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以《仪礼》《诗经·国风》《国语》《左传》为语料,分别探讨了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和春秋末期第一人代词数情况,并得出结论:春秋早期和中期,汉语第一人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春秋末期,汉语第一人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和“吾”。春秋汉语第一人代词“我”“吾”“余(予)”都可兼表单复数语义,数含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殷商和西周汉语加大。春秋末期汉语中首次出现了借助名词辅助说明复数语义的“吾侪”这一形式。这种新的复数表达形式是中古以后复数词缀产生的前提,在汉语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春秋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 简介:"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二人代词数,比较它们的发展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人碟词在殷商时期的卜辞中极少出现,"汝"、"乃"表示单数,"尔"为复数。西周时期,"女(汝)"、"乃"、"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戎"为单数。春秋时期,"尔"、"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而"只表示单数。战国时期,"女(汝)"、"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基本为单数。秦至汉初,"若"、"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尔"只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汝(女)"、"尔"、"若"、"而"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为单数。

  • 标签: 上古汉语 第二人称代词 称数
  • 简介:汉语第三人代词的发展比起第一、二人代词的发展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在上古汉语时期可以认为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第三人代词,但是现在却使用频繁。它的演变过程,体现了语言自身的发展、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语言对社会变化的反映。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 简介:春秋语料中的第一人代词有6个,即“我、余(予)、朕、台、吾、卬”。“我”、“余(予)”常见,其余不常见。“余(予)、朕、卬、吾、台”等只表示单数,而“我”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余”、“朕”、“台”、“我”这些第一人代词不具有方言性。“卬”是“吾”的源头,“吾”是“卬”的变体,它们是西方周族人的方言词,“卬”始终未能进入共同语,“吾”在春秋时代开始进入共同语。

  • 标签: 春秋 第一人称代词
  • 简介: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 标签: 北京话 旁称代词 句法 语义 演变
  • 简介:藏缅语代词的“数”的语法形式类型多样,常见的有加后缀、词干屈折、声调变化和附加助词的方式。在同一语言中,第三人代词的复数形式又常常与第一、二人不同。多数藏缅语第三人的“数”的形式与第一、二人相比更加简单;语言接触和语言类型中转变的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在第三人的“数”上更加凸显;第三人的词根在附加复数后缀时,往往会发生不同情况的改变;部分语言第三人的单数形式与该语言指量短语或指示代词同形。

  • 标签: 藏缅语 第三人称代词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三人代词“他”之间的界限,由于以往的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便于操作的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三人代词“他”的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三人代词的,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三人代词“他”的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三人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三人代词“他”的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本文统计第一人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庄子》、《左传》等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

  • 标签: 上古 第一人称代词
  • 简介:认知语言学家VanHoek认为决定英语中参照点选择的因素有三:显著性,概念关联性及线性语序。其中线性语序对参照点选择影响较弱。有汉语研究者认为,VanHoek的理论模式也适用于汉语句子,而另一些汉语研究者则认为汉语严格遵守线性语序原则,即同一甸子内同指的人称代词和名词在线性结构中的顺序必须是名词在前,代词在后。汉语中线性原则有没有绝对优先性?汉语中存不存在类似英语的后照应现象?须作具体分析。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后照应 线性语序
  • 简介:金元时"您"大量出现于俗文学作品中,语言背景、人物阶层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您"出现的重要因素。"您"是"你们"的合音,但受到代词系统的排挤,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终于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第二人单数尊称形式。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代词"您"是第二人代词"你"的尊称形式。

  • 标签: 人称代词 “您” 意义 来源
  • 简介:"我"字是古诗文中,最常见的而且词义比较单一的第一人代词。"我"字甲骨文写成是一个人肩上扛着武器戈,大约在殷商西周年代,它就被借用第一人代词了。《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漂亮的姑娘,在城的角落里等着我。)汉代许慎说它是施身自谓也,也就是说称呼自己的词。

  • 标签: 第一人称代词 “我”字 词义比较 西周年代 古诗文 甲骨文
  • 简介:本文探讨了突厥语第二人代词的历史发展,认为:1.早期原始突厥语第二人代词很可能存在直接词干和间接词干;2,10-13世纪是第二人代词发展和分化的重要时期;3.现代突厥诸语言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第二人普、尊称形式是古代突厥语方言差异的真实反映。

  • 标签: 第二人称代词 突厥语 第三人称代词 民族出版 复数形式 文献语言
  • 简介:本文对上古有代表性的十二部典籍中的"彼"进行了穷尽的调查研究,认为"彼"的代用法和指别用法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功能,认为上古汉语第一、第二、第三人代词是俱全的,其第三人代词是自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办法是多个成份合作,各司其职,综合体现.即:"彼"(主要作主语,少量作宾语、定语)与"夫"(主语)、"其"(领属性定语)、"之"(宾语)等构成了上古汉语第三人代词的完整系统.

  • 标签: 上古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彼” 语法 称代用法 指别用法
  • 简介:对话题型微博中第三人代词的使用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话题型微博人称代词用法不规范;常出现外指;非指称性人称代词较多.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基于多层面语言信息的消解策略,第三人代词消解实验结果F指数达到了85.83%.

  • 标签: 话题型微博 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消解
  • 简介:一上古汉语第一人代词的语法特点,是个比较复杂的语法理论问题。目前语法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予”和“余”是在写法上有区别。它们自古就是同音词,因此不发生‘变格’问题。……吾和我的分别,就大多数的情况看来是这样,“吾”字用于主格和领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260页至262页,中华书局1980

  • 标签: 第一人称代词 语法特点 领格 上古汉语 《汉语史稿》 单音节
  • 简介: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 标签: 凤翔方言 他称代词 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 语法化 类型学
  • 简介: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代词有"乃、汝、爾(尔)、而、若"五个,。从出现频率看,"汝、乃"为高频词,后三词出现频率很低。句法功能方面,"乃"和"汝"截然有别,即"乃"几乎只充当定语,而"汝"可以充当宾语、主语、兼语,几乎不充当定语。出现时间上,"乃"集中于西周时期,且各个阶段差别不大;"汝"亦集中于西周时期,但西周晚期比例更高;"爾"(尔)东周时期比例更高,"而"则全部见于东周时期。与殷墟甲骨文相比,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代词系统更加完备,一方面新出现了"爾(尔)、而、若"三词,另一方面"汝、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与《尚书》《诗经》相比,可以看出三者中代词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同,常见代词基本相同,"汝"的句法功能相同;不同的主要是"乃",其在两周金文中的用法与《尚书》接近而和《诗经》差别较大。

  • 标签: 两周金文 第二人称代词 句法功能 出现频率 出现时间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汉语和日语中第二人代词的用法差异。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中第二人代词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使用场景,我们试图揭示汉语和日语中第二人代词的异同点。研究结果可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汉语 日语 第二人称代词 语法 语义 使用场景
  • 简介:本文采用计量方法对《红楼梦》一书前80回中的第三人代词进行了考察,揭示其在分布和用法上的特点。通过考察发现,《红楼梦》前80回第三人代词有“他”、“他们”、“他家”和“其”四个。这些第三人代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他们”和“其”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他”,竞占总用量的83.9%,而“他家”的使用频率最低,仅0.03%。除了“他”、“他们”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第三人代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

  • 标签: 《红楼梦》 第三人称代词 计量研究
  • 简介:《红楼梦》前80回第一人代词有“我”、“我们”、“我等”、“俺”、“俺们”、“吾”、“咱”、“咱们”等七个。这些第一人代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我”、“我们”、“咱们”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我”,竟占总用量的81.81%,而“吾”、“俺”、“咱”、“我等”、“俺们”则使用频率较低。除了“我”、“我们”、“咱们”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第一人代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这些第一人代词还可以连用,有的甚至还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 标签: 《红楼梦》 第一人称代词 用法 分布 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