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癌症,是局部组织受到慢性损伤、持久性刺激或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机体局部发生的慢性损伤,有些人是已知的,有的人则尚无知觉。所以,了解细胞癌变至关重要,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或者可以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癌症 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与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经荧光裸小鼠脑内移植后定居在脉络丛细胞并诱导其上皮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及细胞融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人胶质瘤干细胞SU-3和标记红色荧光染料CM—Dil的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移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脑内,用传统病理、分子免疫病理和荧光示踪技术对肿瘤细胞在宿主脑内侵袭对不同部位形成的肿瘤团块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接受尾状核移植的35只鼠和小脑移植的15只鼠全部致瘤.有6只尾状核移植鼠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见到肿瘤,有5只尾状核移植鼠在第三脑室脉络丛见到肿瘤,有5只小脑移植者在第四脑室脉络丛见到肿瘤。传统病理:肿瘤细胞和组织结构异形十分明显-细胞高度增生,一类是脉络丛结构基本保留,另一类是完全消失。荧光示踪:肿瘤团块中的细胞成分分为源于接种的肿瘤细胞(红色)、源于宿主的细胞(绿色)和两者的融合细胞(黄)。分子病理:肿瘤细胞高表达Nestin、Ki一67、角蛋白和GFAP。结论:根据癌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定居于不同部位的形态学特征,尤其在脉络丛上形成的能表达相关标志蛋白的脉络丛癌样结构肿块,表明胶质瘤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诱导宿主细胞癌变.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细胞融合实现的,这对进一步研究胶质瘤干细胞分化走向和与宿主组织重构受定居地微生态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荧光示踪可移植性肿瘤 细胞融合 脉络丛肿瘤 肿瘤微生态环境
  • 简介:目的分析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尖锐湿疣继发鳞状细胞癌变病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龟头或外阴尖锐湿疣久治不愈,HPV基因亚型检测4例为高危型16/18型,病理组织切片显示,Ki-67强阳性表达,P53蛋白高表达。结论有慢性迁延病史的尖锐湿疣患者,结合病理组织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鳞状细胞癌变

  • 标签: 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鳞状细胞
  • 简介:一个社会为何会出现贪污受贿?贪污受贿这种社会疾病的病源是什么?思考这些问题是件头疼的事情,但是一代一代地总得有人去思考。

  • 标签: 癌变 贪污受贿 社会
  • 简介:“准备就绪。”“发射!”轨道舱开始缓慢地旋转,依次断开了簇拥着的四个几乎和它一样大的着陆舱。几只大箱子慢慢飘向这颗红色的矮行星。

  • 标签: 星球 癌变 轨道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日本大阪大学教授菊池章率领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大肠和肺表面的细胞发生癌变与一种特有的蛋白质相关。动物实验证实,如果不让这种蛋白质发挥作用,肿瘤就会变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查找直接致癌物及其作用探讨癌变机制。方法以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制与癌细胞的各种变化和特征相对比。结果证明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直接致癌物之一。细胞癌变是环境因素通过激活应激系统即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产生大量AngⅡ,AngⅡ又通过激活AT1受体,在增加细胞内钙离子(Ga++)的基础上,启动了以磷脂酶C(PLC)—蛋白激酶C(PKC)为主线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引起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紊乱,同时,在体内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细胞内外的pH、代谢及形态结构等多方面发生异常引起的。

  • 标签: 肿瘤 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几乎每个人都患过胃部炎症。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胃病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一大疾病。医学专家调查发现,20至40岁的人中,仅有47%的人胃黏膜比较正常。而有些胃病可能会发生癌变,患者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随时进行检查,以防不测。

  • 标签: 胃病 癌变 生活节奏 医学专家 积极治疗 胃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白斑的癌变率、癌变时间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医院口腔科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76例口腔白斑病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0例,女性患者226例,患者年龄在15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2岁,对于患者口腔白斑的癌变率以及癌变时间等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于影响空腔白斑癌变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76例口腔白斑患者中,66例患者发生癌变,总癌变发生率约为11.5%;其中,患病一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约为0.4%,患病两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约为2.8%,患病五年以上癌变发生概率约为11.3%;影响口腔白斑癌变的主要因素为口腔白斑部位以及患者年龄。结论口腔白斑发生癌变比率与患者病程时间有关,发病部位以及年龄是影响口腔白斑癌变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口腔白斑 癌变率 癌变时间 影响因素 发病部位 年龄 分析
  • 作者: 姚敏 王建军 王玲玲 秦艳艳 赛文莉 王理 沈水杰 姚登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通 226001 南通大学医学免疫学系,南通 226001,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通 226016,南通大学医学免疫学系,南通 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通 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通 226001 南通市中医院肿瘤内科,南通 226001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肝癌发生模型探讨癌胚型Wnt3a动态表达规律及其早期监测价值。方法Sprague-Dawley(SD)鼠48只,以含2-乙酰氨基芴(2-FAA,0.05%)颗粒饲料喂养,诱发肝癌发生,对照鼠以颗粒饲料喂养,每隔2周留取肝组织和血液;肝组织经HE染色病理学检查并分组。以全基因组芯片分析基因和Wnt3a mRNA表达情况,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nt3a在肝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肝组织和血清Wnt3a浓度。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依据病理学检查,将鼠肝分为对照、肝细胞变性、癌前病变和肝癌形成4组。全基因表达谱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在信号对数比率(SLR)>8 log2cy5/cy3时,癌前组和癌变组分别有268个、312个基因上调,57个、201个基因下调,这些显著改变的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信号转导、肿瘤转移、细胞凋亡等。诱癌各阶段Wnt3a在mRNA水平表达增加,变性组(1.15±0.24,q=8.227)、癌前组(1.85±0.18,q=12.361)和肝癌组(2.59±0.55,q=18.0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5±0.11,F=121.103,P<0.001),变性组、癌前组和肝癌组分别上调4.6倍、7.4倍和10.4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Wnt3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变性组阳性率为66.7%(12/18,χ2=10.701,P=0.001)。癌前组和肝癌组均全数阳性(9/9,χ2=17.115,P<0.001)。癌变过程中肝及血中Wnt3a呈进行表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肝=176.711,P<0.001);癌变肝组织表达的Wnt3a分泌入血,血与肝Wnt3a水平呈直线相关(r=0.732,P<0.001)。结论Wnt3a过表达与肝细胞癌变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监测肝细胞癌变新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基因表达 肝细胞癌变 Wnt3a 早期监测
  • 简介: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钢笔大小的检测工具,能在10秒钟内确认人体组织是否癌变,准确率超过96%。这种方法有望帮助医生在癌症手术中精准地切除肿瘤。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研究人员在学术刊物《科学转化医学》新一期上报告说.

  • 标签: 检测工具 癌变 美国科学家 得克萨斯大学 人体组织 转化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