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排法对ICU危重患者的排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机排,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排,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排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 振动排痰 传统扣击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培养结果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125b、miR-133、miR-146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医院收治的79例脑外科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n=39)和阴性组(n=40);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收治的43例脑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BMC中miR-125b、miR-133、miR-146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中炎症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析各组间指标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ECOPD患者PBMC中miR-125b、miR-133、miR-146a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PBMC中miR-125b相对表达量、血清PCT、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33、miR-146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阳性组患者PBMC中miR-125b相对表达量、血清PCT、TNF-α、IL-6水平高于阴性组,miR-133、miR-146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miR-125b水平与PCT、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miR-133、miR-146a水平与PCT、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是,当通过尿液培养时,手术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致病细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栋在治疗时,有必要根据细菌的传播特征以及抵抗力合理地给药。

  • 标签: 脑外科 气管切开 痰培养
  • 简介:摘要:培养标本质量对培养结果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培养阳性率偏低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培养标本为污染标本,导致细菌培养结果的应用价值显著降低,甚至会对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以及预后评估造成误导,影响患者预后改善,还会导致医患矛盾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升高,使得医院形象受损。因此,必须保证培养标本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特就儿科患者培养标本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研究对策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科 痰培养标准 质量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由于传统的保留灌肠与不保留灌肠一样,使用灌肠筒(工或一次性灌肠器)、肛管等,利用重力作用进行灌肠,保留灌肠时使用传统灌肠器存在许多弊端:一是肛管插入深度不够,且肛管的型号与硬度都取决其不易插入或插入时会给病人带来相对较大的痛苦;二是小量保留灌肠灌入量较小,再加上插入相对较深,单靠重力不能便为液充分灌入肠内。现就此将吸管的巧用介绍如下。

  • 标签: 吸痰管 肛管插入深度 不保留灌肠 一次性灌肠器 重力作用 灌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肺部感染患者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5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循证护理,分析合格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肺部感染 痰培养标本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 护理干预对无肺结核患者引成功率及菌阳性率的影响。 方法:以本院诊治的 无 肺结核 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诊疗时间为 2017 年 7 月 -2020 年 2 月,根据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50 例 。 结果:治疗三个月后,实验组引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正>鼻胆管引流是指经十二指肠镜将塑料导管一端插入梗阻以上的胆道内,导管的另一端从鼻腔内引出体外[1]。目的是引流胆汁,用于各种良恶性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此方法不用开刀,创伤小,深受住院病人欢迎。经鼻胆管引流亦可留取胆汁标本,但鼻胆管末端开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留取胆汁培养容易污染,引起胆汁培养细菌假阳性。2013年2月起,我们采用可控式吸管和引流袋收集胆汁标本,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可控式吸痰管 鼻胆管引流留 胆汁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干细胞移植患者培养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9年09月至2021年08月我科室送检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491例培养标本中,发现不合格标本134例,不合格率为27.29%。不合格标本为混有唾液99例,混有卫生纸15例,开单重复、开错医嘱17例,留错标本、标本盒内标本不是液3例。结论:制定留取标本的标准化流程,提高护患双方对留取培养的重视程度,强化护理宣教,规范化留取标本,严格把控培养标本的采集及送检环节以提高培养的合格率,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痰培养 痰标本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培养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创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培养标本送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的培养标本送检率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活动中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结果 品管圈能够有效提升住院患者培养标本送检率,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改善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痰培养标本 送检合格率
  • 简介:临床上常对肺、气管、支气管疾病的患者采集标本,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重症、昏迷、不能自主咳嗽等肺部感染患者采集标本时,需要使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采集,往往因留取方法不正确、容器不规范、环节多等因素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因此,我科对试管式标本采集器进行了改造,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采集器 痰标本 试管 肺部感染患者 支气管疾病
  • 简介:润喉法!咳痰前先喝几口温开水,或者用温开水含漱一会儿,使咽喉部湿润,以便咳痰时便利爽快。药物祛痰法"除用抗生素抗感染外,还可用药物祛痰。祛痰药分两类:一类是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使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如咳必清、伤风止咳糖浆等。另一类是粘液溶解剂,以降低的粘稠度而易咳出,如复方甘草合剂、半夏露等。蒸气吸入法#此法可使液稀释,便于排出。准备半杯开水,病人取坐位,将口置于杯口上大口大口地吸蒸气15至20分钟(水凉时可更换1至2次)。拍背法$此法适用于久卧病榻的老年患者,患者侧卧位,将臀部垫高15度,头部略低或去枕。操作者五指并拢稍弯曲呈现弧形,摆动腕关节,由上而下轻轻拍打其背部,然后再嘱患者深呼吸并进行有效的咳嗽而将排出,再让其翻至另一侧用同样方式拍打对侧,每天2至3次。体位排法!适用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疡者,此法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取既有利于排、病人又能耐受的体位。例如,患支气管扩张时若病变在下叶肺,可取卧位、头低足高脸朝下;若病变在上叶肺,取侧坐位,嘱咐病人轻轻呼吸几次,然后咳嗽。患肺脓疡时,应侧卧位使病灶位于上方,请别人轻拍患处,每日2至3次,每次10至15分钟。因饭后排易引起恶心...

  • 标签: 招简易 排痰 教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运用振动排法的效果。方法:110例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参与本组实验,对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人工吸法、机械振动排法,对比两组患者排效果。结果:研究组排效果、血气指标、肺部感染、ICU时间、呼吸频率、撤机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运用机械振动排法,排效果理想。

  • 标签: 振动排痰法 外科 术后 ICU机械通气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取样方式培养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同时继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检查,针对同一患者采取不同取样方式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A组(常规取样法)、B组(气管内分泌物)及 C组(肺泡灌洗液)对比三组标本培养阳性率。结果:在应用的三种取样方式中,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肺泡灌洗液法,该取样方式阳性率占比为75%;阳性率第二高的取样方式为气管内分泌物取样法,其占比为55.43%;三种方式中阳性率最低的为常规取的标本,仅占39.13%,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肺泡灌洗液取样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三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取样时能够显著提高培养样本的阳性率,在医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临床可推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取样。

  • 标签: 肺部感染 细菌培养 取样方式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在 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符合吸指征的 ICU人工气道患者 3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60例。研究组采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吸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间隔时间、吸次数、吸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 SpO2 升高值、 VT升高值、 Peak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吸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吸次数低于对照组,鸣音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可改善机体缺氧,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ICU人工气道 旋转吸痰管 360°吸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在 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符合吸指征的 ICU人工气道患者 3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60例。研究组采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吸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间隔时间、吸次数、吸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 SpO2 升高值、 VT升高值、 Peak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吸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吸次数低于对照组,鸣音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旋转吸管 360°吸方法,可改善机体缺氧,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ICU人工气道 旋转吸痰管 360°吸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吸法是⼀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从吸管的选择、插管的深度、吸负压、吸⽅法的选择,利⽤机械吸引的⽅法,经⼝、⿐、或⽓管插管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治疗⼿段。

  • 标签: 吸痰管 负压 ⽅法 效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成年患者浅层、深层吸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索获得文献2732篇,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相较深层吸,浅层吸法吸前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Z=9.18,P<0.01)、潮气量的增加幅度(Z=2.43,P=0.02)较大,血压波动(Z=4.28,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Z=6.08,P<0.01)、刺激性咳嗽发生率(Z=3.23,P<0.01)较小,而两者在鸣音改善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气道峰压下降幅度、心率及VAP影响的结果稳定性较差。结论浅层吸法在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潮气量、减轻气道损伤等方面优于深层吸,但两者在气道峰压、鸣音、VAP发生等方面暂未发现差异,尚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浅层吸痰 深层吸痰 吸痰深度 人工气道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密闭吸联合振动排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86例重度颅脑损伤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1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密闭吸联合振动排进行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护理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ICU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气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吸联合振动排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吸痰 振动排痰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液粘稠度对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吸前后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液粘稠度Ⅰ、Ⅱ、Ⅲ度设为A、B、C3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吸,收集吸前、吸后5、10、15min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结果3组患者吸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与吸前一致,B组患者除气道峰压高于吸前,其余各指标与吸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C组吸后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动态肺顺应性值与吸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气管插管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液黏稠度为Ⅱ度时,吸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最小。

  • 标签: 心力衰竭 通气 机械 痰液粘稠度 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对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对其吸间隔时间的改善。方法:实验对象为我院机械通气患者,共70名,实验时间为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各项(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吸间隔时间)等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机械通气 吸痰护理中 吸痰间隔时间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