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铜阳极板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产量及生产成本,同时也影响电解工序阴极铜质量和其它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对阳极板化学成分、物理规格影响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铜模改进等一系列生产控制优化实践,提高了阳极板质量,效果明显。

  • 标签: 火法精炼 阳极板 质量 合格率 控制
  • 简介:众所周知,电池化成后正极板活性物质的主要物相是PbO2(α-PbO2+β-PbO2),负极板活性物质主要物相是海绵状金属Pb。无论通过何种铅膏配比、和膏工艺、何种固化工艺生产的生极板,经化成后的正极板或负极板活性物质,都是具有相同主物相组成的具有一定活性的多孔性开放型体系,唯有的差异是活性物质的聚集体型结构有所不同。极板铅膏的物相组成、聚集体状态严重影响极板的孔体系结构及活性物质参与反应的真实比表面积,从而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利用极板总孔体积专用检测装置,结合极板铅膏的XRD物相分析,对极板的总孔体积以及极板的一致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极板 总孔体积 孔结构体系 物相分析 电池性能
  • 简介:根据生产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阳极板夹持移动装置。该装置通过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移动小车和夹持装置的位置,有效克服阳极板加工中出现的跑偏现象,提高操作自动化程度与精确度,利于阳极板的后续加工。为了提高电液比例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设计了数字增量式PID与死区非线性补偿相结合的自适应位置控制器。数字增量式PID控制器根据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调整比例阀阀口大小,使得液压缸准确地跟踪目标的运动轨迹。死区补偿算法可以消除比例阀存在的死区非线性,提高响应速度。最后通过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试验验证所提出的位置控制器。

  • 标签: 阳极板夹持移动 电液比例控制 死区非线性 数字式PID 位置控制
  • 简介: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历来是同学们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尤其是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种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假想”离子法(也叫“裸露”离子法)书写电极反应式.该方法的主要内容是:1)每个电极上.

  • 标签: 电极反应式 燃料电池 反应方程式 子法 电池反应 正负极
  • 简介:摘要一方面分析作为电极的炭材料存储能量的机理,另一方面描述了超级电容器在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和炭气凝胶等材料方面的研究。本文研究炭材料在物理结构和化学方面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质功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超级电容器在炭极材料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炭材料 电极
  • 简介:在我国,钢铁行业进步带动了精炼设备的发展,在精炼的过程中,电极直接影响精炼炉内的成分指标以及温度。基于此,本文将阐述精炼炉电极智能控制的基本要求,重点分析精炼炉电极智能的控制系统,同时探究该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钢铁冶炼的质量与效率,扩大电极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 标签: 精炼炉 电极智能控制系统 控制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弧炉电极升降对定位精准控制的需求,传统的利用机械装置进行检测的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一些新型检测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例如光电检测技术,因其适应了现代各类生产的要求而发展极为迅速。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国内外纯电动汽车车用锌空气电池发展的现状,阐述锌空气电池的主要特点、基本原理级构造。从提高锌空气电池特性着眼,对空气电极、锌电极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纯电动汽车 锌空气电池 空气电极 锌电极
  • 简介:该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MED64系统的开放使用与维护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基本结构和一般使用流程,重点论述了其开放使用的特点和对管理者的要求,以及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对该设备开放共享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以期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

  • 标签: 平面微电极阵列 开放使用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发生。方法以3例起搏器术后电极移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循环对起搏器术后电极移位问题进行现状评估,找出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加以实施、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结果经PDCA循环,提高护理质量后,3例电极复位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电极再次移位。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找出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从而减少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起搏器电极移位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湛江供电局110kV杨柑变电站采用石墨化接地电极降低主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实践,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需要敷设石墨化电极的数量,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接地网降阻的施工作业一步到位。

  • 标签: 变电站 接地网降阻 石墨化电极 应用
  • 简介: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纳中心研究员吴天准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高性能氧化铱/铂纳米锥复合镀层。这种高性能复合镀层有效解决了随着电极阵列化和集成化带来的高电化学阻抗、低电荷存储能力及低电荷注入能力的问题,并显著提高了神经电极的电刺激性能。

  • 标签: 氧化铱 复合镀层 电荷存储 神经电极 阵列化 电荷注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的方法和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的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窦律下植入心房电极患者1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房波振幅、阻抗、术后起搏阈值,并对两组患者置入心房电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都成功植入心房电极,观察组房波(f波)振幅为(1.6±0.7)mV,低于对照组的(3.9±0.8)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阻抗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窦律后与对照组在心房波高度、阻抗、起搏阈值等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双腔起搏器 心房电极 植入
  • 简介:采用放电测量和光学诊断技术对三电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电特性及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放电电容、激励器腔体体积和射流出口直径对三电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流场分布及速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电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放电过程包含触发、放电增强、放电衰减和电弧熄灭四个阶段,表现出典型的欠阻尼放电特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流场包含射流主流、前驱激波和复杂的反射波系.放电电容、腔体体积和射流出口直径均存在一阈值,当电容和出口直径小于阈值、腔体体积大于阈值时,前驱激波以当地声速(约345m/s)恒速传播,否则前驱激波则以大于345m/s的速度传播,且与射流速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着放电电容和出口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腔体体积的增加而减小.

  • 标签: 三电极激励器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 前驱激波 射流速度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病变时的临床效果及临床诊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冷刀锥切组与环形电切组,各29例,冷刀锥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环形电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冷刀锥切组治愈率为68.97%,环形电切组治愈率为89.66%。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效果显著,治愈性高,并发症少。

  • 标签: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由于常规PID控制难以满足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复杂的工况,本文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相结合,提出RBF—PID参数整定方法。通过RBF神经网络对控制对象Jacobian信息的辨识,采用增量式PID梯度下降算法整定已有的PID参数,设计了RBF-PID电极调节系统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RBF-PID控制器能够实时整定PID参数,实现电极调节系统快速、准确地控制。

  • 标签: 电弧炉 电极调节系统 RBF神经网络 PID控制 参数整定
  • 简介:摘要为解决小容量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提出一种环形微网,称为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和管理网络FREEDM(FutureRenewableElectricEnergyDeliveryandManagement)。在FREEDM框架下,各种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和负载通过固态变压器SST(SolidStateTransformer)的各级交、直流母线与电网连接。当微型电网发生故障时,除了公用电网向故障点提供故障电流,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存在将进一步升高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另外,由于SST热容量较低,要求迅速隔离故障,以减少短路电流的危害。

  • 标签: 微型断路器 短路开端 电极烧蚀 仿真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经皮穿刺腋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起搏器植入术,腋静脉组穿刺曝光时间长,但成功率高,电极操作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手术时间、电极参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途径较锁骨下静脉途径能避免锁骨挤压综合征发生,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腋静脉穿刺应用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15例经腋静脉穿刺应用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手术满意,未出现电极脱位、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腋静脉穿刺安全性高,螺旋电极易于固定,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患者舒适度高,利于康复。

  • 标签: 腋静脉穿刺 螺旋电极 心脏起搏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