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源于黄河上游地区的伏羲创制八卦、定阴阳、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造书结绳记事的神话,源于我国北方的女娲补天、搏土造人的神话和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本是三个起源地、始创民族和内容都不同的神话谱系。后来,随着盘古的北传,后人将盘古的内容移植或融入伏羲或女娲神话之中,形成次生形态且与其原初内容相矛盾的神话盘古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

  • 标签: 盘古神话 伏羲神话 女娲神话 神话谱系
  • 简介:论文主要使用现象学理论对盘古进行重新阐释,认为盘古是对人类身体经验与世界彼此关联的原初生存世界的想象性表达。人通过身体经验在原本陌生外在的空间中筹划出一个有内在意义、可供栖居的世界,世界一方面是身体经验建构而成,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性与先在性,是安置生命的基础。盘古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重新信任身体直觉,尊重具有超越性的自然世界,反思理性的有限性,向包含有自然身体经验的鲜活文化源头回归。

  • 标签: 生态批评 身体经验 现象学 盘古神话
  • 简介:盘古分为开天辟地、垂死化身、兄妹结婚再造人类三种类型。根据南朝任昉《述异记》关于“南海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词”的记载,以今来宾市为中心的华南两广地区是盘古最早流传的地区。徐整是三国时期吴国掌宗庙礼仪之官,为朝廷做沟通人神、编写纬书(即以神学和民间信仰附会儒家经义,编写成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之事,今两广地区属吴国范围,把华南珠江流域壮侗语民族创世神话编入纬书之中,是自然的事。壮侗语民族开天辟地、垂死化身、兄妹结婚再造人类创世神话可能就是盘古的主源。

  • 标签: 盘古神话 南海 桂林 徐整 纬书
  • 简介:延续一百余年的盘古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因而也得出不同的结论。关于盘古的原产地、族属,学界一直有南方说、中原说、西北说以及外来说。盘古产生的时间是本土说与外来说之争的重要立论依据;南方说与中原说均充分运用古籍文献、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资料、口头传承与民俗传承进行多重论证,各持其说。在这些论争中牵涉了学界对盘古与盘瓠、盘古与伏羲关系的不同探究。反思盘古研究,我们从研究方法上得到很大启示。对于还没有终结的盘古文化研究,我们倡导打破各自为阵的僵局,进行学术对话。

  • 标签: 盘古神话 外来说 南方说 中原说 盘瓠 伏羲
  • 简介: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家喻户晓。有关盘古创世传说的发源地,众说不一。“盘古故事”竟然引发了著作权纠纷,官司从一审到二审,引起业界广泛关注,2008年11月,河南省高级法院作出了二审判决。业内人士称,这是我国首例神话传说著作权案。当前,在国务院尚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的情况下,该案判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有标本意义。同时,作为此案背景的两地争抢历史文化发源地情形,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很普遍,此事件引发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标签: 神话故事 盘古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著作权纠纷 二审判决 神话传说
  • 简介:盘古的文献资料具有晚出的特点,因而带来盘古是否起源于中国的疑问.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难以用实证的方法加以确证.但是,从神话是哲学观念的产生土壤和原始文化载体的角度来看,盘古无疑是中国古代本体思想的具象表达.

  • 标签: 盘古神话 中国古代本体思想
  • 简介: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家喻户晓。有关盘古创世传说的发源地,众说不一。2008年8月6日,一起由盘古故事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案在河南省高院二审开庭。这也是我国首例神话传说著作权案。此案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业内人士称,在国务院尚未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的情况下,该案判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具有标本意义。

  • 标签: 著作权纠纷案 神话故事 盘古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神话传说 著作权保护
  • 简介:江西于都县盘古信仰中盘古山、盘古祠、女娲庙等文化遗迹一应俱全,构成完整的盘古信仰体系。盘古帝庙最初功能为始祖神盘古信仰,后来融入作为地方保护神的文官武将、土地神、药王神等神像,并日益融入客家民俗生活,体现客家人的多神信仰内涵,构成客家人多元一体的信仰特色与文化空间。

  • 标签: 客家文化 信仰体系 盘古信仰
  • 简介:神话是先民基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必然性。作为民族财富和遗产之一,中国上古神与其他初级文学形式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的产生,并在之后的文学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素材和原型,更加成为中国文人乃至中华民族个性性格、理想境界以及精神追求形成的可循源头,对文学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上古神话 产生 文人 作品 影响
  • 简介:本文在阐述壮侗语民族先民磨石崇拜和葫芦崇拜的基础上,指出盘古一词源于壮族先民对磨刀石(咽盘)和葫芦(勒勾)的称呼,其意指兄妹进葫芦躲过洪水灾难后结婚生下形似磨刀石的肉团,剁碎后撤向山野变成人。这些人长大后相互婚配,繁衍人类。盘古是壮语“盘勾”的汉字记音。

  • 标签: 磨刀石 葫芦 盘古
  • 简介:最初的宇宙混沌未开,生活在里面的巨人盘古,用一把巨斧劈开了混沌,形成了天地。他用身体支撑天地,使天变得足够高,地变得足够厚,就这样坚持了一万八千年。

  • 标签: 盘古 神话 混沌 天地
  • 简介: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一书给予神话以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拟就《淮南子》对上古神的整理略作讨论。

  • 标签: 《淮南子》 上古神话 整理
  • 简介:摘要:从古至今,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人类情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心灵的归宿与灵魂的共鸣。在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下,人们对理想中的爱情充满了向往,赋予其不同的内涵与价值。早在人类起源之时,先辈们就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将自我的情感意识赋予在神话人物之中。本文主要探析古希腊和中国古神中的人物情感,总结出其时代所在的爱情观与价值观,并分析不同爱情观的原因,这对当代学者研究爱情观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导向作用。

  • 标签: 爱情观 中西方神话 爱神 女性
  • 简介:龟在神话传说中总是以其先知引导着人们,它实际上成为我们民族神话时代的智慧神

  • 标签: 神话 智慧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远古神中的崇高美形象的演变,反映了华夏先民的崇高审美心理的发展。这种心理最早来自对高山的巍峨与永恒的赞叹,于是有昆仑山与朴父夫妇的具“时间”与“空间”之崇高的形象;继之,华夏先民认识到人的力量,于是创选出龙伯国人、任公子的具“空间”与“力”之崇高的形象;继之,华夏先民又进一步意识到力之使用须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于是又创造出盘古、女娲等新的具“空间”、“力”与“精神”之崇高的形象;其后,华夏先民的崇高审美心理又再次发生质的飞跃,即开始意识到人的本质特征,于是又创造出消退“时间”、“空间”崇高,而以“力”与“精神”崇高为主的羿和禹的形象,以及最为高级的“悲剧性崇高”,如鲧、刑天的形象。至此,华夏先民的崇高审美心理已发展到最高水平。

  • 标签: 远古神话 崇高审美心理 崇高美形象 悲剧性
  • 简介:中国上古神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可分四个阶段考察:语言产生之前,人们无数代全力以赴地解决生存问题,与此相随的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心理习惯;语言产生之后,神话题材必然是紧紧围绕着与生存相关的事与物:补天、射日、治水、移山,数量既少,又总离不了功利性,这就必定是孤立的、片段的;接近文字出现的时期,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又使得产生神话的基础--蒙昧状态消失得快一些,其巨大的惯性还使中国的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却不能保持长久;文字产生之后,有史以来"重实际"的观念演进为重视先人的经验、重史,促使神话迅速演进成传说,甚至写进了史书,一些荒诞成分较多的传说,或加以全新的解释,或加以排斥.

  • 标签: 中国 上古神话 生存环境 心理习惯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