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产后障碍患者采用肌肉修复磁电联合治疗仪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就诊的49例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肌肉运动干预,观察组(n=24)联合磁电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肌Ⅳ-Ⅴ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电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肌肉修复磁电治疗仪的护理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修复 磁电联合治疗仪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方案对 PFD (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对我院的 78 例 PFD 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入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电刺激治疗、肌肉锻炼等,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肌肉功能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肌肉评级 3 级及以上患者 76.92% ( 30 例), 2 级患者 2 级患者 23.08% ( 9 例),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数据是 94.87% ( 37 例),对照组是 76.92% ( 30 例),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升 PFD 患者肌肉功能恢复效果,获得较好的患者满意度,值得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方案 PFD患者 盆底肌肉功能恢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术后肌肉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36例采取肌肉康复训练联合重建术,比较两组术后肌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I类肌纤维肌电压、II类肌纤维肌电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肌力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肌肉康复训练联合重建术,能够起到改善患者术后肌肉功能的效果;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肌肉功能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治疗对肌肉张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肌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肌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仪联合肌训练,有利于肌肉张力及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产妇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产后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和自行肌肉训练对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共选出126例产妇加入本次研究,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分娩,通过奇偶数列法分成两组,其中63例归入对照组的产妇自行肌肉训练,63例归入实验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产妇比对照组3个月后的肌张力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阴道松弛率为1.59%、子宫脱垂率为3.13%、尿失禁率为5.9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23%、12.12%、19.1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自行肌肉训练相比,产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功能恢复效果,减少功能障碍性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综合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分娩的6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进行对症康复训练,其中观察组进行三位一体肌锻炼,对照组则实施缩肛训练,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及肌力。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产后6周,两组产妇的各类纤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三组间产妇的各类纤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肌力,具推广优势。

  • 标签: 盆底功能锻炼 阴道分娩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肌肉功能锻炼结合综合护理对其康复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产后功能障碍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例),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结合肌肉功能锻炼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0例),对比两组的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4级和5级的肌力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产后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肌肉功能锻炼结合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推动其肌力功能的康复,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协同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功能障碍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月)展开研究,总例数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肌训练,研究组基于此加用康复仪,比较指标。结果:①肌力:研究组较对照组,肌力指标(I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等)明显改善(P<0.05);②功能:研究组较对照组,下腹不适、排尿异常等发生率获得更低的水平(P<0.05);③性生活质量:研究组较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产后康复仪协同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具促进作用,可增强肌力,使其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肌训练)、观察组(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各45,比较两组肌电值、肌张力、临床治疗效果、产妇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发生率、产后血清PLX水平。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电值更高,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张力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产妇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发生率,经对比表示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产后血清PLX水平,产后6周、产后12周、产后24周,观察组产妇的血清PLX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妇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可以在改善肌电值与肌张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功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肌训练)、观察组(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各45,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电值更高,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张力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可以在改善肌电值与肌张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 作者: 赵冬梅汪洋宁俐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专业系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顺产分娩的产妇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系统性盆底功能康复护理,观察统计两组盆底肌力、盆底肌电压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盆底Ⅰ、Ⅱ纤维肌力及盆底肌电压全面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恢复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提升盆底肌电压,提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对女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联合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肌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ED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水平,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治疗效果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刺激联合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后分为肌肉锻炼组(50例)与联合肌电刺激组(50例)。我院医师对肌肉锻炼组患者采取单纯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而我院医师对联合肌电刺激组患者则在肌肉锻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肌电刺激进行治疗。结果联合肌电刺激组与肌肉锻炼组患者的产后综合肌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刺激联合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肌肉锻炼,观察组结合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类肌纤维、II类肌纤维肌力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康复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产后女性展开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功能恢复效果。方法:于我院产后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I类肌纤维肌力(3.84±0.19)级,II类肌纤维肌力(3.67±0.32)级,显著优于对照组[I类肌纤维肌力(2.95±0.21)级,II类肌纤维肌力(2.90±0.26)级]。观察组尿失禁1例(2.70%),便秘1例(2.70%),未见脏器脱垂、尿潴留,合计2例(5.41%),较对照组[尿失禁2例(5.41%),便秘2例(5.41%),脏器脱垂2例(5.41%),尿潴留2例(5.41%),合计8例(21.62%)]显著减少。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早期开始接受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推动肌肌力的恢复,对于预防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产后恢复

  • 标签: 产后女性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训练治疗对肌肉张力及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各指标评分上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在肌肉张力评分上更高,而在尿失禁评分上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发生了并发症,但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远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P<0.05)。结论: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训练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肌肉张力,促进功能恢复,同时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张力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92例功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肌纤维肌电压。结果: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电压(8.12±1.22)/UV、Ⅱ类肌纤维肌电压(8.20±1.32)/UV均高于对照组Ⅰ类肌纤维肌电压(5.38±1.26)/UV、Ⅱ类肌纤维肌电压(5.19±1.58)/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治疗,能促进患者肌肉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肌肉康复训练+重建术对于女性功能障碍(PF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间院内收入的84例PFD患者,随机法分组,联合组选择肌肉康复训练+重建术;单一组选择重建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肌力数值、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肌力数值均大于单一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重建术后加用肌肉康复训练能够提升肌力,减轻PFD对于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重建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