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毒性脑炎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第一位的病原体。其次还有很多种病毒都会引起病毒性脑炎的发生。早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流涕或腹泻,皮疹等。患儿经常以发热待诊,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皮疹等就诊。只有当患者出现抽搐、昏迷、意识障碍等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时才会引起家长足够重视。如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系统治疗护理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对疾病的转归起决定性作用,现介绍本人对患儿感染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治用药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检查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治疗组给予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结果: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总有效率为94.12%,干扰素为82.3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IVIG)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要优于干扰素。在临床上用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腹泻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急性腹泻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该病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思密达口服液联合得舒特片,不仅可以吸附、固定、抑制肠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结合黏液蛋白,提高黏膜屏障作用的同时也加速受损上皮的修复和再生;还可以明显减轻腹部疼痛、减少腹泻的次数,还可消除氨甲酰胆碱对平滑肌的作用,能阻滞结肠胆碱能收缩活动。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思密达 得舒特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观察安神补脑液长期灌胃给药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提供毒副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程度,确定无毒反应剂量,以评价安神补脑液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为拟定临床试验剂量及观察指标提供参考。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神补脑液低、中、高剂量组(2.5、5、10mL/kg)和溶剂对照组(灌服同容积蒸馏水2mL/100g),每组60只,雌雄各半,每天给药1次,每周给药6d,连续26周。观察大鼠的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并分别于给药第13、26周末及四周恢复期结束进行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等各项指标检测及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长期连续灌胃给予安神补脑液,对动物一般状态、行为活动和外观体征无明显不良影响;各剂量组的摄食量、体重、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给药3个月、6个月对动物各脏器组织位置、重量和脏器系数无不良影响,但部分脏器重量有所增加,各组动物脏器系数在正常范围内;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安神补脑液高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异常病理改变和毒性改变,恢复期停药后未见延迟性毒性,因此,中、低剂量组动物各脏器组织无需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论安神补脑液长期用药对大鼠未见明确的毒性反应,停药后亦无延迟性毒性反应,预期拟定的临床用药量为安全剂量。

  • 标签: 安神补脑液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治用药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5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检查、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发热57例(87.69%),头痛45例(69.23%),意识障碍31例(47.69%),精神行为异常42例(64.62%),颈强35例(53.85%),癫痫发作23例(35.38%)。CSF异常率91.80%,EEG检查异常率93.85%。头颅MRI检查异常率96.72%。结论成人病毒性脑炎早期以意识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CSF、EEG、MRI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患者年龄,起始治疗的时间,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程度,以及脑内病变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成人病毒性脑炎 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3年 1月至 2016年 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 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从心理、发热、疼痛、惊厥和用药方面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 2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经过及时系统治疗和科学的护理 ,20例治愈 ,2例好转 ,2例放弃治疗。结论 :科学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和痊愈。    【关键词】小儿 ;病毒性脑炎 ;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各75例,对观察组的患儿施行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的患儿施行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93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和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和疼痛以及总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呕吐、头痛、意识障碍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愈率、好转、无效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缩短治疗时间,而且无需特殊仪器设备,便于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病毒感染 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轻者能自行缓解,危重者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我科近3年共收治3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男20例,女14例,经治疗、护理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护理体会 临床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患儿 意识障碍
  • 简介:摘 要:为了观察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保护作用,本实用在xx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取10头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育成牛奶,分为两组,每组5头,一组为实验组注射2ml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一组为对照组注射2ml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的7、14、28、60、90、180天采集奶牛的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经过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实验组的抗体效价十分理想,可以起到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的作用。

  • 标签: 牛病毒性腹泻 疫苗 免疫效果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BVDV检测显示阴性的健康牛8头,用制备好的成品实验疫苗为8头健康牛注射,不同时间段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并观察其临床变化与抗体水平增减情况;结果:该疫苗具有安全可行性,免疫后不同阶段抗体水平都维持在有效保护范围内,保护率非常高,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安全防控,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用B超观察261例各种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胆道系统的声像图表现。结果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胆道系统异常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患者(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与临床类型、病程长短、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用B超动态观察胆系改变,及时检测肝功能,对指导临床用药、判断肝炎病情轻重及预测肝炎慢性化提供依据。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胆道系统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改善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要给予综合的诊断,临床可以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诊断 治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