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安宁疗护起源于英国,最初由桑德斯出于对癌末患者的人道关怀而创办安宁疗护机构,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临终照护体系,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中国台湾地区的安宁疗护发展,呈现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特点。当下中国有着对安宁疗护的迫切需求,这些过往经验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安宁疗护 癌症 临终照护
  • 简介:摘要:安宁疗护是对目前医学发展的补充,是对终末期患者生命尊重,更能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尤其为患者及家属创造优质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安宁疗护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对于肿瘤患病儿童,安宁疗护的开展对其痛苦的缓解以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终末期肿瘤患病儿童安宁疗护的实践和思考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癌症患者,辅之以大部分缓和治疗和部分支持治疗,提高综合护理措施,以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对患者及监护人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协助患者积极生活直到自然死亡,确保晚期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加强安宁疗护理念、生死观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发展,对逝者监护人的哀伤辅导和随访等,安宁疗护在大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 标签: 安宁疗护 儿童 肿瘤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上海、深圳、连云港3家安宁疗护单位的8名安宁疗护护士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半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结果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包括自然表达、表层表达、深层表达;护士情感劳动受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当前安宁疗护护理岗位设置不清晰、多学科团队指导保障不足、公众安宁疗护认知不够、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等现象,易使护士角色适应不良,增加护士的职业疲累感,使护士情感劳动行为缺乏稳定长效的动力源泉,影响其情感劳动行为的表达。结论应当关注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对影响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的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加以干预和完善。

  • 标签: 护士 安宁疗护 情感劳动 影响因素 田野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上海、深圳、连云港3家安宁疗护单位的8名安宁疗护护士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半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结果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包括自然表达、表层表达、深层表达;护士情感劳动受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当前安宁疗护护理岗位设置不清晰、多学科团队指导保障不足、公众安宁疗护认知不够、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等现象,易使护士角色适应不良,增加护士的职业疲累感,使护士情感劳动行为缺乏稳定长效的动力源泉,影响其情感劳动行为的表达。结论应当关注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对影响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的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加以干预和完善。

  • 标签: 护士 安宁疗护 情感劳动 影响因素 田野研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1徐艺文 2 缪莉 3黄小妹 4陈霞 5赵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3-2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3期
  • 机构: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 江苏南通 226001 2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 江苏南通226001 3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 江苏南通 226001 4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 江苏南通 226001 5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 江苏南通 2260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2019年我科11例肿瘤临终患者的安宁疗护经验。方法 与患者真诚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进行死亡教育,灌输优逝理念,给予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等全方位的照护,同时做好家属的哀伤辅导。结果 11例患者临终时均未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未进行无谓的抢救,死亡时平静安详,身体清洁无异味,家属接受死亡现状,情绪稳定,无医疗纠纷发生。 结论 安宁疗护可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癌症 临终期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安宁患者便秘护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9日至2021年6月20日50例安宁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两组均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便秘缓解率。结果:研究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便秘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对安宁患者便秘护理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穴位敷贴 安宁患者 便秘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安宁疗护研究的不断发展, 安宁疗护服务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从护理人员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传统死亡观和安宁疗护理念的问题、病情告知与知情同意的伦理问题、尊重生命尊严与患者自主权利的问题,安宁疗护本土伦理与护理实践的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死亡教育,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尊重临终者的生命;尊重患者抉择权利;加强护理人员对安宁疗护相关伦理的学习;让社会和国家认识到开展安宁疗护的深远意义;非癌末患者临终关怀需要得到政府支持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 标签: [] 安宁疗护 护理人员 护理伦理
  • 简介:摘要:确保在护理中垂死的患者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这引起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与安宁疗护护理有关的概念,以了解增强癌症护士护理技能的重要性,对肿瘤科医生进行安宁疗护护理的需求以及癌症护士应该如何护理患者。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专科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回顾了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安宁疗护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及生命教育普及化趋势。

  • 标签: 守正创新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回顾了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安宁疗护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及生命教育普及化趋势。

  • 标签: 守正创新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探讨安宁疗护在癌症终末期患者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终末期患者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医疗护理服务。通过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灵疏导、普及终末期的接受能力和安宁护理相关知识。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内科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40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实验组(安宁疗护)各2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安宁疗护有利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其幸福感。

  • 标签: 晚期肿瘤 老年患者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宁护理的现状,分析护理人员对病人开展安宁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40名肿瘤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每组各20名病人,其中研究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安宁护理,对比研究组病人和对照组病人的术后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术后睡眠时间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肿瘤 安宁护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安宁医院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南京市某安宁医院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FP)等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衰弱得分为(2.91±1.27)分,其发生率为67.12%。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合并症>2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以及中重度焦虑是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安宁医院老年患

  • 标签: 安宁医院 老年 衰弱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安宁疗护对降低肿瘤患者疼痛的应用分析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实验对象(对照组),将同时间段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同时联合安宁疗护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感评分、安宁疗护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家属安宁疗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安宁疗护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安宁疗护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疼痛感,提高安宁疗护效果评分及家属安宁疗护总满意度。

  • 标签: 肿瘤 安宁疗护 疼痛 应用
  • 简介:摘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都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其载体身上承载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丰富和拓展着中国精神内涵。也每时每刻展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而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被赋予特殊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广,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青年所必备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精神素养。

  • 标签: 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