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一种简单的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400nm、厚度为70nm的Fe3O4纳米片,通过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其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均对产物的形貌产生重要影响。在常温下的磁学性能测量显示,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94.60emu·g^-1,101Oe,磁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 标签: 纳米结构 Fe(CO)5 FE3O4 纳米片 饱和磁化强度
  • 简介: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ZnO纳米带。XRD谱表明该条带为六方晶系结构。格点对称群为P63mc(186),格点参数a=3.249A,c=5.5052A。SEM图表明该ZnO纳米带的长度大约为50μm、宽度为50-300nm。TEM图像表明该样品的生长方向为(0001)。详细地介绍了合成ZnO纳米板条的实验过程及生长机理。

  • 标签: 水热法 ZnO 纳米带 XRD SEM TEM
  • 简介:选用新型的有机硫源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etramethylthiuramdisulfide).以热法分别在苯和乙二胺溶剂中制备了不同形貌和尺寸的CdS纳米微粒。采用TEM、XRD、UV—Vis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苯溶剂中得到的是近球形的CdS纳米微粒,直径在30nm左右;而在乙二胺中得到的是CdS纳米线.其表面光滑,直径均匀(40nm)。二者的UV-Vis光谱的吸收峰相对于体相CdS均发生了蓝移。

  • 标签: 硫化镉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水热法
  • 简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硼氢化钠和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和粒径的纳米银。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改变反应温度可以调控纳米银颗粒的形貌,改变反应时间可以调控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大小。控制反应温度140℃以下,得到多种形貌共存的纳米银,140℃以上得到单一的球形纳米银;固定反应温度130℃,得到三角形的纳米银,延长反应时间,形貌无明显变化,粒径增加。

  • 标签: 水热合成 纳米银 形貌控制
  • 简介:最近在奇迹游戏中,合成是个热门话题。有些高手谈的不错,但很多基本上是废话,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只会害人,所以我总结了一下个人的合成经验,都是很实用的合成方法。

  • 标签: 合成法 奇迹合成
  • 简介:采用水热合方法在α-Al2O3陶瓷管载体表面合成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膜,考察了2种原料配比对合成分子筛膜的影响.利用SEM、XRD和单组分气体渗透等方法对NaA分子筛膜进行表征.由SEM照片可以观察到,按照配比n(Na2O)∶n(SiO2)∶n(Al2O3)∶n(H2O)=2∶2∶1∶200合成的NaA分子筛膜表面存在许多较大的晶体团,影响膜的连续性,而按照配比n(Na2O)∶n(SiO2)∶n(Al2O3)∶n(H2O)=6∶2∶1∶600合成出的NaA分子筛膜表面平整,分子筛晶粒均匀,二者膜厚均约为20μm.由XRD确定合成出的为NaA分子筛膜.通过单组分气体渗透率测得H2/N2、H2/C3H8理想分离因数接近Knudsen扩散机制的水平,说明气体是通过晶间孔隙渗透的.

  • 标签: 膜分离 分子筛膜 水热合成 表征 α—Al2O3陶瓷管
  • 简介:采用煅烧活化化工原料热合3A沸石,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经分析:煅烧活化化工原料后,缩短了晶化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3A沸石的纯度;同时由实验得出优化条件: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4h;晶化时间,6h.

  • 标签: 3A沸石 水热合成 煅烧 活化
  • 简介:以四氯化锡和氨水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制备SnO2纳米粉体。探讨反应溶液浓度、热合温度、热合时间和初始溶液pH值对纳米SnO2粉体性能及形貌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热合过程中出现的SnO2纳米棒异常现象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制备的SnO2纳米粉体均为四方晶系金红石型结构,粉末粒径为5~12nm,呈近球形。在反应溶液浓度0.5~2.0mol/L条件下,随反应溶液浓度升高,制备的粉体晶粒平均粒径呈线性增长;在热合温度160~22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SnO2粉体的平均粒径从5.1nm增大到9.8nm,在200℃时会出现降低;在热合时间6~30h条件下,随反应时间延长,SnO2粉体的平均粒径增大,在20h时降低;随溶液pH值升高,制备的粉体晶粒平均粒径减小。在1.0mol/L、pH值10的反应溶液中,在200℃保温20h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热合反应,所制备的粉体平均粒径为5.5~8.5nm,粉体均匀性和分散性良好。

  • 标签: 水热合成 SNO2 纳米粉体 制备 粒径
  • 简介:在水溶液体系中,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热合了由纳米薄片自组装成的三维花状薄铝石微观结构,采用XRD、SEM和TEM对其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花状微观结构是由厚度50mm左右的纳米薄片自组装而成,形貌规则统一,分散均匀,平均直径为1.5μm,在其形成过程中,模板剂CTAB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推断了纳米薄片自组装花状微观结构的形成机理。经过500℃焙烧得到的γ-Al2O3保持了该花状微观结构。

  • 标签: 水热合成 纳米材料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氧化铝
  • 简介: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节能是建筑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墙体自保温是建筑节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现有自保温材料中,热合硅酸盐制品因质量轻、导热系数低、防火性能好,以及生产中采用非烧结工艺,市场潜力巨大,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绿色建材行业方案》中被列为“安全耐久、节能环保、便利的绿色建材”。建筑材料的吸水主要依靠毛细孔的表面张力,连通孔是的输送渠道,吸水速度和时间平方根呈线性关系。热合硅酸盐材料以水化硅酸钙凝胶(CSH-Ⅰ)、1.1nm托贝莫来石为主要水化产物,根据,水化硅酸钙胶体的数量决定了材料的最大收缩值,而结晶度对热合硅酸盐材料的体积稳定性影响较大。对于自保温墙体,通常控制系统的体积吸水率不大于10%,已确保保温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因材料软化强度下降)满足建筑工程要求。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只有当初始质量含水率小于20%时,该类墙体才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关于热合硅酸盐材料吸水特性研究,多通过使用憎水助剂调控材料的吸湿和解湿特性,涉及材料设计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模型分析,揭示了连通气孔和毛细孔吸水对制品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材料软化系数与吸水率的关系,阐明了降低料比的重要性和理论意义,为设计高性能热合硅酸盐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水热合成 硅酸盐材料 吸水特性
  • 简介: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用不同锂盐(CH3COOLi·2H2O、LiCl、LiOH)合成LiFePO4材料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碱性LiOH为锂源和有CTAB为添加剂的条件下,所合成的LiFePO4材料具有单一物相,其放电比容量较高。在0.1C下放电容量为153.8mAh/g,在0.1C和0.2C下,其循环25周后容量仍保持在140mAh/g,在1C条件下经过8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率为80%。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阴极材料 LIFEPO4 水热法
  • 简介:用水热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的纯相,并采用XRD和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浓度、不同还原剂用量以及不同还原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葡萄糖和抗坏血酸均对反应中间产物具有较好的还原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制备磷酸锰锂纯相的合适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和反应时间为24h,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其用量为0.01mol/L,氢氧化锂与磷酸锰物质的量比为Li/Mn=1.5。样品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970cm^-1属于P—O键的对称伸缩振动,450-500cm^-1属于Mn—O键的面外弯曲振动,1040-1140cm^-1属于PO4^3-的伸缩振动,550-640cm^-1属于Mn—O键的弯曲振动。

  • 标签: 磷酸锰锂 水热法 锂离子电池 橄榄石结构
  • 简介:利用中温水热技术,成功合成了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双支撑的Lindqvist型钼系同多酸:[Cu(2,2’-bipy)2]2[Mo4^ⅥMo2^ⅤO19]·[4,4’bipy],并应用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1个同多阴离子[Mo6O19]^4-和2个[Cu(2,2bipy)2]^2+片段组成的双支撑构型,不同的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二维层。

  • 标签: 同多酸 Lindqvist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报道了用水热法合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阴极碳载Pd-Fe(Pd-Fe/C)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热法合成的Pd-Fe/C催化剂中的金属粒子,其平均粒径较小,分散均匀;电化学测试表明:Pd-Fe/C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

  • 标签: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水热合成 Pd-Fe/C催化剂 氧还原
  • 简介:以Zn(Ac)2·2H2O和NH3·H2O为原料,以Zn(NH3)4(Ac)2为前驱体,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多柱氧化锌。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形成氧化锌微晶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

  • 标签: 纳米氧化锌 水热合成 形貌表征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铈稳定钪掺杂氧化锆的超细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热产物的物相和结构,结合热重-差热分析仪分析热反应过程物相与能量的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pH值对热产物颗粒大小与聚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pH=8、反应时间为3h时,得到的热产物为立方单相,粒径约为4nm。当pH值升高到10时,立方相的颗粒出现长大和团聚现象,平均粒径约为6nm。

  • 标签: 水热法 铈稳定钪掺杂氧化锆 纳米晶
  • 简介:以硫脲作为硫源,采用自模板热法合成了硫化锌空心微米球。硫化锌空心球的形成主要是硫脲水解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气泡(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这些气泡在气液界面间起到一个模板的作用,使生成的硫化锌颗粒原位聚集在气泡上,并经过一个奥斯德瓦尔熟化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电子衍射(ED)和荧光光谱仪对硫化锌空心微米球进行表征及荧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硫化锌微米球平均直径约为0.5~6μm,并且具有六方晶形的多晶结构,硫化锌空心微米球在大约435nm处呈现出一个由锌空位引起的蓝色发光峰。

  • 标签: 硫化锌 空心球 气泡 奥斯德瓦尔熟化
  • 简介:本文以CoSO_4·7H_2O、CoCl·6H_2O、草酸钠、尿素为原料,采用SDBS辅助简单热法制备了Co_3O_4微米球,并用XRD、XPS、SEM、IR、Raman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均是结晶度高的立方尖晶石型的Co_3O_4,样品颗粒呈球形。样品的恒电流充放电及其循环性能测试表明,四氧化三钴样品具有较好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其最大充电和放电容量分别为1100和1700mAh/g。

  • 标签: 水热合成法 CO3O4 电流密度 充放电容量 库伦效率
  • 简介:在低温水热条件下,以柠檬酸为反应溶剂,制备了不同铯含量的CsxWO3(x=0.1、0.2、0.3)粉体,并以聚乙烯醇(PVA)作为成膜剂,在玻璃表面用辊涂法制备了CsxWO3薄膜,重点研究了不同铯含量的CsxWO3薄膜的近红外遮蔽性能和隔热性能。结果表明,CsxWO3薄膜的近红外遮蔽性能和隔热效果随着CsxWO3中铯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Cs0.3WO3薄膜的近红外遮蔽性能最好,隔热性能最佳,与空白玻璃相比,隔热温差可达到13.5℃。

  • 标签: CsxWO3 水热法近红外遮蔽 隔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