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26例神经射频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做好术前,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有18例为优疼痛完全消失,有6例为良疼痛明显缓解,有2例为差疼痛未缓解,又行第二次射频治疗。优良率达92.3%。通过精心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射频温控手术预后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树立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同时增近护患关系。方法用穿刺针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根处,连接射频温控仪及相配套电极作控温加热至80℃~85℃,损害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术前给予心理指导,中进行密切观察患者患处感觉情况,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术后正规护理。结果总有效率97.41%,无效1.30%,复发率13.03%。结论射频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进行正规护理,会提高患者的疗效。“三叉神经痛”被老百姓常称为“脸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控制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面部疼痛。我科采用射频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可以达到一定效果。

  • 标签: 射频热凝术 治疗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临床上至今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近年来,采用阿霉素、酒精或甘油封闭疗法,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或显微血管减压,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如γ-刀等治疗三叉神经痛。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而且药物维持时间短暂,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其他方法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确定,加之受条件所限,在一般医院目前还难以普遍推广。近年来,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射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射频热凝毁损术 三叉神经痛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应用射频(RF)+脉冲射频(PRF)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74例三叉神经眼支疼痛患者(2019年9月~2020年9月)为研究对象分组两组(数字表随机发),对照组37例,应用RF治疗;研究组37例,应用RF+PRF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①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78.38%,研究组94.59%更高(P<0.05);②并发症:研究组5.41%与对照组16.22%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针对我科15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运用射频温控治疗,给予有效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15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属较为精细的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愈率,其手术配合及精密仪器操作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射频温控热凝 三叉神经痛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蝶腭神经射频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蝶腭神经射频治疗丛集性头痛患者30例,性别、年龄不限。射频模式为连续射频模式,75 ℃,80 s,两个周期。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术前与术后即刻、3 d疗效评定,并进行1、3和6个月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本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较术后其他时点相比较,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30例患者疼痛评分均在0~3分,4例患者出现面部麻木。6个月随访时,本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在3分以下,有1例患者仍有面部麻木,优良率为93.3%(28/30例)。结论蝶腭神经射频治疗丛集性头痛安全、有效、微创。

  • 标签: 丛集性头痛 导管消融术 蝶腭神经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三叉神经射频温控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21.4-2022.4期间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以及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射频温控治疗,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增加心理护理,观察指标:不良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评分,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射频温控治疗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温控热凝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神经节阻滞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40例,随机分为施行全麻组与全麻联合神经节阻滞组(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及心率变化,呼吸抑制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两次射频治疗中HR均有明显升高(P<0.05),复合麻醉组射频治疗中HR与全麻组比较,升幅较小(P<0.05),术后两组均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复合麻醉组中心率(HR)、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快于全麻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全麻组,呼吸抑制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节阻滞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中应用安全有效,复合麻醉组术后苏醒快,中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神经节阻滞 全身麻醉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行射频颈椎病100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处情况,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优良率达95%,提示精心的围期护理对促进射频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射频热凝术 颈椎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臭氧注射联合射频靶点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靶点,先予以射频靶点消融,然后将一定的臭氧注入患者在椎间盘内,判断患者术后一周、半年和一年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在本研究78例患者中,术后未发生任何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现象,经随访发现,相比术前,术后半年和一年患者的VAS评分相对较低(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臭氧注射联合射频靶点消融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能使患者的病症情况得到改善。

  • 标签: 神经根性颈椎病 臭氧注射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与脉冲射频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等分本院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录的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射频治疗,观察组实施脉冲射频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低(P

  • 标签: 射频热凝 脉冲射频 三叉神经痛 有效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脉冲射频神经调控射频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住院的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年龄50~80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低温等离子消融组(A组,n=20)采用等离子体多功能操作系统,1档超短时程测试,2档30 s消融、15 s冷凝;脉冲射频神经调控组(B组,n=20)以2 Hz、2 mA测试感觉,以0.5 mA、8 Hz,脉宽30 ms神经调控120 s;射频组(C组,n=20)以50 Hz、0.3 V测试感觉,60 ℃及70 ℃各治疗30 s。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以及术后疼痛缓解率。并记录患者术前(T0)、术后1周(T1)、4周(T2)、8周(T3)的VAS评分、PSQI评分、疗效评估的情况。结果A组术后T1、T2、T3时点VAS评分依次为(3.2±0.8、3.2±0.8、2.2±0.8)分较术前逐渐降低,术后T1、T2、T3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5%(17/20例)、90%(18/20例)、95%(19/20例);术后各个时点PSQI评分为(11.3±2.3、10.3±1.1、8.3±1.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B组术后T1、T2、T3时点VAS评分分别为(4.2±0.7、4.2±0.7、3.2±0.7)分,均较术前降低;T1、T2、T3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5%(15/20例)、80%(16/20例)、70%(14/20例);术后各时点PSQI评分分别为(12.6±2.0、12.4±1.2、11.4±1.2)分,较术前降低。C组术后T1、T2、T3各时点VAS评分依次为(4.3±1.0、4.3±1.0、3.3±1.0)分,较术前降低;T1、T2、T3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16/20例)、80%(16/20例)、80%(16/20例),术后各时点PSQI评分依次为(12.1±2.3、12.3±1.4、12.3±1.3)分,较术前(14.1±2.4)分降低。与B、C两组相比,A组总有效率较高,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C组相比,A组T1、T2、T3时点VAS评分、PSQI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脉冲射频神经调控射频均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低温等离子消融的近期临床疗效高于另外两种治疗方式。

  • 标签: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术 射频热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射频靶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对照组,射频组在C臂引导定位下采用椎间盘射频靶点治疗,对照组进行综合保守治疗。治疗1~6月随访,运用JOA17分法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进行对比评估,观察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变化明显,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1);治疗后射频组改善率及优良率与对照组差别较大,优、良、可、差的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71>0.05)。结论在C型臂定位下行射频靶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系数高,疗效确切。

  • 标签: 热凝术 射频 综合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疼痛。疼痛可自发或由“板机点”激发,多白天发作,持续数秒或几分钟后又骤然停止。本病很少有自愈者,随病情发展疼痛发作逐渐频繁,疼痛加剧。多数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CT定位 射频温控热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射频手术后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三叉神经术后患者40例,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A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B组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模式。结果:B组患者在疼痛感完全消失率和对术后护理有效率均高于A组,,B组并发症人数更少,P<0.05。结论:优化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恢复条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三叉神经 射频热凝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半月神经射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入院的采用经皮半月神经射频毁损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对比。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优良者45例,优良率为100%,良好者2例,良好率4.44%,一例术后复发两次,一例出现角膜溃疡,眼科门诊转诊后治愈。结论经皮半月神经射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相对较少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半月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