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日本法專業的中國法史課堂上,講授清代篆隷的部分時,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等人的介紹,必不可少,黄易則未列其中。在相關籍如資料豐富的《圖解道史》中,亦無黄易的隷。在此種情况下,黄易的隸并未在日本得到普遍的介紹與宣傳。因此,本文通過對黄易隸”“隸”作品進行分析論證,以期掌握黄易隸風格的特徵,説明黄易作品對習隸者而言,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稱其爲“隸教育之父”,亦不爲過。

  • 标签: 黄易 隸書 金石學 秋盦書畫册 李鐵橋
  • 简介:古代作品上的鑒藏印記往往是作品流傳有序的重要體現。一般來說,鈐蓋在作品上的收藏印章有姓名印、齋號印、志趣印等,搞清楚這些印章的歸屬,可以為進一步研究古代作品打下基礎。本文以印文為'永存珍秘'的鑒藏印爲研究對象,對文獻與傳世作品中數方'永存珍秘'印的所有者進行探討,重點對'永存珍秘'印的最初使用者王涯,以及明代的鑒藏家郭衢階和王延世等所用的'永存珍秘'印進行了梳理,以期對史與鑒藏史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永存珍秘”印 王涯 郭衢階 王延世
  • 简介:在目前所見簡牘墨迹中,有不少文類簡牘上有簽名、押的字迹,這些簽名、押字迹往往與周圍字迹有明顯差別,並有着較爲固定的格式,關注簡牘簽押對研究簡牘法具有開闢新思路、新視角的意義。簽名是有個性的署名,是在社會關係中代表個人資信及審美情趣的視覺標志;押則是由簽名發展而來的、表示特定含義的符號。二者常配合使用,既有共性,又有區别。本文選出簡牘簽名押中較典型的幾種:定稿簽名、合審合議簽押、付受簽押等樣式,以新出土五一廣場簡及走馬樓簡、居延簡等爲例,分析两漢吴簡簽押特徵及其墨迹寫特徵。

  • 标签: 簡牘 墨迹 簽名畫押 書寫特徵
  • 简介:~~

  • 标签: 纸廊
  • 简介:民國時期文人失去了固有的人身依附關係和晋身的政治途徑,衹得憑藉硯田在商品經濟潮流中謀生。生存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面向世俗作自我宣傳和推廣,但羞于言利的文人信仰又時刻警醒着他們不得混同于市井的叫賣,即體現爲文人式的潤例用語和審慎的行銷策略。鬻藝者往往以一個尚存志節的落魄文人出現,採用商業化的市場推廣模式,如打折、助賑、請社會名流或業内名家代爲介紹等策略製造輿論聲勢,擴大市場。與現代商品社會的促銷方式不同,民國鬻藝者的促銷不甚注重對作品的稱頌,反而大肆宣揚鬻藝者的家世、人品、交游等,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但同時又設置一些“不”“不應”限制性門檻,試圖把商業化控制在有限參與和可操控的範圍内,顯示出鬻藝者在商業化背景下的生存考量,也反映了商業化的現代轉型。

  • 标签: 民國 鬻藝 市場推廣 促銷
  • 简介:朱翼先生讳文钧,字幼平,浙江萧山人氏。生于1882年壬午(光绪八年)正月十三日,卒于1937年丁丑五月十九日。翼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辛亥革命后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参事,盐务署厅长等职。民国十七年(1928年)政府南迁时即脱离政界。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特约专门委员,负文物审查、鉴定之任。

  • 标签: 概略 生平 国民政府 故宫博物院 辛亥革命 财政部
  • 简介:一、走近蒲州二杰王维是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和画家,祖籍太原祁州(今祁县),父辈迁入蒲州(今山西运城地区永济市),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尚书右丞.苏东坡评价他说:"味摩诘(王维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在水墨表现技巧上,创造了"渲淡""破墨"及皴点等方法,在山水画题材上选择闲适安逸的田园情趣,并在他的中强调:"凡画、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被明末董其昌等文人画家尊推为南派文人画、水墨山水画之开山鼻祖.

  • 标签: 批判文人 文人重振 重彩画风
  • 简介:清代帖學代表家劉墉的法來源説法頗多,本文以劉墉所題跋等爲主要材料,透過跋中劉氏自己的言語評論等,分析其法的形成與借鑒範圍。通過分析可知,對劉墉風形成影響最大的有鍾繇、顔真卿、蘇軾、趙子昂、董其昌以及北碑等。本文力求以劉墉'自家話語'揭櫫其法由來及其法藝術觀。

  • 标签: 劉墉 書跋 書風 書法觀 借鑒
  • 简介:民國以降,香港成爲與廣州並列的木魚刊刻發行中心,並在抗戰後延續了很長時間。香港學術界很早就注意到木魚,從20世纪7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着手搜集整理、編訂目録。這些藏品後又轉歸圖館和研究機構,其下落今或不甚詳,且所編目録年代已久,已不能全面反映收藏狀况。今以實地考察爲據,對香港地區各高校的收藏狀况,作系統介紹。

  • 标签: 木魚書 香港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嶺南大學
  • 简介:漢字的視覺特點,無論從整體的結構還是分離的筆來看,在形態上都具有超越其他文字系統的視覺豐富性。通過幾千年的審美發展和調整,這种形態的豐富性終于臻至中國特有的文字的藝術形式——法。因此,中國文字包含兩種特點:其一,作爲漢語面的交際載體,必須遵守語言學的規律;其二,形態符號系統,可以找出其結構規律。本文擬探索中國文字和法在創作過程中的寫秩序,並試以'序列性'稱之。通過法文獻的梳理與迹圖像的闡釋,本文對寫過程和法創作做出理論性的思考,並且試圖對漢字筆順的起源及其含義作出定義。

  • 标签: 簡易律 區别律 綫性 序列性 筆順
  • 简介:光明日报主管主办'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我看《博览群书》我也曾投机取巧,但它没有给我智慧;我也曾急功近利,但它没有给我成功——倒是源自心底的宁静与坚持,让我收获信任,收获机遇,收获成就,收获快乐。'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我看《博览群书》。《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

  • 标签: 博覽 覽群
  • 简介:漢代簡牘墨迹爲研究漢代法提供了新的資料和視角,東漢迹曾以銘石隸爲大宗,隨着近些年多批東漢簡牘的發現,人們把視角轉向東漢簡牘爲代表的手墨迹,將同近期的簡牘手墨迹與碑銘迹進行對比,可能會有新的史研究視點。本文以部分新出土東漢簡牘爲材料,比較分析東漢手墨迹(簡牘)與碑刻隸的相近處與相異處,以求從新的角度研究東漢刻藝術特徵。

  • 标签: 東漢 簡牘 墨迹 碑刻 隸書
  • 简介:清末民初之際,西方現代影印技術在國内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各類刊物的出版,法出版物就在這股浪潮中興起,在當時衆多的出版局中,震亞圖局是較爲典型的以法字帖出版爲主營業務之一的圖局。震亞圖局依靠上海地區的家和收藏家資源,出版了近百種法字帖,在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設立經銷處。民國前期法字帖的出版改變了法史的發展面貌,極大地推動了帖學的重興。

  • 标签: 震亞圖書局 朱崇芳 民國 字帖出版 李瑞清
  • 简介:法之'引帶'主要指點間或字間的纖細筆道。草'引帶'有字内與字間之别。字内引帶較早出現在先秦篆中,經過漢隸繼承,至章草逐漸成熟;字間引帶較早出現于漢代章草之中,至今草'一筆'的出現,則更爲自然常見了。按用筆方式,草'引帶'主要分爲牽綰引帶、折搭引帶、掠戈引帶和使轉引帶。歷來家對草'引帶'頗有争論,主要體現爲魏晋草觀念下的'引帶'之争,及其'熟後求生'草審美觀下的'引帶'之批評。

  • 标签: 草書 引帶 懷素《自叙帖》
  • 简介:本文以敦煌漢簡中的部分隸簡作爲樣本,通過對斜向筆形設置參數進行微觀分析,僅從斜向筆形數量與字形體勢、起筆收筆的用筆方式與方向以及波磔數量等方面,描述敦煌隸寫狀態,考察隸變在敦煌漢簡中發生、發展的情况,進而闡述隸變規律。認爲,斜向筆形的數量影響字形的横向取勢,進而反映隸變程度的高低;斜向筆形起筆的順逆方式及數量、收筆的出鋒與不出鋒方式與數量,出鋒時上、中、下方向變化及數量,波磔筆形的數量,都反映出漢字隸變程度。漢字隸變首先在日常應用性寫中發生,并從用筆方法即筆法的改變開始。隸變在寫的應用性與規範性之間不斷發展。

  • 标签: 敦煌隸書簡 斜向筆形 隸變
  • 简介:<正>被徐悲鸿(1895-1953)视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也"的张大千(1899-1983),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艺坛上卓越不凡的天才。他在"入古"和"出古","仿古"和"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二十世纪绘画史上占据了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 标签: 张大千 作品赏析 游戏神通 画史 石涛 明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