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理学思想训导下的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尤其是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活动走向历史新高。香料作为当时海外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在宋人的宗教、文化、艺术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在传世图像中,《清明上河图》是对香文化进行集中视觉呈现的难得画作,而1974年泉州海船中发现的大量香料实物,则为我们认识宋代香文化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实物参考。

  • 标签: 《清明上河图》 泉州湾海船 宋代 香文化
  • 简介:滨海旅游是当今现代旅游发展的主潮流,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一大旅游项目.泉州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好,但开发层次低、规模小,还没有形成整体开发.文章从分析环泉州中心城区建设与环滨海旅游开发入手,通过对泉州滨海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泉州滨海旅游产品系统开发以及旅游景区空间布局的思路.

  • 标签: 环湾城市 滨海旅游 旅游产品 旅游景区 泉州湾
  • 简介:利用1988年、1993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泉州河口湿地的遥感影像数据,将该湿地分为永久性河流/河口水域/浅海水域、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滩涂、红树林、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沼泽、水产池塘和其他湿地7个类型,对该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间,泉州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景观越来越呈多类型均衡化分布,各景观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潮间淤泥滩涂的面积明显减少,从1988年的3043.62hm2减少到2005年的2009.42hm2,面积共减少1034.2hm2;而互花米草沼泽和水产池塘的面积在明显增加;1988年互花米草沼泽的面积仅为20.16hm2,到2005年时其面积已达563.05hm2,互花米草沼泽面积增加了542.89hm2,平均每年增加约32hm2,且目前仍处于扩大阶段;水产池塘的面积从1988年的30.87hm2增加到2005年的185.01hm2,其面积增加了154.14hm2;由于人工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使红树林面积在2005年达到50.72hm2,人工造林是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潮间淤泥滩涂、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沼泽的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越来越高。

  • 标签: 泉州湾河口 湿地 景观格局 变化
  • 简介:泉州跨海通道工程是泉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桥梁与隧道的各自优点,利用泉州跨海通道工程的现场地形,提出桥隧组合这一新颖的设计方案,并对桥隧组合方案的构思、设计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 标签: 泉州湾跨海通道 桥隧组合 方案设计
  • 简介:建立科学、适用的红树林立地类型划分系统是泉州河口湿地植被恢复的基础工作。以福建省泉州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1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地貌特征,将泉州河口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区(亚热带高温区)和1个立地类型组(河口三角洲立地类型组)。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并结合各种环境因子对湿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程度,确定盐度、潮位、土壤质地和有无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为4个立地因子,将泉州河口湿地划分为35种立地类型。其中,有12种立地类型适宜秋茄(Kandeliacandel)生长,有8种立地类型潜在适宜秋茄生长,还有15种不适宜秋茄生长的立地类型。

  • 标签: 泉州湾河口湿地 红树林 立地类型
  • 简介:湿地是濒危鸟类、迁徙候鸟的主要栖息、繁殖地,鸟类及其生存、栖息的环境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为湿地开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目前国内的湿地鸟类旅游只是简单地涉及到观鸟等单个项目,系统、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泉州湿地鸟类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鸟类的赋存状况、可观赏性的基础上,结合鸟类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提出鸟类旅游专项产品,指出湿地鸟类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以期对湿地鸟类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 标签: 旅游开发 鸟类 湿地 泉州湾
  • 简介:红树林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类型,但因人为的破坏,我国红树林面积和资源锐减,现有红树林湿地中不少处于退化状态,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泉州红树林湿地开展了不同滩涂立地、造林方式、栽植不同密度下桐花树、秋茄的生态恢复试验,进行了各种造林方法的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海岸湿地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地规划时,应重视滩涂潮汐浸淹深度的影响,尽量选择浅滩地、中滩地营造红树林.桐花树移植天然小苗,秋茄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成活率达83%以上.造林初植密度以0.5m×1.0m适当密植为宜.红树人工林通过消浪、促淤、降低风速等作用达到了保护海岸的目的.

  • 标签: 红树林湿地 生态恢复 泉州湾 植被类型 造林方式 不同密度
  • 简介:采用样带法对泉州桐花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桐花树种群趋于随机分布;桐花树种群的丛生指数I,扩散指数Iб,聚块性指数m·/m等指标值对1.0的离差没有显著偏离,负二项式参数K值为负值.从幼苗群、小树群到大树群,桐花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随机型→随机型→集群型或随机型;秋茄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集群型→随机型→随机型.

  • 标签: 桐花树 湿地 泉州湾 负值 指数 秋茄
  • 简介: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完全收获法,研究了泉州河口湿地秋茄的植被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从而了解区域内秋茄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循环等.研究结论如下:(1)秋茄的植被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别为72.58,31.57t/hm~2,且分布规律十分相似,其大小顺序均为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树干〉树枝〉树叶〉主根〉侧根;(2)秋茄植被的平均碳含量为(42.04±3.27)%,其高低顺序为低潮位〉高潮位〉中潮位,树干〉树枝〉树叶〉主根〉侧根.

  • 标签: 泉州湾河口湿地 秋茄 碳密度 分布特征
  • 简介:  海岸湿地是全球生物生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污染物汇集的主要区域之一.对2006年春季在福建泉州不同类型海岸湿地内采集的柱状样进行重金属分析,结果显示,泉州海岸湿地2006年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表1).……

  • 标签: 海岸湿地 重金属 泉州湾
  • 简介:手工艺术是手脑并用的创造性劳动,在创作过程中无疑是一种愉快的、有趣的体验。当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发挥一下您的艺术才能,使您体会到创造过程的乐趣,并带给您一份恬静专注的心绪和美的享受,同时,当您的作品悬挂在居室一角时,又能使您的斗室争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幅手编壁挂《海船》,通过几种简单的结形,即可表现出生动的意境。绳编壁挂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在设计上及表现内容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标签: 手编 编海船
  • 简介:为中外运建造的首制24000吨运木船隆重下水1998年10月25日,上船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建造的第一艘24000吨运木船“大欢”号(工厂编号SS165),在厂1#新船台顺利下水。船舶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广钦,中外运集团董事长、总裁罗开富,国家外经贸部上海特派员苏家寿,上海船舶公司总经理金才

  • 标签: 运木船 事业部制 中国对外贸易 上船 造船 上海
  • 简介:大连、青岛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成效显著。为学习先进经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更高平台上有新的发展,不久前,泉州市党政代表团专程前往学习、考察,他们的许多经验和做法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

  • 标签: 文明城市 精神文明建设 泉州市 市民素质 三个代表 城市精神
  • 简介:清末《海船法草案》是清末变法修律,编纂商法典时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完整的海商法草案。该草案在体例和内容上广泛吸收日、德等国的海商立法,与当时世界各国海商法相比也不失其先进性。《海船法草案》虽未经审议和颁行,仍在中国海商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价值也通过影响民国海商立法得以体现。北洋政府时期,将《海船法草案》简单修改后定名《海船法案》颁布实施。南京国民政府的海商立法也将《海船法草案》作为重要的立法参考。因而,清末《海船法草案》是研究中国近代海商法的重要文本,在中国海商法史上具有地位。

  • 标签: 清末 《海船法草案》 《海船法案》 海商法 法律移植
  • 简介:摘要:随着海洋工业的发展,船舶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新的趋势。其中,舾装工艺优化生产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点。舾装工艺是指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装饰和设备安装工作。随着船舶的不断发展和升级,舾装工艺也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影响。这些新特点主要包括:舾装工艺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材料的创新和环保、以及安全和舒适性的提升。

  • 标签: 海船舾装 生产设计 优化
  • 简介:海船舶职业学院是我国北方一所以培养造船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葫芦岛市,校园占地总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8000余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学生读书治学、成才发展的理想家园。

  • 标签: 职业学院 船舶 渤海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技术人才 建筑面积
  • 简介:在高温与台风季节,8月8日—13日,我们受有关部门委托赴浙江宁海、舟山与嘉兴就有关古海船的复制情况,作专题考察。在当地主人的热情安排与陪同下,冒着摄氏38度高温,紧张地在各地穿梭拜访。50年一遇的“桑美”台风,也幸运地擦肩而过。看来研究郑和与妈祖也还管用。

  • 标签: 复制 海船 见闻 浙东 台风 高温
  • 简介:摘要:为了绿色经济地利用稀释海水水培生菜,本实验以生菜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秋茄根提取物进行浸种处理后,在各梯度浓度的海水下培育成幼苗。结果显示:经过30%的秋茄根提取物浸种,使生菜幼苗能在40%的海水浓度(盐浓度1.08%)下正常生长,高于文献报道14.5%海水最适生菜生长浓度的1.76倍。本次研究为大幅度利用海水以降低淡水用量来水培生菜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秋茄根提取物,生菜,海水浓度,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