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修复治疗对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治疗的108例错合并列缺损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54例。A组给予口腔正畸+修复治疗,B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6.30%,B组为85.19%,对比有差异(P<0.05)。随访2年,A组的牙齿形态正常率、功能正常率与牙齿无松动率均高于B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错合并列缺损患者行口腔正畸+修复治疗可改善其牙齿功能,且远期疗效较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修复 错牙合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改良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儿童乳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乳前牙反患儿中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o-Gn(下颌有效长度)、Co-A(上颌有效长度)、APDI(上下颌骨矢状方向不调指数)、Ptm-A(上颌骨长度)、T4-Po(下颌长度)、NP-PA(颌突角)、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t=12.6257、9.6257、11.0257、6.3544、15.6253、11.9626、9.5258,P<0.05。结论改良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儿童乳前牙反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推广。

  • 标签: 改良牙合垫式 活动矫治器 儿童乳前牙反牙合 传统牙合垫舌簧矫治器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缺损伴错()畸形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列缺损伴错()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进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前牙覆()及覆盖良好情况、后牙咬()良好、牙齿整齐良好以及总有效率之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列缺损伴错畸形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牙列缺损 错(牙合)畸形 正畸 修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condylarresorption,ICR)患者在关节功能[]板治疗结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颌骨及髁突位置的改变,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13例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正颌手术前接受关节功能[]板治疗7.5±1.5个月。对患者正颌术前(T0)、正颌术后即刻(T1)、正颌术后至少12个月(T2)的咬合、头颅侧位片、MRI检查结果进行测量,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正颌术后髁突和下颌骨的位置变化。结果:正颌手术(T1)纠正了所有患者的骨性Ⅱ类错[]畸形,建立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前伸运动及侧方斜导运动。正颌手术平均下颌骨前移量(YAxis-B,T1-T0)为(5.05±3.54)mm。与T1相比,T2时颞下颌关节间隙参数无显著改变。下颌骨位置参数中,仅Y轴到B点的距离(Y轴-B)在T2与T1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改变量平均值为(-1.64±2.48)mm,其余参数均无显著差异。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Y轴-B改变值〈2mm(84.6%),仅2例患者出现〉2mm的后退(15.4%)。结论:关节功能[]板治疗可增加ICR患者正颌手术的稳定性,可能是关节功能[]板保守治疗能够稳定ICR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

  • 标签: 板治疗 特发性髁突吸收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正颌手术 复发率
  • 简介:患者系骨型Ⅰ类,型Ⅲ类高角.前牙开[].本病例希望通过右上颌第三磨牙前移关闭右上颌第二磨牙间隙。同时.下颌骨颊棚区种植支抗.整体内收下牙列。难点在于后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骨壁接触.皮质骨对牙根移动的限制作用已经报道。本病例通过释放下颌第二磨牙(即不将其纳入矫治系统).实现了下颌磨牙牙根沿皮质骨界线的远移.使骀平面逆时针旋转.进而恢复了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改善了患者面型。

  • 标签: 牙齿移动 种植支抗 牙合 骨皮质 下颌第二磨牙 磨牙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错列缺损患者中使用口腔正畸以及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错列缺损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为8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修复方式,观察组接受口腔正畸以及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的治疗模式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更加满意。

  • 标签: 错牙合 牙列缺损 口腔正畸 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一般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观察两组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错列缺损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修复满意度及症状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错列缺损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错列缺损患者患者实施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 错牙合伴牙列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结合治疗错()伴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修复错()伴列缺损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对患进行修复治疗后,51例患者的牙齿相较治疗前排列整齐,咬合度较好;随访1年后,患未出现松动或移位现象。讨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列缺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错(牙合)? 伴牙列缺损?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错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50例错畸形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对50例患儿实施早期矫治,对患儿的矫治情况以及预后效果进行记录、观察和分析。结果50例患儿治疗显示有25例患儿治愈,有21例患儿改善,总有效率为92%。患儿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指标相比治疗前改善显著,其中SNA、SNB、ANB、UI-NA显著下降,LI-NB、NP-FH以及ANS-Me显著上升,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错畸形患儿早期实施矫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预防严重错畸形,对患儿健康发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儿童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临床效果
  • 简介:阳台上晒着被子,走廊上晒着被子,篮球场上也晒着被子。篮球架和球场外的香樟树之间。拇指宽的背包绳绷成一条条直线,一床床被子就搭在这些直线上,远看像一面面硕大的经幡。被子颜色以军绿为主体,深深浅浅如同从初春到深秋的香樟树叶——颜色深的毫无疑问是新兵的,没过两遍水,蓬蓬松松的如同放了酵母,上面隐约有签字笔勾画着叠被子的折线。就像裁缝裁衣服前的粉笔稿;颜色浅的大多是老兵的.跟着老兵摸爬滚打,在一次又一次浆洗中褪去了青涩,逐渐露出棉布面料的本真。因此,在连队宿舍,一床泛白的,叠得有棱有角的被子放在床上,就像一枚老的黄铜勋章别在胸前,虽不耀眼,却让人肃然起敬。

  • 标签: 篮球场 香樟树 被子 颜色 签字笔 直线
  • 简介:我非常喜欢啃骨头。每次啃骨头时妈妈总要唠叨两句:“小心点儿啃,别把牙齿磕掉了。”我不以为然,心想:怎么可能呢!没想到,有一天,妈妈的话真的应验了。那天,我正在啃鸡爪,正当我啃得兴奋时,只听见“咔”的一声,心想:这下完蛋了。果然,半粒带着血丝的牙齿从我口中脱落。

  • 标签: 骨头 妈妈 牙齿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重度磨耗伴列缺损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重度磨耗伴列缺损老年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对修复前、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关节前、上、后间隙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均明显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渡义齿与永久义齿两者间咀嚼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总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均优于修复前及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咬合重建对于重度磨耗伴有列缺损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牙合]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列缺损患者行以-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列缺损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常规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患者行以-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牙周膜影像、牙冠色泽变化上来看,两组患者移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牙根吸收、槽骨吸收、松动度、根管治疗比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列缺损患者行以-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的效果良好,克服了常规移植手术的一些弊端,可作为修复列缺损的有效方式。

  • 标签: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类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均解除,反()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类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颌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目的通过对骨性Ⅲ类错()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变化的分析,探讨)去代偿治疗对于槽骨厚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术前正畸中对上下前牙进行去代偿治疗、完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4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利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样本患者治疗后牙槽骨厚度与正常(槽骨厚度的差异;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前牙区槽骨厚度的变化.结果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后牙槽骨厚度与正常()相比,根尖点水平槽骨厚度各项目值均比正常()小,并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完成后,上颌前牙区槽骨总厚度在根尖点水平、根中点水平分别平均减小(0.67±1.57)mm、(1.07±1.09)mm;唇侧槽骨厚度在根尖点水平减小(0.56±1.03)mm、腭侧槽骨厚度在根中点水平减小(1.15±1.29)mm,均有统计学意义.下颌前牙区槽骨总厚度在根尖点水平、根中点水平分别平均减小(0.57±0.92)mm、(0.55±0.72)mm,舌侧槽骨槽骨厚度在根尖点水平、根中点水平分别减小(0.86±0.89)mm、(0.55±0.72)mm,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性Ⅲ类错()患者术前正畸对前牙进行去代偿移动,上下前牙牙槽骨总厚度、上前牙根尖点水平唇侧槽骨厚度、上前牙根中点水平腭侧槽骨厚度、下前牙舌侧槽骨厚度均减小,提示上下前牙去代偿过程中需控制牙齿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去代偿治疗 牙槽骨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正畸治疗前后前牙区槽骨高度改变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62例,其中拔牙治疗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2.63±0.94岁),非拔牙治疗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33±1.24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的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唇舌(腭)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距离,计算槽骨高度改变量,利用SPSS20.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错()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正畸治疗后前牙区槽骨高度降低牙面数分别达67.31%与66.94%,平均降低量分别为(1.03±2.47)mm与(0.69±4.02)mm.上颌切牙腭侧及下颌前牙舌侧,拔牙组槽骨高度降低量均显著高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唇侧,非拔牙组槽骨高度降低量高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正畸治疗后前牙区槽骨高度普遍降低,降低量与位、牙齿移动方向以及移动幅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正畸医生应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治疗前不同位的槽骨状况有准确的了解,并合理设计移动方式、方向和幅度,避免不利的牙齿移动导致槽骨高度的显著降低从而危害周健康.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正畸治疗 牙槽骨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与普通正畸患者错类型的对比。方法本次研究的96例正畸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月5月-2017年9月收治,其中患有牙周病的患者有48例,其余48例为周健康者,将两类正畸患者分为牙周病组和周健康组,比较两组患者错类型。结果周健康组患者错类型主要为安氏Ⅰ类,牙周病组患者错类型为安氏Ⅱ类,两组患者错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健康组患者主要错畸形为安氏Ⅰ类,牙周病组患者主要错畸形为安氏Ⅱ类。

  • 标签: 牙周病正畸普通正畸错类型安氏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个缺失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对136例缺失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患者均是一颗缺失,一共有136颗缺失,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68例,68颗。对照组使用固定桥修复治疗,研究组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06%(66/6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2.35%(56/6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单个缺失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相比于固定桥修复治疗的效果要更加优秀,安全性也更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固定桥修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