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下段直肠癌经腹腔镜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对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经开腹的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对研究组进行经腹腔镜的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淋巴切除数基本相同(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保肛率(77.5%vs82.5%),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应用经腹腔镜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下段直肠癌 腹腔镜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直肠下段较大广基占位性病变(良性病变,和原位癌)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强生吻合器切除广基占位性病变。结果16例患者术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8例,直肠炎症性息肉2例,直肠腺瘤恶变2例,直肠癌3例,直肠类癌1例,均未发生远处和局部转移;16例患者经治疗后,门诊随访1年,均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吻合器技术治疗直肠广基占位性病变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肛门 直肠下段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术(AR)进行保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2004年手术的20例直肠癌的病人,病变部位均位于中下段直肠,据肛缘的距离在10cm以内。均一期行低位前切术,利用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治疗。结果本组20例病人均一期保肛成功,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术后常规行化疗。随访3~5年,5年生存率为65%,3年生存率为75%(2例并发肝转移死亡)。结论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术保肛,预后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在基层医院,尤其是普通患者,经济压力大的,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中下段直肠癌 低位前切术 保肛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人输尿管中、下段管壁厚度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经直肠彩超对180例健康志愿者输尿管中、下段管壁厚度进行测量。结果180例被测者中输尿管中段管壁厚度为1.47mm±0.23mm;下段管壁厚度为1.49mm±0.20mm。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正常人输尿管中、下段管壁厚度的正常参考值。

  • 标签: 经直肠彩超 输尿管 管壁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下段贯穿缝合术对前置胎盘下段出血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确诊为前置胎盘并在我院采取手术者中选取50例,采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26例)与行子宫下段贯穿缝合的观察组(24例),比对分析治疗结果,评价子宫下段贯穿缝合术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过各自方式治疗后,结局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24例中有效止血21例,子宫保留有效率95%,平均手术时间54.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89.5mll,输血8例,平均输血量600ml,术后均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病例。术后随访均恶露正常,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相比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00.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87ml,输血18例,平均输血量800ml,产褥病率15%,子宫保留率85%,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子宫下段贯穿缝合术操作简单,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切除子宫风险,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贯穿缝合术 剖宫产术 缝合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应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4年到2016年的产科中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32例,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者给予欣母沛注射方式止血,部分患者联合传统的“8”字间断缝合止血。观察组16例,患者在缩宫素的基础上使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如年龄、分娩前血红蛋白、分娩周期、新生儿体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及产后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应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子宫下段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在中下段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对18例中下段直肠癌切除后采用吻合器行直结肠端侧吻合,残端用缝合器关闭形成盲端,腹内一次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5个月~3年15例,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便秘1例,2例局部复发,3例死亡,余病人排便功能良好.结论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费时少,适用于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 标签: 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 中下段直肠癌 切除术 术中 临床应用 弯管吻合器
  • 简介:目的从生存质量的角度比较永久性造口及手术因素对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全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前一周内、手术后第1、3、6月采用QLQ—C30与CR38量表进行生存质量数据采集。最终共65例患者完成了全部四次量表调查.其中造口组23例.无造口组42例。对造口组与无造口组生存质量得分进行同一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对造口组与无造口组组内手术前、术后4个时间点的各领域生存质量得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造口组在术后1个月时的角色功能(P=0.020)与总健康状况(P=0.025),3个月时的性功能(P=0.045)显著优于造口组。术后6个月时,造口组在3个症状领域:失眠(P=0.048),便秘(P〈0.001)与腹泻(P=0.007)的生存质量优于无造口组。结论在术后3个月内.无造口组的生存质量略优于造口组。术后6个月时.保肛患者比造口患者受到了更多排便相关症状的困扰。无论造口与否.术后1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在各时间点中都是最差的.术后1到6个月的生存质量均能逐渐恢复。

  • 标签: 直肠癌 保肛 造VI 手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保守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开放手术取石等方法治疗。结果本组89例均治愈,12例自行排出结石,2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48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3例开放手术取石。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应根据结石大小、成分、存留时间、肾积水情况、患者症状及意愿选择治疗方法,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均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碎石、排石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手术后护理方法对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10月599例在我院做子宫下段剖宫手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手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599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对剖宫产术后采取正确护理确保了母婴的安全、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下段骨折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0位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20)与观察组(20)。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结果在发生并发症概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使发生并发症概率得到明显降低,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股骨下段骨折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0

  • 标签: 剖宫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产妇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于子宫下段给予欣母沛注射方式止血,其中部分患者进行联合传统的8字间断缝合的方法止血。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进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及术中输血率分别为0.00%、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好,可有效降低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减少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经济实惠,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剖宫产 子宫下段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方法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缩宫素使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长期发热、切口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发生,产后42天随访子宫复旧情况,观察组占98.00%(49/50),对照组占94.00%(4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缝合术在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止血效果好,简单易行,止血迅速可靠,损伤小,且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缝合术 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5~7天拆线2期愈合率达100%。结论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因其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为临床最常用的术式。具有术后切口愈合好,再次分娩时子宫破裂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少,很少发生肠麻痹及腹膜炎等优点。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下段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2月6例子宫下段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有剖宫产史,另1例妊娠过频.其中2例甲氨蝶呤(MTX)配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UAE),1例行UAE,1例单纯行MTX治疗,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早孕合并子宫瘢痕以及妊娠过频的患者,再次受孕有发生子宫下段妊娠的危险性,在行人工流产时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应术前明确诊断.MTX配合UAE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异位妊娠 子宫瘢痕 子宫动脉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