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湿方可以帮助病患者起到祛湿的目的,和方剂的辩治特点以及方证对应原则相结合,将祛湿法作为药方名称,所以称之为湿方。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和人的体质具有密切的联系,脾胃虚弱是因为湿邪侵袭,导致患者出现内湿湿邪郁久化热导致出现湿热情况,是湿热症发生的主要因素。将湿方和辩治特点以及方证论治原则进行结合,合理运用湿方,治疗脾胃湿热症 患者,为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温病祛湿方 脾胃湿热证 运用效果
  • 简介: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入手,结合湿病理特点,论述小儿湿如何正确应用苦寒药物。认为小儿湿初起慎用苦寒;中期苦寒药物当用不可过用;后期宜苦寒甘寒舍化,或苦寒酸甘合用,以护津液。

  • 标签: 小儿湿温 治疗 苦寒药物
  • 简介:仪器的包装,是使仪器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确保仪器的质量、性能和精确度不受影响。但温度、湿度,气压仪器(以下简称仪器)常常因包装不善,引起仪器的损坏,零部件的散失,锈蚀,给工作造成困难,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从我省1988年某地区送检的9台气压计情况看,金属外壳损坏一台,缺圆柱销(销钉)四颗,压纸条一根,笔尖2个,有的钟筒传动轮与座齿轮不啮合,有的仪器里外均有自记墨水污迹,致

  • 标签: 传动轮 圆柱销 国家财产 气压变化 外包装箱 曲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胡胆汤治疗痰湿型2型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降糖治疗,研究组应用柴胡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柴胡胆汤治疗痰湿型2型糖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柴胡温胆汤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剖析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中,治疗暑的用药特点及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医治暑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一书中,医治暑的方剂,借用SPSS25.0软件对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药味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剖析。结果:收集方剂25首,药物85味,寒性药物占39.2%,五味以苦味和甘味为主占32.6%与23.9%。结论:吴氏医治暑,多以清热为主,滋阴为辅,善将苦寒与甘寒药物运用到不同治法中。

  • 标签:  《温病条辩》 暑温 用药规律
  • 简介:目的:探讨脐化湿汤加减治疗寒湿型带下临床疗效.方法:选用94例寒湿型带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脐化湿汤加减治疗,连服2周,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9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6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脐化湿汤加减治疗寒湿型带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带下病 寒湿型 温脐化湿汤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60例痰湿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和对照组(73.33%)相比,观察组(96.67%)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更低,P<0.05。结论:在痰湿型高血压治疗期间,予以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降低血压的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温胆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湿型高血压病 治疗效果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胆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型老年高血压临床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1年8月,选100例痰湿中阻型老年高血压病人,观察组(n=51),胆汤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n=49),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较治疗效果、血管内皮指标,血压水平。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血压下降(P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温胆汤 痰湿中阻
  • 简介:摘要妇科经带胎产疾病与发病病因联系密切,笔者通过对两者近年文献的整理研究,对其做一简要概述,提出学说在妇科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学说在妇科方面的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指导。笔者认为,今后对于妇科可以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等温学辨证方法在妇科临床的运用以及妇科机方面进行。

  • 标签: 妇科 温病 述要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胸部淡红色皮疹半年、腹部淡红色斑丘疹2个月伴轻度瘙痒就诊。病人于半年前胸部相继出现两处淡红色斑疹,表面覆以少量鳞屑,后逐渐凸起增大呈圆形,伴轻痒。曾外用"皮

  • 标签: 鲍温病
  • 简介:袋栽香菇出菇阶段的管理重点是湿、气、光等“四要素”。抓住了这四个要素,合理调控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可实现香菇的优质高产,从而增加收入。温度的调控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适范围是5℃-25℃,以13℃-17℃为最佳。气温低于5℃,子实体难于形成;5℃-15℃时,长速慢,菇肉厚,品质最佳,但产量较低;25℃左右时,菇体生长发育快,菇肉薄,易开伞,可质量差。温度过高,原基不能形成菇蕾,常会枯萎死亡。针对子实体发育对温度的要求,管理上应根据不同季节灵活掌握。冬季气候寒冷,要靠自然气温人为地加以调节。把棚膜放低、盖严,并充分利用晴天的阳光直射,增加热源,提高菇床温度。春季气候由低变高,是香菇的盛产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这就要求管理上要结合不同气候灵活安排。气温高时,加盖遮阳物,做到“三阳七阴”,并加强通风管理,降低棚内温度;低温阴雨或寒潮来临时则要盖好薄膜,以保温为主,确保菇体正常生长。

  • 标签: 光调控 出菇 栽香菇
  • 简介:中医外科三大流派之一的心得派强调外疡发病与温热病并无二致,主张外疡宜辛凉宣解,反对托的治疗思想。我们在20余年的皮肤诊治中深有体会,并将病中的许多古方运用于皮肤的治

  • 标签: 清咽栀豉汤 银翘散 玉女煎 大定风珠 手足口病 白庀
  • 简介:目的:比较古籍中风与冬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常用方。冬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的要方。结论:古籍中风与冬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位较风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则以清里热为主。

  • 标签: 冬温 风温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和脂质指标。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肥胖指标、脂质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肥胖和高脂血症的症状。

  • 标签: 脾虚湿阻型 肥胖 高脂血症 温针灸
  • 简介:小儿暑季发热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种疾病,病因多与小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有关,该病具有发病季节明显、病势缠绵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赵坤教授认为此属中医“湿”范畴,指出病因有多为外因、内因及内外因相合;其中脾胃为病变之中心,气遏湿阻为机之关键治疗上:调理脾胃气机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结合位之浅深、湿热之轻重、正邪之强弱而选方用药,临证多能应手获效.

  • 标签: 发热 湿温病 暑湿 儿童
  • 简介:根据临床实验显示,SARS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应归属于中医学“”的范畴。早在几个月前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病因为感受风热之邪或疫毒时邪,

  • 标签: 温病 中医学 非典型肺炎 风热 临床实验 SARS
  • 简介:摘要鲍样丘疹(Bowenoidpapulosis,BP)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此较少见,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原位癌或鲍的组织学改变,往往造成误诊,给患者带来痛苦。目的讨论鲍样丘疹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在治疗上,由于本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病灶可以自行消退,且很少复发,所以可以保守治疗。但因极少数病例可以发展成为浸润癌,所以应该定期随访,对于无条件随访者,应手术治疗。

  • 标签: 鲍温样丘疹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