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对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3月之间接受治疗的300例肝癌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9.33%,观察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66%,观察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肝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对54例行65例次B超引导下PRFA治疗的肝癌患者,从并发症及预后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1~48个月MRI或CT复查提示(46/54)83.3%的患者肿瘤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肿瘤≤3cm者完全凝固性坏死占(26/32)81.3%;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4)16.7%;患者1年生存率为90.7%,2年生存率为75.6%。结论PRFA治疗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术后实施综合的主动的护理预控措施是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癌患者78例,全部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接受临床护理,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SF-36评价)评分。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案选择综合护理,能够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及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价值显著。

  • 标签: 肝癌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术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3例)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33例),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81.82%),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3例)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33例),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81.82%),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1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术和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标签: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3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治疗效果3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后1周-12周进行上腹部增强CT、超声造影复查,检查结果提示有293例患者的肿瘤病灶得到完全消融,占81.16%;不完全消融病例有68例,占18.84%。②并发症情况分析肠穿孔2例,治疗后出血4例,此外,绝大部分患者术后有疼痛及较轻微的发热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避免了常规开腹手术切除对患者引起的重大创伤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中,采取围术期全程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 围术期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相同型号的射频消融仪。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后,4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胆道损伤1例,胸腔内出血1例,腹腔内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围术期护理对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射频消融 治疗 肝癌 围术期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后患者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行RFA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分为腹痛组35例与非腹痛组133例。对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68例患者,射频消融肿瘤数量(肿瘤数量≥3个)、消融肿瘤较大(直径≥3 cm)、射频消融腹痛史是患者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χ2值为21.713、17.454、7.953,P<0.01)。结论RFA术后急性中重度腹痛发生率高,评估RFA患者术后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可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肿瘤 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腹痛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后患者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行RFA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分为腹痛组35例与非腹痛组133例。对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68例患者,射频消融肿瘤数量(肿瘤数量≥3个)、消融肿瘤较大(直径≥3 cm)、射频消融腹痛史是患者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χ2值为21.713、17.454、7.953,P<0.01)。结论RFA术后急性中重度腹痛发生率高,评估RFA患者术后发生急性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可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肿瘤 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腹痛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就可引起肝癌细胞的破坏和亡;射频治疗时能在肿瘤局部产生80~100℃高温,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方法2010年6月--2011年l2月我院对7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RFA术,取得较好疗效。结果因此,PRFA成为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近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开展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能在局部产生高温达到治疗。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