我国城市化的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 和谐发展
  • 简介:招工、求职找市场渐成时尚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劳动部门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主体双向选择,市场调节供给,社会提供服务"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省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调节功能不断增强。

  • 标签: 现代劳动力市场 职业介绍机构 服务功能 劳动者 用人单位 劳动力流动
  • 简介:<正>一、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区域差异是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中国地域辽阔,市场化程度迥异,发展起点也各不相同,区域差异更是明显。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分为较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三个层次,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从统计指标看,九十年代以来,东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中西部高3—5个百分点,有时会更大,东部的二三产业比例比中西部高,农业比例则比中西部低。尽管东部人口密度大,中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东部的一半,西部约为中部的2/3。

  • 标签: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 劳动力流动 中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点 农民外出就业
  • 简介:为全面做好创建充分就业县和创业型县基础调查工作,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今年4月,淳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县425个行政村农村劳动资源情况进行逐户调查,并在乡镇、村召开多个层面座谈会,至2010年7月底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在对相关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并与十五末比照分析,提出我县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调查 就业情况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统筹城乡 2010年
  • 简介:论社会主义劳动商品张宗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中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把建立和开放劳动市场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用"劳务市场"、"劳动市场"这些含糊不清的名称来避讳劳动...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劳动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 含糊不清 劳动力再生产 全体劳动者
  • 简介:试论劳动要素市场的形成许经勇在社会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不外有两种方式,即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计划方式是按照行政指令、指标的分解,统一调拨,由政府来配置。而市场方式则是按照市场供求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变动来实现的。价格涨了,有利可图,资源就往那里流;这时生...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供求 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务商品
  • 简介:外来劳动灯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当它的数量与质量同城市的建设发展相适应时,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它的数量超过了城市的合理容量,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则给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生活供应造成压力,从而给城市建设与生活;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 标签: 城市建设 外来劳动力 合理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社会问题
  • 简介:我国劳动市场处于多元分割状态,主要包括劳动市场城乡分割、主次分割、区域分割和产业分割。这种分割使劳动市场信号失灵,对中国就业影响颇大。因此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分割 就业
  • 简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是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仍然是商品。理由是:1、马克思所分析的劳动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成立。①我们的劳动者是自由的,而且这是一种崭新的自由;②马克思所讲述劳动成为商品第二个条件实际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与分离关系,这在我国的实际生活中也是存在的。2、社会主义条件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 主人翁地位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简介:近年来,云和县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积极推进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先后整合了人力社保、农、林、科、教等20多个部门广泛推进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工作,并专门成立了县农民培训转移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师傅 转移就业 农民培训 云和县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