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轻度直肠脱垂患者而言,探究临床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轻度直肠脱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筛选,接诊时间段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将其分成参照组(常规手术,n=36)和研究组(PPH联合直肠黏膜、括约肌折叠术,n=36),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无效、并发症例数各1例,而参照组治疗无效者7例,发生并发症者8例(P<0.05)。结论:针对于轻度直肠脱垂患者而言,临床采取联合治疗,其效果明确,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PPH术 直肠黏膜 括约肌 折叠术 轻度直肠脱垂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纵行切口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48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上消化道SMT患者。根据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切口的不同分为2组:传统组(23例)为环形切口,改良组(25例)为纵行切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改良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vs.91.3%,χ2=0.451,P=0.502),但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3.8分钟vs.71.5分钟,t=2.371,P=0.022)和术中出血量(15.7mlvs.35.6ml,t=8.163,P<0.001)均明显小于传统组。两组患者无术中大出血,但均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消化道穿孔,此外在传统组中观察到有1例患者存在延迟性出血。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SMTs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肿瘤 胃肠道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前突型便秘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治疗上均采用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地硬化注射术。结果23例患者经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23例手术无伤口感染及直肠阴道瘘发生,因此证明该术式在临床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方法。

  • 标签: 直肠前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和癌旁部位及健康直肠黏膜菌群进行分析,探讨直肠黏膜菌群与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94例直肠癌患者肿瘤黏膜(CM组)和癌旁黏膜(AM组),100例健康者直肠黏膜(NM组)作为研究对象。细菌培养定量检测患者和正常黏膜主要细菌,高通量测序分析3组黏膜菌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双歧杆菌等关键菌丰度差异。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K-W检验。结果培养显示双歧杆菌在直肠癌肿瘤黏膜高于健康者(6.60±0.81比5.66±0.68,t=10.312,P<0.01)、乳酸杆菌在直肠癌肿瘤黏膜高于健康者(6.58±0.59比5.44±0.71,t=13.527,P<0.01)、肠球菌在直肠癌肿瘤黏膜高于健康者(6.22±0.87比4.64±0.80,t=12.351,P<0.01)。16SrRNA扩增子焦磷酸测序显示直肠癌患者CM及AM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NM,qPCR结果显示NM中嗜黏液艾肯曼菌、消化球菌、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丰度分别是CM的12.55倍(t=13.500,P<0.05)、4.89倍(t=10.960,P<0.05)、2.27倍(t=8.242,P<0.05)、1.97倍(t=5.230,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直肠黏膜菌群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局部黏膜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局部黏膜菌群改变可能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标签: 肠道菌群 直肠黏膜 直肠癌
  • 简介:我54岁,曾2次在疾病未急性发作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其中2000年11月检查结果提示:直肠距肛门10H米以下黏膜血管纹模糊,未见溃疡、息肉等病变,诊断为慢性直肠黏膜炎(轻度)。此后大便常有脓性黏液,偶有血丝。急性发作时每天排脓血便6~8次,小腹胀痛,精神不振,腰下部酸痛,食欲差。2007年3月检查结果提示:

  • 标签: 黏膜炎 直肠 纤维结肠镜检查 中药 检查结果 小腹胀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粘膜折叠缝合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直肠粘膜折叠缝合术配合肛门紧缩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20例,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对治疗护理满意,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讨论该术式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必要保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 直肠粘膜折叠缝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81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黏膜折叠术治疗,而研究组则予以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术后72hVAS评分、术后肛门功能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发率、肛门失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有助于改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并且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 标签: 直肠粘膜脱垂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并发症
  • 简介:(一)操纵市场行为为一般侵权行为《证券法》未规定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侵权责任,2、操纵市场行为和内幕交易行为的联系和区别,而在操纵市场行为之外的虚假陈述和服务于操纵市场的虚假陈述和操纵市场行为本身

  • 标签: 操纵行为 浅析证券 证券操纵
  • 简介:摘要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利用其资金、信息和持股优势进行投机,甚至轻而易举地操纵证券交易市场,从而谋取暴利或其他利益。

  • 标签: 证券操纵内涵 种类认定 社会危害性 监管对策分析
  • 简介:髌骨纵行骨折是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少见,其受伤原因及机制有其特殊性,治疗方法也不同.外力直接作用于髌骨上,常见髌骨粉碎性骨折,但也会出现纵行骨折.本文对8例髌骨纵行骨折进行分析,总结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髌骨纵行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内脱垂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 直肠黏膜纵行折叠 硬化剂注射术 便秘症状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内脱垂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 直肠黏膜纵行折叠 硬化剂注射术 便秘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居民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普及,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使其诊疗难度依旧较大。内镜切除术因微创、标本完整和费用低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和认可,目前被用于病变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能够耐受内镜手术的患者。消化道SMT的内镜下切除方式主要有内镜圈套切除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和内镜全层切除术等,本文即对结直肠SMT的这4种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内窥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95.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采用PPH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PPH 直肠黏膜脱垂 传统手术
  • 简介:生命就像一张纸,也许有那么一瞬,因为一次或巧合或必然的折叠,一条折痕将原本的平整与顺理成章一分为二,原来的纸面变成了纸里,于是人生原有的底色被掩埋,新的纸面铺展开,就像那两面纸不对齐的边缘错开得越来越远,人也就这样懵懂地迈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无法转头。冥冥之中的力最指引走向命运的更深处。

  • 标签: 折叠 生命 纸面 转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上纵行辅助切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电子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直肠癌;(2)首次接受手术治疗;(3)同一治疗组完成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年龄>18岁,<76岁。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上海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17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采用的腹部切口方式不同,分为左下腹斜行切口组(103例)和脐上纵行切口组(75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长径、术前癌胚抗原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以及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脐上纵行切口组与左下腹斜行切口组在手术时间[(131.7±3.7)min比(138.5±3.5)min]、术中出血量[(138.9±11.5)ml比(154.3±10.3)ml]、术中切口长度[(4.0±0.1)cm比(4.0±0.1)cm]以及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3.8±0.1)cm比(4.2±0.1)cm]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左下腹斜行切口组,脐上纵行切口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62.7±2.3)h比(69.2±1.7)h,t=2.282,P=0.023]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1.9±1.8)h比(46.8± 1.4)h,t=2.131,P=0.032]均较早,术后24 h和48 h视觉模拟评分较低[24 h时:(2.0±0.1)分比(2.4±0.1)分,t=2.172,P=0.032;48 h时:(2.7±0.1)分比(3.0±0.1)分,t=2.432,P=0.012],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也较低[6.7%(5/75)比9.7%(10/103),χ2=3.942,P=0.042],但两组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后12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吻合口漏、尿潴留和肠梗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脐上纵行切口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指数,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可以降低切口疝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脐上纵行切口 左下腹斜行切口 疼痛指数 切口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79 例老年直肠脱垂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随机分为研究组( n=40 )、对照组( n=39 ),分别应用经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两组肛门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对老年直肠脱垂患者应用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肛功能,降低患者不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脱垂 老年 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42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的直肠脱垂症状得到了确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42例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这42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治愈的患者有39例,有效的为2例,治愈率为92.86%,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对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90%以上的患者能够得到治愈,在对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应该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 肛门紧缩术 直肠脱垂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