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代东南书院课艺提要》著录清代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书院课艺86种,其中江苏书院课艺56种,为相关研究指示门径,厥功甚伟。笔者近年访书,又经眼江苏书院课艺32种,撰其提要以作补充,认为课艺留存了很多士人早年在书院的活动,对于了解士人的生平和创作,以及书院考课的实际情况,皆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清代 江苏 书院课艺 书目
  • 简介:吕星垣,小字兰荪,字映薇、映微,又字叔讷,早年曾字叔猛,号湘皋,江苏武进人。廪贡生,历官江苏训导、学正,河北知县。少以文学名,与洪亮吉、孙星衍、杨伦、黄景仁、赵怀玉、徐书受并称"毗陵七

  • 标签: 乾隆帝 洪亮吉 十七年 新乐府 十三年 孙星衍
  • 简介:李雯,字章伯,明末清初江西南城人,所撰杂剧《破梦鹃》在当时颇受好评,时人评价说'悲歌感慨,仿佛徐文长《四声猿》遗意',并且《破梦鹃》有剧本传世。但清代各类曲目文献均未著录李雯的《破梦鹃》,只有今人赵景深、张增元合著《方志著录元明清戏曲》一书,据同治《南城县志》卷八《方伎》收录。此外,有多篇论文谈到李雯及其作品《破梦鹃》,但都存在不同方面的疏漏。为了廓清对李雯的模糊认识,本文拟在前人研究

  • 标签: 戏曲家李雯 杂剧破 李雯杂剧
  • 简介:笔者最近从《丛书集成新编》~①与《禅宗全书》~②上辑得李修生先生主编《元文》未收元文300余篇。笔者以为,《禅宗全书》中有大量的元代文章未收,尤其以和尚的语录为主,但语录又是相当复杂的,笔者按照《元文》收释大告诉的例子,主要收录了序、跋、铭之类,不免挂一漏万。又,有些元明之际的人不好归入哪个朝代,本文不强做区分,因为这本身意义不大,胪列于此,请专家指正。由于时间和能力的关系,对作者不一一考证,尤其是《禅宗全书》中的和尚,均是元代有影响的僧人,故其生平不再列出。

  • 标签: 全元文补 补目
  • 简介:雁足传书并非汉代苏武事,而是发生在元代山西陵川郝经出使南宋时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元史·都经传》及元明清三代各种文献资料,都有明确记载清代许云峤因慕郝经忠贞,遂作《雁帛书》杂剧,敷演郝经出使南宋被南宋拘禁,因雁足传书而归的千古传奇,体现了郝经不辱使命,忠贞不二,成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与人格情操太行深处小小陵川县,养育了郝经这样一位忠贞传奇人物,这是陵川的骄傲与荣耀。

  • 标签: 陵川郝经 雁足传书 许云峤:雁帛书
  • 简介:天津博物馆收藏有一幅贴签为《地理图轴》的舆图长卷,其实际绘制范围为清代广东的沿海地区。文章介绍了长卷的绘制方法、地理范围,重点介绍了图卷中的南澳岛、万山群岛、海南岛三大主要岛屿,并进一步考证了其具体绘制年代。

  • 标签: 天津博物馆 《地理图全轴》 广东沿海岛屿 清代
  • 简介:作为有元一代的断代文章总集,《元文》的编纂意义重大,成就显著。然而,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毋庸讳言,其中,作家作品漏收的情况也比较严重。通过爬梳载籍,发见《元文》已收作家106人,佚文354篇。限于篇幅,兹条列佚文篇目和出处,以备参考。

  • 标签: 《全元文》 元代作家 辑佚
  • 简介:《四庫書總》在著者事行、内容述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疏誤,不利于學界之取資利用。本文對其易類部分予以是正,凡21條。

  • 标签: 全總 提要辨正 易類
  • 简介:刘、葛祠庙遍及川。本辑限于考述成都方面的。这里只从嘉庆《四川通志·祠庙》所记者附载于后:嘉庆《四川通志·祠庙》所载各县武侯祠(及先主庙)一、新都县“八阵庙在县西二十里,祀武侯”。二、崇庆州“先主庙在州东四十里”。

  • 标签: 祠庙 崇庆 武侯 先主 直隶厅 蔡毓荣
  • 简介: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四库全书纂修渐近尾声,清高宗谕令扬州两淮盐政伊龄阿(?-1795)及后任图明阿、苏州织造德(1732--1802)专门办理苏、扬地区违碍剧曲事务。黄文呖(1736~1802以后)被聘为扬州词曲局总裁,

  • 标签: 性质 档案 内府 清代 四库全书 清高宗
  • 简介:明朝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将杂剧分为十二科,其第十二科“神头鬼面”下,有五字注脚:“即神佛杂剧”。“神头鬼面”与“神佛杂剧”之间的联系,却未明示。而罗锦堂先生把元杂剧分为八类,其中把佛教杂剧划人神怪剧。笔者认为,所谓佛教杂剧,是以佛教文化为铺垫,以宣传佛教思想义理为戏剧主旨的杂剧。在中国历代戏曲学家中,要么将佛教杂剧与道教杂剧混为一谈,要么浅尝辄止,对佛教杂剧的研究并未深入。因此佛教杂剧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成为不被人关注的一环。

  • 标签: 佛教文化 元杂剧 《太和正音谱》 佛教思想 神佛 戏剧
  • 简介:杂剧于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受到南戏及传奇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渐趋昆曲化或传奇化;同样地,后期的传奇受到杂剧的影响后也出现j’杂剧化倾向。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渐趋一致,难以区分。本文试从体制方面(包括剧本规模的长短、声腔系统的使用、宫调的安排运用以及脚色演唱的分工这四个方面)来考察二者的相同点,并从内在结构的繁简及脚色行当的名目这两方面来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

  • 标签: 杂剧 昆曲化 传奇 杂剧化
  • 简介:象眼珠,视觉;肝木窍,目击物。

  • 标签:
  • 简介:前些时候,上海的“赵志刚艺术工作室”推出了新作:“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其最大卖点是,由越剧、沪剧、锡剧、京剧、川剧等5个不同剧种的“梅花奖”获奖演员同台演出,各唱各个剧种的腔调。这恐怕可称作“杂剧”吧。

  • 标签: 杂剧 获奖演员 工作室 赵志刚 梅花奖 剧种
  • 简介:“折”,是杂剧文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一般都会说,元杂剧是“四折一楔子”,每折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然而“折”的意义与用法,最初并非如此。在杂剧的不同发展阶段,剧本中“折”的划分与使用也不尽相同。一、“折"的来源与出现“折”在杂剧中的使用,最早见于元刊《古今杂剧》,但其曲一套并不标一折,标“折”的地方,通例如张国宾《薛仁贵》开场:

  • 标签: “折” 元杂剧 演变 古今杂剧 薛仁贵 曲子
  • 简介:由于人们对蛇不了解,对它产生了不少误解,其实那是种美丽而且深具魅力的动物。

  • 标签: 蛇目
  • 简介:  富人于商海奋斗半生,双目昏花.  乞丐虽常常饥肠辘辘,却练出了一双鹰眼--随时随地发现残杯冷炙,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 标签: 换目
  • 简介:王国维先生所言元剧“思想之鄙陋”,一方面指其各种非“崇高”的思想与西方传统悲剧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也指其在具体构成上多元乃至矛盾,缺乏单一或统一。其实,从技术层面出发进行研究,可发现元杂剧的思想结构呈复杂甚至混杂的叠合状。

  • 标签: 元杂剧 思想结构 叠合状
  • 简介:《四庫書總》明别集提要一千一百餘則,經考證者尚屬少數。本文考證的吴伯宗《榮進集》、王翰《梁園寓稿》、劉璉《自怡集》、虞堪《希澹園詩》、龔斆《鵝湖集》等二十幾種明人别集提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一些低級錯誤甚至“硬傷”,這對於稱之爲“學問之門徑”(張之洞)、“漢學思想的結晶體”(梁啓超)的《總》來説,雖然是白璧微瑕,也反映四庫館臣編撰過程中的諸多疏忽之處,而疏忽之發現與糾正的最大意義則在於使這部原本體大慮精的書傑作更爲完善。

  • 标签: 全總 别集提要 提要訂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