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矽肺人进行护理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80例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除予以常规护理外还对其予以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即悲观、抑郁、无自信等)明显减少,除此之外,其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利于病情的好转。

  • 标签: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老年矽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矽肺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矽肺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3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矽肺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矽肺患者 整体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预后。方法针对矽肺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矽肺患者在护理干预下,心态改善良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针对矽肺患者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矽肺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矽肺患者血清CYFRA-211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00例矽肺人、100例肺癌病人和100例肺部良性疾病病人中检测血清CYFRA-211。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清CYFRA-211在矽肺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矽肺人组织血清CYFRA-211的水平较良性疾病病人组显著升高(P<0.05),与肺癌患者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矽肺患者血清CYFRA-211升高临床意义不大。

  • 标签: 矽肺 CYFRA-21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矽肺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矽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检验确诊为矽肺。回顾性分析142例患者X线特点。结果6111例患者存在弥散性小结节影,占78.17%;59例存在结节融合,占41.55%。20例合并肺结核,占14.08%;51例合并肺气肿,占35.92%;7例合并气胸,占4.93%;7例合并肿瘤,占4.93%;25例合并出现胸膜肥厚,占17.61%。其中,合并肺气肿的患者最多(P<0.05或者P<0.01)。结论单纯性矽肺,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伴合并症或者症状不典型矽肺患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综合考虑患者病史、X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X线 诊断 矽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2例矽肺结节患者进行CT诊断,分析矽肺结节的CT检查结果及病理特征。结果CT诊断62例矽肺结节I期32例,II期22例,III期8例。结论CT诊断可以显示矽肺结节的改变特点,对矽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矽肺结节 CT诊断 临床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矽肺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25例矽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大容量全肺灌洗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相关护理措施,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术后1周,经过一定的护理后25例患者中20例胸闷与气促明显好转,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上三楼也能呼吸平稳,血气分析显示PaCO2有所下降而Pa02有所上升;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有2例肺部感染、1例肺结核复发、1例少量出血、1例尿潴留、及1例低氧血症。结论对于矽肺而言,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效果明显,虽然该方法较为复杂,而且技术设备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其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矽肺的对策,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大容量 全肺灌洗 矽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矽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面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在矽肺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矽肺 负面情绪 治疗依从性
  • 简介:冬季天气转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高峰也随之到来。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肺部损伤而引发呼吸障碍的疾病,这种疾病会阻碍肺部的空气流动,导致呼吸不畅。受损的气管或呼吸道因气管肿胀及浓痰堵塞而阻碍空气进出,有关疾病会破坏气囊或肺泡,以致弹性降低及影响呼出二氧化碳的功能效率。一旦确诊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组织所受损伤无法复原,当病情持续发展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将受影响,连走楼梯、做家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障碍 肺部组织 日常活动能力 气囊 呼出 呼吸短促 楼梯 肺量计 空气流动
  • 简介:摘要尘肺病的产生大多都是在煤炭开采人员身上,主要是由于在进行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从而影响人们的肺部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们的死亡。下面我们就将对尘肺病的内容以及防治进行详细的说明。

  • 标签: 尘肺病 现状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尘肺病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尘肺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方式将所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总结两组患者治疗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治疗效果方面差异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8.00%,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数据对比结果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尘肺病患者应当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做好疾病预防,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尘肺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的慢阻肺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指标跟对照组相比,优于后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老年 慢阻肺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3月13日至2018年4月9日我院56例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0.03±2.79)mmHg、(64.70±3.52)mmHg、(170.44±5.60)h,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数据不良事件发生概率(3.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矽肺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效果确切。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矽肺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矽肺合并气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108例矽肺合并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性护理+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MVV和PEF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矽肺合并气胸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护理 矽肺 气胸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症状。方法在我院2012年7月到2017年6月间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挑选出1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患者病情的发展可分成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每组各82例;再在同时间段在我院门诊检查的正常健康人群中抽取8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另外再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研究人员要认真记录,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均同样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水平差异在三组中均无明显意义,P>0.05。另外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同样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是稳定期患者明显优于急性加重期患者,而且不良反应是急性加重期患者明显多于稳定期患者。这些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水平均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这些指标均达到最高,而且这些指标水平都呈正相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