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2月5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与美国科麦奇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简称科麦奇公司)正式宣布,双方将共同对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深水区块进行大面积石油勘探开发,这是中美之间首次联手进行中国深水区域的石油开发。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油气 深海 争夺 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石油
  • 简介:进入21世纪,随着陆地及近海油气资源逐渐减少甚至枯竭,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先进国家都将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投向了深海,深海气钻采技术及装备已成为国际海洋工程界研发的热点.这里,深海气资源钻采技术装备指: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浮船等钻井装备;浮(船)式生产储油卸油系统(FPSO)、半潜式平台生产系统(含张力腿平台生产系统)、自升式平台生产系统和驳船式生产系统等移动式海上采油(生产)装备;以上钻采装备或设施的配套设备如石油钻机、钻井泵、井控设备、固控设备、井口钻具排放系统、井下动力钻具及仪表、海上平台完井系统、海底完井系统、近水面完井系统、油气水分理处理系统等.

  • 标签: 深水钻井 海上采油 钻采技术 半潜式钻井平台 自升式平台 油气资源开发
  • 简介:海油气勘探九十年代将转入以开发为重点的新时期。目前已探明18个油气田,控制储量数亿吨。探井和预探构造成功率都属高效率的勘探。今后的勘探可发现的局部构造按圈闭面积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目标。已探明的储量主要集中在东营组的大型三角洲砂体和沙河街组一、二段的生物碎屑灰岩,主要油气圈闭类型为沉积期的披覆背斜和与断层有关的构造。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量,可望再找到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为此,必须力求高成效的勘探,掌握盆地的油气富集规律,同时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 标签: 渤海油气田 油气勘探前景 油田规模序列 高丰度油田 盆地含油丰度
  • 简介:Gunashli(DWG)深海平台于四月份开始生产标志着里海的石油开发达到了新的里程碑。这是属于阿塞拜疆海域的Azeri-Chirag-Gunashli(ACG)油田群的第三和最后阶段的大规模开发。ACG油田群的可采储量总共达到54亿桶以上。

  • 标签: 深海石油 阿塞拜疆 油田 海域 里海 油藏
  • 简介:本刊讯近日,在中国海油海油“海洋石油117”,开展党员传递“红帽子”活动,这是“海洋石油117”的红色安全文化活动。“红帽子”现场仅一顶,每周举行“红帽子”交接仪式,由一名党员佩戴红色安全帽兼职担任现场安全督导员。

  • 标签: 现场安全 渤海油田 中国海 帽子 党员 接力
  • 简介:摘要为保障海上油田井口电缆穿越的生产安全,对井口电缆穿越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开发出新型电缆穿越器、波纹管电缆穿越器技术产品,提高了井口电缆穿越器的性能和安装工艺,现场应用广泛、效果稳定,解决了原来海上油田井口电缆穿越漏气、鼓包等问题,保障了海上油田井口电缆穿越的生产安全。

  • 标签: 渤海油田 电缆穿越器 井口 新技术
  • 简介:认识和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即明确高含水后期剩余油所在的空间位置、规模及其与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状况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及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滩海地区埕海油海油陆采”开发现状,综合分析埕海油剩余油平面、垂向分布特征,首次将埕海油剩余油分布模式定义为“滩海模式”,并划分为难以效益开采型、水驱滞留型和水驱优势型,其中难以效益开采型分为特殊岩性型和深层油藏型;水驱滞留型分为井网难以控制型、层间差异型、单向受效型、局部微构造型、河道砂边部尖灭型、长水平段水平井动用不均型;水驱优势型分为沉积韵律控制型、夹层遮蔽型、底水稠油油藏水锥型、沉积相带控制型。研究认为,埕海油剩余油平面上呈孤岛状或条带状,纵向上受非均质性及沉积韵律影响,为下一步剩余油挖掘和提高埕海油采收率提供了支撑。

  • 标签: 埕海油田 剩余油 滩海模式 水驱滞留 难以开采 采收率
  • 简介:摘要:互联网+是整个时代背景下的大趋势,青海石油企业的员工的培训是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以及发展脉络、完善培训内容的重要实施方面,青海石油积极寻找培训路径,开设相关的培训项目,进一步优化企业培训体系。青海石油以培训项目为主,强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升综合实力的方法为辅。在大量的员工培训现状调查下,以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真正从顶层设计、系统分析培训需求为关键,结合培训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及与国内外培训现状,合理分析找寻青海油员工在线上培训的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意义,上述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 标签: 青海油田 线上教育 培训项目
  • 简介:摘要: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生命线,受海底复杂环境影响给管道安全运行带来重大隐患,因而管道运行状态检测成为了海底管道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采油厂(公司)海底管道实际情况,论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情况,建议加强海底管道检测,进一步提高海上油田完整性管理水平,保障海底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 标签: 海底管道 腐蚀 内检测 外检测
  • 简介:摘要:目前埕海油主要采用人工岛和人工平台的模式开发,其受地面空间条件的限制,井型以大斜度井、水平井为主,举升方式以电动潜油离心泵为主。但因地层结垢、出砂,电缆承压性能、气体影响极易造成躺井。为提高开井率及检泵周期,通过试验强化工艺配套、优化防砂工艺、转变举升方式等研究尝试减少躺井数量,提升工艺适应性实现低供液条件下的连续生产。

  • 标签: 埕海油田 电动潜油离心泵 开井率 检泵周期 举升方式
  • 简介:针对渤海油稠油井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出砂、垂直管流黏阻大流动困难、PVT取样成功率低、计量误差大等难题,从射孔、防砂、控温、取样及计量工艺优化等方面细化研究,形成了由稳岩控砂射孔诱喷技术、井下测试管柱控温技术、稠油PVT取样技术和稠油测试配套计量技术组成的普通稠油井冷采测试工艺。该工艺采用大孔径、深穿透、高密度射孔技术配合合适的诱喷压差提高油层渗流能力,联合井筒保温和加热技术降低原油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优化取样器放置位置和取样时机,采用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单相取样器保证取样准确性,配备可加热式的25m^3计量罐实现精确计量。渤海油蓬莱31-X1井现场应用表明,取样压差仅为0.925MPa,取样合格;采用螺杆泵排液求产,80r/min时日产油52.84m^3,130r/min时日产油89.28m^3;四次开关井均取得了合格的压力数据资料。该工艺为类似稠油油田产能释放及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渤海油田 普通稠油 试采 射孔 控温 取样
  • 简介:【摘要】随着青海油千万吨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动态监测工作量大幅增加,监测区域不断扩大,施工作业呈现出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相比以往的运营商4G网络和油田专网TD-LTE数据传输,虚拟专有拨号网络技术,即VPDN技术,其传输速度快、业务覆盖面广、接入方式简单、运行安全性强,将会给油田动态监测安全管控带来巨大的便利性,本文介绍了VPDN技术在测试公司的应用情况。

  • 标签: VPDN技术 动态监测 测试公司
  • 简介:通过结合中海油南海东部西江23—1油田管理机制的建立、人员意识的培养以及知识技能的培训等方面,从而揭示安全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 标签: 发展 管理机制 意识培养 技能培训
  • 简介:稠油油井数量相对多是渤海油油藏的一个显著特点,采用PVT实验分析方法,对渤海油稠油原始井流物、单次脱气、恒质膨胀、原油粘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并对典型相图进行模拟计算,为渤海油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渤海油稠油相态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油层埋藏浅、地层压力及温度低;气油比低(4.1~37.7m^3/m^3);饱和压力低(1.33~14.90MPa);重质组分含量高(其中C7+组分含量为58.01%~91.80%);密度大(地层原油密度为0.9002~0.9665g/cm3);粘度高(地层原油粘度为55.37~8024.30mPa·s)。

  • 标签: 渤海油田 稠油 油藏相态 PVT实验 单次脱气 恒质膨胀
  • 简介:随着渤海油开采时间的延长,油水井腐蚀、地层出砂、防砂失效、注入水沉淀和结垢造成的井下管柱被卡给修井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目前井下管柱解卡方法很多,包括震击解卡、悬吊解卡、大力举升解卡、解卡剂解卡和磨套铣解卡等。其中套铣解卡方法已在现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套铣施工也存在施工时间长、卡钻风险高、受井况及落鱼材质影响制约施工效率等缺点。鉴于此,本文针对大港滩海油井况实际,通过数学建模和室内试验模拟井下套铣作业,对套铣管柱进行力学、水力学和材料学分析计算,得到了适合井眼直径、轨迹及落鱼材质的套铣工具尺寸、钻具组合的选择方法,以及影响套铣时效的钻压、转速和排量等重要参数的优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套铣施工进行优化并在现场实施,这对指导海上油田同类型作业及提高此类油田修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大港滩海油田 大修作业 套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