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高频凝止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凝组30例,手术刀切开腹壁各层凝止;对照组28例,手术刀切开后用丝线结扎止血。结果凝止组30例,切口甲级愈合23例(76.7%),对照组28例,切口甲级愈合26例(92.9%)(P〈0.01)。切口愈合延迟:凝止组7例(23.3%),对照组2例(7.2%)(P〈0.01)。凝止组切口延迟的7例中,脂肪液化7例,其中2例在脂肪液化基础上出现切口感染。结论单纯使用高频刀的凝止功能影响切口愈合。

  • 标签: 高频电刀 电凝止血 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电凝止的方法,能否使经皮肾镜治疗尿石症中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方法 :分析我院 264例病例,随机抽取病例 131例采用电凝止的方法,留置肾周留取引流管, 133例未采用电凝止方法,留置肾造瘘管,比较两组病例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 Hb下降量,术后输血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肾周血肿发生率,肾周积液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采用对通道及盏颈撕裂引起的出血进行凝止,采用此方法,在术后 Hb下降量,术后输血发生率,肾周血肿发生率,肾周积液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电凝止的方法,肾周留置造瘘管的方法,使经皮肾镜在尿石症中应用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此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凝术 经皮肾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切术中使用双极凝止的术后疗效。方法将30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双极凝止)150例和对照组(止血)150例。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血肿数量及术后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血肿数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切口感染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中采用双极凝止切口愈合较好且阴茎血肿数量及感染率较低,无不良反应,方便实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双极电凝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鼻出血进行鼻内镜下凝止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鼻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塞填止血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鼻内镜下凝止治疗的实验组30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的鼻腔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黏膜恢复时间分别为(36.34±23.12)mL、(3.43±2.32)d、(5.42±3.19)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鼻出血进行鼻内镜下凝止治疗的鼻腔出血量少,可快速恢复鼻腔通气及黏膜损伤,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出血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凝止法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因鼻出血于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凝止;观察组40例,采用氩气刀凝止。统计VAS疼痛评分、一次性止血成功率、3d后再次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凝止效果。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相近(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2.36±1.12)较低,3d后再次出血发生率(2/40)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95%),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氩气刀凝止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稳定,创伤小、疼痛轻,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窥镜 电刀 氩气刀 止血 鼻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凝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86例住院患者行鼻内镜下凝止术,观察病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86例患者单次手术治愈84例,2例1周内再出血,1例出现鼻中隔脓肿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鼻内镜下凝止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鼻出血 鼻内镜手术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对80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并行双极凝结合填塞止血纱布止血。结果77例找到明确出血,3例未见明确出血。一次治愈75例,5例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出血,经控制血压后治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双极凝配合填塞止血纱布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 标签: 鼻出血 止血 鼻内镜 双极电凝
  • 简介:目的:应用鼻内镜下凝止术治疗常规鼻腔填塞无效的鼻腔后部出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取鼻内镜下凝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鼻出血一次止血成功,成功率91%.结论:鼻内镜下凝止术具有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少、鼻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鼻出血治疗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电凝止血术 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凝止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5例。A组采用双极凝止,B组采用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半年的激素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卵巢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术后1、3个月的E2、FO水平显著低于术前,LH、FSH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的E2、LH、FSH、FO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3个月的E2、FO水平显著低于B组,LH、FSH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的卵巢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可减少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剔除 电凝止血 缝合止血 卵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与双极凝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患者10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缝合组和凝组,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缝合组进行缝合卵巢残腔止血凝组采用双极凝卵巢残腔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缝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7%,凝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缝合组患者较治疗前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较双极凝止效果更好,更好地保留卵巢形态和功能,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剥除 缝合止血 电凝止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凝止术治疗鼻出血围手术期护理办法。方法给予114例鼻内窥镜下凝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106例为1次手术痊愈,8例需2次手术治疗。讨论鼻内窥镜下凝止术治疗鼻出血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鼻出血 电凝止血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凝止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276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治疗,联合组给予内镜下凝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治疗。比较两组即时止血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观察两组3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联合组即时止血率和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胃溃疡出血 消化内镜 电凝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凝止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对2014年1月-2017年4月因患卵巢良性肿瘤至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1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缝合止血,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凝止。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来潮2-4d的激素、排卵及月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FSH、E2、LH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变化,但治疗组FSH、L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2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组术后1个月发生排卵异常、经期延长、经量过少比例分别为8.70%、4.35%、2.17%,均明显低于治疗组的25.93%、20.37%、16.67%,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镜下缝合止血方式可以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提高患者的卵巢功能,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缝合 电凝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止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0例患者应用电凝止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126例一次性恢复良好,3例腹腔残余感染,1穿刺孔感染,无术后出血病例。结论凝止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止血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 标签: 电凝止血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鼻内镜下凝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方法对7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全麻下以鼻内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运用双极凝予以止血,合并重度鼻中隔偏曲者一并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79例患者中痊愈78例,未愈1例。结论运用鼻内镜下凝止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电凝止血 顽固性鼻出血
  • 简介:摘要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剔除术凝止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行单侧卵巢肿瘤剔除术的育龄妇女44例,使用电凝止法使创面止血,术后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测定其术前、术后第一及第三个月经周期的血清基础FSH、LH、E2值,进行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价。结果术后第一个月经周期36例(81.4%)月经正常,8例(18.6%)推迟或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FSH、LH显著提高、而E2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三个月经周期,42例(95.5%)月经正常,2例(9.1%)推迟,E2、FSH、LH大多数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卵巢功能衰竭者。结论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肿瘤剔除术中使用电凝止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卵巢储备功能。

  • 标签: 卵巢肿瘤剔除术 电凝止血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的鼻出血,应用鼻内镜下双极凝止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对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塞止血方式,而30例实验组则是采取鼻内镜下双极凝止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与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出血量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鼻内镜下双极凝止用于对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可取得迅速有效的止血止血效果满意。

  • 标签: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 难治性鼻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凝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选择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其中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给予传统填塞治疗,实验组给予鼻内镜下凝止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人数分别为48人和41人,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2.00%,实验组有效率更高,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 顽固性鼻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凝止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观察。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8例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止血)、B组(采用镜下缝合法进行止血)、C组(采用单极凝进行止血),每组46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月经情况、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结果术前三组患者FSH、LH以及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C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其他两组FSH、LH以及E2水平均较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A组以及B组比较,C组患者的月经紊乱发生率明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凝止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能够起到损伤的作用,使得患者的月经紊乱,导致机体激素水平变化,在临床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慎用。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 单极电凝止血 卵巢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