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冶金生产工业领域里,由于对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内部循环物料的处理成为重点课题,通过试验寻找还原度较高的还原条件。使用烧结厂预混颗粒物料,探究不同浓度CO、N2及CO2还原气氛在不同温度下,同种物料与还原气反应的还原度及金属化率,通过试验选择还原度较高时的最佳还原条件。[方法]烧结生料放入KSZ-2015A型矿石冶金性能综合测定装置的反应炉内,通入指定浓度的CO混合气体,设定不同温度进行还原试验,检测还原样在还原过程中的失重情况及还原度。[结果]试验数据显示,还原试样在CO浓度为70%的条件下还原还原温度在1000℃以下,还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在高于900℃,还原度指数(RI)、还原度(R)、金属化率(M)全部接近最高值;还原温度为1100℃,试样的还原度指数(RI)、还原度(R)、金属化率(M)随CO和N2的比值升高而升高。在还原气体通入CO2时,还原度明显偏低,不能够达到较高的还原度,即还原反应过程有CO2的存在,会严重抑制还原。当CO/(CO2+CO)高于90%时,CO2对还原的影响会减少。 [结论] 还原度接近最高值的试验最佳条件为:CO浓度在70%温度为1000℃或CO浓度在90%温度为900℃。在其条件下,还原度指数(RI)、还原度(R)、金属化率(M)不但接近最高值,而且还原气体使用量最少,温度也是最低值。因为CO2对还原试验有抑制作用,所以在还原试验整个过程中尽量减少CO2的存在,使其还原试验的还原度接近最高值。

  • 标签: 还原度指数(RI) 还原度(R) 金属化率(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还原谷胱甘肽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80例,参照组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试验组给予拉米夫定+还原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还原谷胱甘肽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核苷类似物 乙肝肝硬化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师教学中的重难点,高中一年级上半学期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点。由于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要比其他章节的知识点多,其理论内容也更加的抽象化,这一章节内容是历届高中学生都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也是高考中学生的丢分最多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做氧化还原反应的习题时,经常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以下是本文对新时代下高中化学还原反应解题技巧的探析。

  • 标签: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解题技巧
  • 简介:摘要: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方程式(包括复杂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策略可循。用物质守恒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四步,简便快捷地书写,同时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守恒观,形成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 物质守恒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从设置驱动性问题、建立模型、创设学习情境、实验探究等方面,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

  • 标签: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全国卷必考的知识点,考查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其中以主观题也就是非选择题居多,涉及知识主要有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判断反应物和产物,以及氧化性、还原的强弱比较。

  • 标签: 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 简介:摘要:对于实验结果和影响而言,不同的实验方法、步骤、材料等所造成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因此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和创新需要,合理地应用一些的材料和策略,实现实验效果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本文这一实验可以用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标签: 接触面积,炭黑,氧化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中化学教学迎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在知识复杂繁多以及学习难度较大的化学课程面前,教学工作者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得到稳步的发展与提升。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 标签: 高中化学 氧化反应 教学质量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志高 瓜州中学 甘肃 瓜州736100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1-05-20
  • 出处:《中国教师》 2021年第5期
  • 机构:摘 要 在所有的化学方程式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氧化还原反应,而这类方程式一般不易用观察法直接配平,所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既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中学和高校无机化学教材中,都对一些简单方程式的配平进行了讲述,而仅凭教材所讲内容,很难解决具体操作问题,本人提出的“标·注·定·平”化合价升降配平法,可以配平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得到结果既快又准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肺功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12名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应的康复性护理,医务人员在护理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并判断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同时记录12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在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记录后发现,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康复状况良好,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12名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分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而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2±1.0d。结论:在开展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时,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高原性肺水肿 综合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对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21年3月到2021年7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20名因为急性高原性肺水肿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对20名患者采取吸氧、协助半坐卧位、出入量的准确记录、心电监护、饮食护理、心理疏导等护理方法,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20名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后均病情平稳,救治成功率达100%,患者病情平稳后将20名患者转至低海拔地区。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包括采取吸氧、协助半坐卧位、出入量的准确记录、心电监护、饮食护理、心理疏导等方式能够取得较高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曾在谈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提出用“还原法”来分析、解读每一篇作品的方法,这一方法应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仅使学生比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字、词、句、段、篇及解释,而且还能读懂作者和人物,读懂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从而达到了应有的阅读教学目的。

  • 标签: 还原法 阅读教学 审美 理性逻辑 情感逻辑
  • 简介:摘要1例44岁男性患者因患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2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均在次日出现双侧颌下腺明显肿大。查体发现患者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无异常,无明显压痛,口腔内黏膜完整,颌下腺导管口未见红肿。超声检查示双侧颌下腺弥漫性肿大,可探及周围淋巴结及双侧颈部淋巴结。首次发生颌下腺肿大时,未意识到与药物有关,未给予停药及特殊处理,患者颌下腺肿大于2 d后自行消退。第2次住院用药后患者又出现双侧颌下腺肿大,因患者既往多次住院均使用过门冬氨酸鸟氨酸,未出现颌下腺肿大,故考虑患者的颌下腺肿大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有关。停用该药,继续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1 d后患者颌下腺肿大完全消退。

  • 标签: 谷胱甘肽 颌下腺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滥用氧化亚氮(N2O)吸入后发生肺栓塞的22岁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存在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纯合C677T突变者,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诱发静脉血栓栓塞(VTE)。尽管200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MTHFR基因C677T突变并非我国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但对于年轻患者发现血栓形成,应考虑到基因突变的相关因素并建议进行筛查,避免因相关药物的使用或滥用造成致命后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