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红外为视角,进行联合技术研究,探索药物分析中此种联用技术的使用方法。简要介绍了联用技术的组成:接口、色谱图、光谱图、色谱等待时间、谱库检索功能。分别从中药分析、成分测定等视角,研究了联用技术的应用分析情况,以此验证联用技术的使用价值,助力药学事业发展。

  • 标签: 色谱 联用技术 残留溶剂
  • 简介:山柰饮片挥发油的FTIR图(略) ,山柰饮片样品4挥发油成分的TIC图(略),结果在10批山柰挥发油的FTIR图谱20个峰中有17~19个共有峰

  • 标签: 光谱法气相 山柰挥发油 挥发油红外
  • 简介:本文报告了应用毛细管色谱-质谱(CGC—M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联用技术对临床上3起服用毒物自杀的中毒患者尿、胃内容物等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样品经酸化和碱化、乙醚抽取,油状物样品用甲醇溶解稀释,然后进行CGC—MS分析。固体样品用氯仿反复洗涤后烘干,KBr压片做FTIR分析。结果检出和确证了患者服用的毒物分别为敌敌畏加糖、速可眠加鲁米那和鲁米那加安定。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医院临床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毒物快速分析 尿 胃内容物
  • 简介:页岩因具有细粒构造、复杂矿物组成和多种有机质类型,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利用传统的溴化钾红外(KBr-FTIR)和改进的基于反射率的显微红外(Micro-FTIR)技术,可以分别在微米尺度上定量研究页岩储层的粘土、石英、碳酸盐岩和有机质的含量。其中,Micro-FTIR技术的成像区域最小可达20×20μm。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红外技术在页岩和其他细粒沉积物中应用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溴化钾红外光谱 显微红外光谱 页岩 定量表征
  • 简介:检测钻井液中甲烷浓度是一项重要的煤层录井工作,对现场卡准煤层位置、判断煤层厚度和评价煤层含气性及储集性能至关重要。在录井行业,检测甲烷的方法有FID氢火焰离子检测法和红外吸收法,采用红外吸收法的系统因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其它辅助设备等优势被广泛关注,比较适合于煤层录井。本文阐述了煤层录井中,使用红外吸收法检测甲烷的硬件和软件,最后以现场应用效果说明了系统的实用性。

  • 标签: 甲烷 红外光谱吸收法 煤层气录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沥青供应市场也愈发的混杂,需要对沥青质量沥青进行进一步地质量控制。对于基质沥青,文章通过建立基质沥青的谱图库根据相似度的大小来准确地严格控制基质沥青的品牌,建立基质沥青的老化模型实现了对基质沥青老化程度的辨别。对于改性沥青建立了标准曲线实现了对改性剂掺量的真实检测。文章基于红外试验对沥青在微观上实现了严格控制。

  • 标签: 基质沥青 改性沥青 相似度 标准曲线 质量控制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光谱的近红外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组标准样品估计源机光谱和目标机光谱之间的差异光谱,然后利用差异光谱将其他样品的源机光谱转移为目标机光谱,从而扩充目标机光谱的数量,建立目标机的稳定建模。使用三台不同仪器的近红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少量的标准样品光谱可以将大量源机光谱转移为目标机光谱,建立目标机的模型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对仪器的更新替换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多元校正 模型转移 差异光谱 拓展光谱
  • 简介:研究了惰性气体-红外法测定镨钕镝合金中的氧,采用石墨套坩埚和高纯镍篮,在4500W的分析功率下,对0.1g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样品释放完全,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9%,以GSBH40104—1996标准样品(ω(O)/%=0.00943)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测量结果为95%~108%。

  • 标签: 惰气熔融-红外法 稀土 镨钕镝合金
  • 简介:采用变温红外技术,开展了葡萄糖的热稳定性研究.在293-393K温度下,开展了葡萄糖的变温红外(包括:变温-维红外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强度及峰型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333K是一个临界变化温度.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加热脱水生成无水葡萄糖,会进一步氧化为葡萄糖酸.研究发现,葡萄糖的热稳定性较差,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热变机理.拓展了变温红外技术在葡萄糖热稳定方面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 标签: 葡萄糖 变温红外光谱 热稳定性 葡萄糖酸
  • 简介:本文用傅里叶红外仪(FTIR)研究了18例癌症血清及正常血清的红外。通过血清的红外,分析了血清中基团的吸收峰的强度变化以及吸收峰之间强度的比值变化。通过这些分析发现,正常血清和癌症血清内的蛋白质、核酸以及脂类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癌症血清内核酸的结构以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因此,血清红外的测试可以作为医学癌症诊断上的一种辅助手段。

  • 标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癌症 血清
  • 简介:红外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子的方法。每一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红外吸收光谱,它的谱带复杂而精细,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它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 标签: 红外光谱 沥青成分 沥青老化
  • 简介:由于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薄膜、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高聚物的研究方面,用于单体、聚合物、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一般高聚物的红外中谱带的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光谱很不相同,特征性很强。此外红外法的制样和实验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它适用于各种物理状态的样品。本实验研究以高聚物薄膜材料做样品,对样品高聚物进行红外分析,分析表明,本实验所用样品高聚物成分为聚乙烯材料,这个实验结果也表明,用红外法鉴定高聚物的组成非常有效。红外法用于定量组分分析,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制样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标签: 高聚物 红外光谱 薄膜 聚乙烯
  • 简介:在表面科学和电化学领域,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源于其超高的信号灵敏度和简单的表面选律.对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主要采用3种光路进行:透射式、克里斯曼内部全反射式和外部全反射式.红外增强材料的制备分为2大类:千法制备和湿法制备,其中干法制备包括真空蒸镀法与电子溅射法,而湿法制备则包括电镀沉积和无电化学沉积,而纳米壳结构对于红外具有调谐作用.同时,还介绍了表面增强的2种机理.

  • 标签: 表面增强 红外光谱 复合纳米材料 纳米壳
  • 简介:摘要:红外分析方法在多个领域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提高绿松石的鉴定水平,人们也在绿松石的鉴定中引入了红外技术,不但打破了传统肉眼无法判断极为相似的仿绿松石困境,还在绿松石鉴定中可以准确分析其内部的组分情况。文章通过红外在绿松石鉴定中的应用分析,为日后的绿松石鉴定工作提供支持。

  • 标签: 红外光谱 绿松石 鉴定应用
  • 简介:摘要:  祖母绿是贵重的五大宝石之一,鉴定其真伪尤为重要,肉眼鉴定具有一定风险。只有结合红外仪鉴定祖母绿才科学有效。染色祖母绿的红外与天然祖母绿光谱特征一样,需结合其它宝石仪器便可鉴别,本论述不考虑此项鉴定。本论述主要围绕天然祖母绿,合成祖母绿,浸油祖母绿,充填祖母红外鉴定特征展开论述。鉴定定名依据GB/T 16552-2017 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3-2017 珠宝玉石 鉴定T/CAQI 73-2019 珠宝玉石鉴定 红外法 ,通过红外仪测试鉴定,结合肉眼放大观察和红外依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红外的测试分析,可以科学准确鉴定天然祖母,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浸油(无色油)祖母绿,充填祖母绿 。

  • 标签: 祖母绿 红外光谱 鉴定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可变滤光阵列的近红外红外(NIR/IR)光谱仪。它没有活动部件、也没有暴露于大气的光路。这种光谱仪非常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外需要通过红外分析进行材料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许多场合。

  • 标签: 红外光谱仪 活动部件 近红外 便携式 气路 定量分析
  • 简介:1前言樟脑学名为莰酮-2,主要从樟树科植物樟树中制取。樟脑不仅可供药用,而且也是香料、化工、国防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仅靠天然品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目前很大部分樟脑均为人工合成。天然樟脑是右旋体,合成品是消旋体,但两者在医疗及工业用途上无差异。我国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樟脑出口。现行樟脑的检验标准系采用重量法测定含量,方

  • 标签: 气相色谱仪 天然樟脑 合成樟脑 质谱分析 重量法测定 满足需要
  • 简介: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以番薯属六种样品的红外为依据,计算出所测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建立番薯属六种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揭示了番薯属六种样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薯果皮与紫薯果肉,白薯果皮与白薯果肉,红薯果皮与红薯果肉共有峰率分别为66.7%、37.5%、44.4%;三种番薯的果肉与果皮差距较大.通过比较三种果肉与三种果皮,可以发现它们的共有峰率在50%左右,这说明同属三种番薯的组成成分较为相近.该方法能从整体水平分析出番薯属的成分,具有速度快、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破坏性小、样品量少等优点,从而为解决番薯属内在差异和植物同属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番薯 共有峰率 变异峰率 双指标分析法
  • 简介:对采自安徽铜陵绿松石样品,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重点对其红外特征及矿物组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绿松石的红外特征与其他产地的绿松石基本一致,仅在个别波数范围内由于结晶程度不同存在微小的偏差,说明铜陵绿松石的分子组成和其他产地的绿松石相同。此外,铜陵绿松石的特征衍射谱线、矿物组成与绿松石理论谱线相吻合且矿物成分单一,纯度很高。

  • 标签: 铜陵绿松石 红外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扫描电镜 矿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