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追求真理,为后人所公认。终生《曲石诗录》凡十六卷,后二卷作于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初期的国家大事,诸如外交政策、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建设等在李根源晚年的诗中均有形象的反映。文章试图通过对李根源晚年诗作中爱国的探究,以证祖国新旧之变。

  • 标签: 李根源 晚年诗作 爱国情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3
  • 简介: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略军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向香港发起了进攻。港英当局节节败退,于25日宣布投降。日本在香港马上封锁交通,分段搜索,限令“抗日分子”前来“报到”,困留在香港的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顷刻间陷入了万分危险的境地。与此同时,廖承志主持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根据南方局周恩来的指示,协同广东地下党组织,马上开始了后来被茅盾称为“抗日战争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的“秘密大营救”。

  • 标签: 爱国情结 日本侵略军 大侠 梅州 爱国民主人士 抗日战争
  • 简介:元杂剧历史剧佳作纷呈,其作品主要以春秋诸候争霸、各代宫廷忠奸斗争或民族斗争的历史作平台,艺术地再现了鲜明的复仇意识与爱国,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先进性的寻绎与张扬。

  • 标签: 元朝 杂剧 历史剧 复仇意识 爱国情结
  • 简介:看了浙江省文史馆编纂的《古今谈》杂志刊载的两篇文章:《陈仪在浙江的三次任职》、《陈仪之死》,心里有很多感触。1948年,陈仪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时,任命其亲信,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的李铭本为省政府主任秘书(相当于秘书长)。而我父亲葛一训当时任省政府办公室机要秘书,直接在李铭本指导下工作。李铭本的父亲与我祖父是很亲密的朋友,因此李铭本和我父亲葛一训也成为世交和知己。当时李铭本和我父亲都亲密地以兄弟相称,李铭本是大哥,父亲是小弟。

  • 标签: 陈仪 爱国情结 遭遇 不幸 部属 政府办公室
  • 简介:本文阐释了张大千艺术作品的绘画题材,并解读其书画艺术作品中的恋乡情结爱国怀,探析他的精神世界。张大千将他对祖国名山大川的理解与体味同自身精神世界相结合,创作出了一幅幅精彩的书画艺术作品,同时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 标签: 张大千 思乡 爱国
  • 简介:庞德是20世纪的一位伟大诗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进而形成了他特殊的中国“情结”。

  • 标签: 庞德 中国情结 诗人 文化 美国
  • 简介:上世纪中叶,美国社会激烈的竞争和高失业率,导致人们产生了职业危机意识与崇尚和习惯于社群文化,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则促使广大民众时常处于高度焦虑之中。《轻度躁狂症边缘》一书的作者JohnGartner归结美国国民大多具有不宁静、创造性、伟大的雄心、精神欢快、勇于冒险、冲动等特征。而这些特质,恰好在一个重于“关系”公开的社会里,为主张“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 标签: GARTNER 国情 危机意识 贫富差距 John 失业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赛珍珠(1892──1973),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美国弗吉尼亚希尔斯伯罗镇人。在双语环境中长大,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美国女作家,所撰小说《大地》以“对中国的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使她成为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于襁褓之中被双亲带到中国,之后近40年,都在中国生活。晚年,她虽然未能“重新看中国”,但赛珍珠和她的著述被誉为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赛珍珠与中国深厚的渊源与她的家庭出身密切相关。她的父母均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到中国来的传教士。父亲阿伯萨隆是个“头脑简单的宗教狂”,坚信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为赎罪修行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阿伯萨隆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赛兆祥

  • 标签: 赛珍珠 《大地》 传教士 中国人民 江亢虎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在中国长大并生活工作了40余年,与中国有很深的情结。她曾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她撰写和创作了107部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其中的长篇小说《大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标签: 赛珍珠 中国情结 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 中国人民 中国农民
  • 简介:在美国戏剧史上涌现过许多采用中国戏曲手法的剧作,其中一部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普利策奖的便是桑顿·怀尔德(ThorntonWilder,1897—1975)的《小镇风情》(OurTown,1938年,又名《小城风光》和《我们的小镇》等)。从艺术的视角上说,直接影响他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像《黄马褂》这样中国题材的戏剧的成功;二是中国京剧泰斗梅兰芳的访美演出:三是剧作家少年时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中国文化的熏陶。

  • 标签: 中国情结 风情 《小城风光》 中国戏曲 普利策奖 中国题材
  • 简介:在中国伊斯兰教育史上,成达师范是近代史上建立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其历史地位之高可以用中国伊斯兰教育史上的“西南联大”予以形象概括,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事迹早已被诸多教育史方面的专家给予阐论和发挥,但对于属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回族穆斯林新式教育的成果——成达师范则关注的不够深入具体,本文主旨即在通过对成达师范建校史上两次大规模迁校的历史事件的梳理,分析和探讨成达师范办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发挥。

  • 标签: 师范学校 爱国情结 迁校 少数民族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 西南联大
  • 简介: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清明节前夕,临沂实验中学八年级二班的部分同学前来瞻仰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烈士纪念堂内,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的英名,他们都是“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在以沂蒙山区为主的山东以至华东各地英勇捐躯或积劳成疾逝世的,其中有3万多位是沂蒙山区人。看后,学生深感震撼。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沂蒙山区 解放战争时期 爱国行动 华东地区 教育示范基地
  • 简介:男女相恋,海誓山盟,何以为证?互赠信物;即或分离,然睹物思人,忠贞之志不可移,由是演绎出无数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爱情可以喻人,也可以喻国。如国学大师郭沫若生前留学日本,就曾以煤在炉中燃烧入诗,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火一般的炽热爱恋。既然爱情可以喻国,也该有信物之类的故事吧?有的。西汉时的苏武,持符节出使匈奴,匈奴王欲屈之叛国。但苏武威武不屈,手中始终紧握代表国家尊严的符节。在天寒地冻的北

  • 标签: 海外游子 国家尊严 爱国主义精神 《女神》 爱国行动 抵御外辱
  • 简介:<正>随着中韩两国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与发展,独具魅力的音乐不断地吸引着各地有潜质的艺人纷纷涌入中国。韩国出生、韩国长大,却异常热爱中国文化的韩国女孩Sara就是这样一位歌手。Sara2005年以中韩组合THECOLOR在中国出道,2006年宣布单飞的她在中国的人气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沙拉"(Sara的粉丝)爱上了这个可爱女生。

  • 标签: 中国情结 SARA 中韩 中国文化 蔡依林 张含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