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3(FCN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博鳌恒大国际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14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及同期148名体检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FCN3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仪检测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FCN3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血清FCN3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不同血清FCN3水平乳腺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FCN3水平为(14.1±3.4)μg/m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1±3.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4,P<0.01);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水平为(36.3±15.2)U/m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8±6.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7,P<0.01)。血清FCN3、CA153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0.720,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909,高于CA153单独检测(Z=2.050,P=0.040),但与FCN3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7,P=0.875)。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清FCN3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且Ⅱ期患者血清FCN3水平高于Ⅰ期患者(均P<0.05);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FCN3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FCN3低水平(≤12.07 μg/ml)组乳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高于FCN3高水平(>12.07 μg/ml)组(P=0.033)。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FCN3水平升高,FCN3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纤维胶凝蛋白3 诊断 预后
  • 简介:本文讨论了纤维蛋白的配方、工具和使用方法,并报告了6例临床经验。纤维蛋白原浓度需>40mg/ml,凝血酶浓度>500U/ml能立即凝固,<50U/ml,凝固时间>60秒。可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工具和配方。抑肽酶并非必要成份。通过6例初步临应用总结使用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纤维蛋白胶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纤维蛋白封堵加内口缝合加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7例。结果27例患者均一期治愈,术后无复发及脓肿形成,无肛门功能障碍,自控功能良好。结论纤维蛋白封堵加内口缝合加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弥补了单纯使用纤维蛋白对内口的封堵力量不足之处;保护了肛缘的完整性。手术操作较简单、微创,患者痛苦少,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复发。

  • 标签: 纤维蛋白胶封堵 高位复杂性肛瘘
  • 简介:UHT灭菌牛乳是指采用超高温灭菌(137~150℃保持4~20s)和无菌灌装的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牛乳制品。UHT乳以其高品质,饮用方便,长保鲜期以及可远距离销售等特点。然而,UHT乳在贮存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产品品质。现象就是一个限制UHT灭菌乳货架期,阻碍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以贮存过程中产品的流动性损失为特征的。在贮存过程中UHT灭菌乳发生黏度变化,通常起始阶段产品变薄,接

  • 标签: UHT乳 胶凝 灭菌乳 贮存过程 超高温灭菌 蛋白酶
  • 简介:摘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建筑3D打印材料的工程性能,包括可打印性、力学性能等,其中,可打印性包括流动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凝结时间、一次打印长度、挤出形态质量等;力学性能包括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此外,选取可打印性与力学性能所包含的指标作为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因子权重,提出了因子赋值标准及评价结果分级标准,建立了建筑3D打印材料的工程性能评价体系,并设计正交试验计算性能指标值,对材料的工程性能进行了评价,可为3D打印材料工程性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建筑3D打印胶凝材料 可打印性 力学性能 评价体系
  • 简介:  目前早产胎膜早破的传统疗法包括期待疗法与终止妊娠,两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PPROM的封闭疗法极为重要.我们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收集PPROM病例共3例,其中1例采用纤维官腔镜介导纤维蛋白宫颈管内封堵术,2例采取期待疗法.与期待疗法相比较,采用纤维宫腔镜介导纤维蛋白宫颈管内封堵术治疗PPROM在延长孕周、提高胎儿成熟度、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降低围产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

  • 标签: 宫腔镜 纤维蛋白胶 封堵 早产 胎膜早破
  • 简介:碱矿渣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材料。本文主要介绍碱性激发原理,碱矿渣材料的组成及性能特点。开发利用该材料的资源环境效益以及国内外应用现状;提出了促进碱矿渣材料应用发展的基本方向。

  • 标签: 碱矿渣胶凝材料 碱激发 矿渣 碱矿渣混凝土
  • 简介:摘要砂砾石筑坝技术是在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和面板堆石筑坝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坝型,其特点是采用材料与砂砾石材料(包括砂、砾石、石等)拌合筑坝,使用高效率的土石方运输机械和压实机械施工。由于水泥的作用增大了材料的抗剪强度,与面板坝相比可以缩小坝体断面;由于简化了材料的配比和骨料的制作,与碾压混凝土坝相比可以简化施工、缩短工期和减少费用。砂砾石筑坝技术因施工快速、经济性和安全性好,以及环境友好,近年在日本、土耳其、希腊、法国、菲律宾等国的永久工程得到了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新型筑坝技术的引进研究及推广应用对我国面广量大的中小型水库大坝工程、围堰工程建设,以及众多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胶凝砂砾石坝 技术特性 发展误区
  • 简介:摘要:目前,纤维单掺沥青混合料已逐步开始广泛应用,通过掺入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具备研究价值。不同纤维由于物化性质差异对混合料路用性能改善不同。通过将不同纤维复掺以期实现各类型纤维优势互补,可实现沥青浆性能全面提升。鉴于此,本文开展复合纤维沥青浆性能研究。本文以玄武岩纤维为基础,分别与聚酯、木质素纤维以不同质量比例复掺制备纤维沥青浆,研究了纤维对沥青的吸附性能、纤维沥青浆的锥入度、软化点等常规性能。

  • 标签: 复合纤维 沥青 胶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纤维蛋白联合快速止血纱布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封堵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收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38例分成2组,治疗组18例采用纤维蛋白联合快速止血纱布封堵宫颈,对照组20例采用期待疗法,并进行观察性研究。结果治疗组平均孕周明显延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更高、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采用纤维蛋白联合快速止血纱布封堵治疗可适当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纤维蛋白胶快速止血纱布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延长
  • 简介:以死烧MgO(M)、KH2PO4(P)和硼砂(B)按一定比例制备磷酸镁水泥(MPC),采用精密pH计测试MPC体系(水灰比为5)28d的pH变化,多路温度测试仪记录MPC体系6h内的放热特性,以探讨MPC体系的水化动力学特征。采用XRD、差热分析(DTA)分析各龄期水化样中的反应产物,扫描电镜观察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磷酸镁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为MgKPO4·6H2O(MKP),MKP晶体的成核与生长需满足一定水化动力学基础,在水化初期发现有少量K2Mg(HP04)2·4H2O作为MKP中间相而产生;水化1d后的试样中可发现部分棒状和板状的MKP结晶,经过28d后基体发展为结构密实、充分水化的整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MPC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

  • 标签: 磷酸镁水泥 水化动力学 水化产物 中间相 水化机理
  • 简介:摘要:砂砾石筑坝技术是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筑坝技术,其特点是采用材料和工程现场的砂砾石材料(如,砂、石、砾石等)拌和筑坝,再使用高效率的土石方运输机械和压实机械进行施工。与常规混凝土筑坝技术比,砂砾石筑坝的技术特点是:仅剔除现场砂砾石料中超大粒径的骨料,不需要筛分、水洗等处理;此外,材料的用量少;并且,施工速度快30%以上,节约成本近50%。因此砂砾石筑坝技术具有经济、环保、施工快速等优点。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砂砾石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参阅。

  • 标签: 胶凝砂砾石 质量控制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钢渣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品具有潜在的性质,钢渣中富含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矿物是钢渣具有潜在活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其潜在活性,本文综述了钢渣物理活化、化学活化和热力活化等主要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归纳总结钢渣活性的评价方法,指明钢渣活化应向复合激发方向发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Z形皮瓣联合纤维蛋白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作用。方法观察组74例,采用Z形皮瓣,术中创面喷洒纤维蛋白;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纵形切口,创面不喷洒纤维蛋白,腋窝常规放置引流管3~4d。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P〈0.05)。观察组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受限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Z形皮瓣联合纤维蛋白创面喷洒有利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皮瓣 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复合纤维蛋白的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探讨其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新型复合纤维蛋白的磷酸钙骨水泥,获取材料浸提液。选择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微核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对新型复合人工骨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该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浸提液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各实验组肉眼下未见明显溶血反应,溶血率〈5%;微核实验显示,各实验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别(P〉0.05);浸提液对小鼠MC3T3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无明显影响,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结论新型复合纤维蛋白的磷酸钙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纤维蛋白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面颈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22例面颈部动静脉畸形病例,应用纤维蛋白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进行治疗。其中15例患者给予单纯经皮穿刺直接注射治疗,2例患者除原发灶区经皮穿刺直接注射外,同时行面动脉注射治疗,6例患者栓塞硬化治疗完成后,手术切除病变区增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及残余病变。治疗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CTA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74岁(平均28岁)。18例(81.8%)患者病变消退率大于90%,4例(18.2%)病变消退率大于50%。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发白或青紫色改变,提示组织缺血或回流受阻。1例患者额部出现皮肤浅层坏死,局部形成薄痂;2例患者出现唇黏膜浅溃疡,均自行愈合。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变继续生长。结论:纤维蛋白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用于治疗面颈部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尤其对局限性扩张型动静脉畸形效果较好。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平阳霉素 纤维蛋白胶 硬化治疗 栓塞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人脂肪干细胞与可注射型纤维蛋白支架的相容性。通过评估两者的相互作用、生物相容性和临床应用前景,为组织工程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人脂肪干细胞与可注射型纤维蛋白支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 标签: 人脂肪干细胞 可注射型纤维蛋白胶支架 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