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的教学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主要就的本质的辨别、专一性验证、温度对活性影响验证时选材的注意事项以及活性与促反应强弱的区别做一定程度的辨析。

  • 标签: 酶专一性酶活性酶促反应
  • 简介:钙蛋白酶系统是细胞内蛋白分解的重要系。研究证实,多种疾病的发生时钙蛋白的活性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钙蛋白是这类疾病发病机制中重要信号分子,本文对钙蛋白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钙蛋白酶 骨骼肌萎缩 缺血再灌注 糖尿病
  • 简介:研究不同类型马铃薯淀粉积累及相关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各种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以"陇薯3号"、"宁薯15号"、"农家1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和"陇薯6号"、"青薯168号"、"宁薯14号"(低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块茎,分别测定淀粉含量、ADP焦磷酸化(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SSS)和淀粉分支(DBE)活性。6个马铃薯品种的AGPase、SSS、DBE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6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升高-降低",薯块重量为120-200g时,马铃薯淀粉总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各种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马铃薯 淀粉合成 淀粉合成关键酶
  • 简介:摘要腺苷脱氨(ADA)它能催化腺苷和脱氧腺苷脱氨生成次黄苷和脱氧次黄苷,最终氧化成尿酸排出体外,并与细胞免疫反应相关。ADA是由T淋巴细胞(T细胞)产生的,ADA含量与T细胞数相关,与T细胞的增殖、分化关系更为密切。腺苷脱氨广泛分布在人体组织中,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测定其活性有助于肝脏疾病;恶性血液病;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腺苷脱氨酶 肝脏疾病 恶性血液病 恶性胸腔积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 简介:近年来,端粒作为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染色体免受核酸降解的特殊的DNA重复结构,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端粒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肿瘤发生、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端粒维持过程中有2类重要的蛋白,即端粒相关蛋白和端粒。端粒,特别是其催化亚基hTERT,在端粒延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细胞永生化和癌变密切相关。近年来,靶向端粒的肿瘤治疗在逆转录抑制剂尤其是反义核酸和免疫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很有希望成为未来靶向端粒的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肿瘤治疗 免疫治疗 寡核苷酸 肿瘤干细胞
  • 简介: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条件对烤烟淀粉和淀粉磷酸化活性及淀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2种活性均出现2次高峰,分别处于烘烤的变黄中期和定色前期.淀粉的降解是淀粉和淀粉磷酸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淀粉的降解集中在烘烤的变黄期,进入定色前期淀粉降解缓慢,定色后期至烘烤结束时,淀粉降解甚微.不同烘烤条件相比较,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条件,烟叶中淀粉降解量、降解速率,淀粉和淀粉磷酸化活性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低,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总体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 标签: 烤烟 烘烤条件 淀粉降解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逆转录(hTERT)基因位点(rs2736100、rs285367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的肝癌患者165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195例、健康对照者402例hTERT基因型分布。结果:(1)肝癌组患者rs2736100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均P〈0.05),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至2.13倍、2.17倍和2.14倍。(2)肝癌组患者rs2853676位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均P〈0.05),携带AA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至3.42倍、2.39倍和3.02倍。结论:hTERTrs2736100和rs285367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

  • 标签: 肝癌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HB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治疗对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9年5月13日收治的1例确诊的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其对α-葡糖苷(GAA)治疗的疗效。同时检索有关治疗晚发型蓬佩病文献,最终纳入21篇文献910例晚发型蓬佩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6岁后逐渐出现肌无力的表现,GAA活力为0,肌电图提示双下肢肌源性损害,二代测序发现GAA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肌肉活组织检查提示空泡样特征性改变。患者诊断蓬佩病8年后给予治疗18.5个月,共治疗20次,肌无力症状前期有改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纳入的行GAA治疗的910例晚发型蓬佩病患者进行分析,大部分患者在使用GAA治疗后,行走能力和(或)呼吸功能改善或稳定。结论治疗可以延缓大部分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在晚期重症患者中,即使在发病多年后行治疗,依然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糖原贮积病Ⅱ型 酶替代疗法 人重组酸性α-葡糖苷酶
  • 简介:目的探讨几丁质合成1与蚊抗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验证实验室和现场不同抗性品系几丁质合成1的表达差异。另外,溴氰菊酯短期诱导前后几丁质合成1的表达水平也得到验证。结果几丁质合成1在不同抗性水平蚊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接触杀虫剂前后,几丁质合成1的表达水平也存在差异。结论几丁质合成l与蚊抗药性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淡色库蚊 抗药性 几丁质合成酶1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脂蛋白相关磷脂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新的炎症,能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产生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oxidizedfreefat-tyacids,ox-F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磷脂酶A 炎症 动脉硬化 脂蛋白类 LDL
  • 简介:【摘要】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个新型血管炎症生物标志物,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动作用。它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也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从 Lp-PLA2的结构、作用机制、与传统炎症因子的比较、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 简介:摘要泛素化是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在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连接、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等许多生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也是可逆的,去泛素化通过水解多聚泛素链对底物蛋白去泛素化来调控蛋白质的寿命或功能,因此在泛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作用。卵巢肿瘤相关蛋白(ovarian tumor-proteases,OTUs)属半胱氨酸家族,研究发现OTUs家族许多成员与病毒感染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OTUs在宿主抗病毒方面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去泛素化酶 病毒感染 固有免疫
  • 作者: 赵耕 牛文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检验科 300134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藏医院检验科 854000,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检验科 300134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作为一类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发生代谢异常时的病变组织细胞内。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NGAL可在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前列腺及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中微表达,在肥胖-炎症-代谢综合征及其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各种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炎性反应及肿瘤等疾病中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本文主要针对NGAL与代谢相关肾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糖尿病肾脏病 高尿酸 肥胖 肾损伤
  • 简介:垂体腺苷环化激活肽(PACPA)属血管活性肠肽(VIP)家族的脑肠肽,它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并参与许多胃肠功能的调节。在胃粘膜细胞及十二指肠、胰腺等组织细胞上存在有PACAP受体;研究亦发现,胰腺癌细胞膜上也表达PACAP受体,提示它可能与某些消化系肿瘤有一定关系,但是在胃癌细胞膜上是否存在PACAP受体,尚未见报道,本文对

  • 标签: 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 胃癌细胞 PACAP受体 消化系肿瘤 胃粘膜细胞 血管活性肠肽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脂脂肪(ATGL)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51例,女性34例,年龄41~67(56.3±6.2)岁。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无冠心病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30例)。分别于入院24h内检测血清甘油三酯脂肪(ATG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组、UA组、AMI组血清ATGL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较SA组血清AGT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对照组和SA组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各组AGTL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ATGL与体质指数、三酰甘油、Gensini评分、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226,r=-0.324,r=-0.476,r=-0.36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血清ATGL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新的血清标记物。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甘油三脂脂肪酶 Gensini累计积分
  • 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甜高梁茎秆糖分代谢的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考利、拉马达和MN-2747等3个甜高粱品种成熟期6个节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以及中性转化(NI)、可溶性酸性转化(SAI)、蔗糖磷酸合成(SPS)和蔗糖合成(SS)的活性,并对其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为2.32~4.34mg/g、2.30~4.14mg/g和35.92~95.92mg/g。随着节间的变化,3个品种果糖和葡萄糖均呈现“U”型变化趋势,而蔗糖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只是略有增高的趋势。3个品种成熟期茎秆中NI、SAI、SPS和SS活性普遍较低,随着节间的提高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节间蔗糖含量与S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与NI、SPS和SS活性无明显相关性。SAI可能为甜高粱茎秆糖分代谢的关键调控

  • 标签: 甜高粱 蔗糖累积 转化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蔗糖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