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感染发热患者检测降钙素原,观察其价值,为细菌感染发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A组,56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局部感染者作为研究组B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即对照组,对三组人群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测后,A组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结果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感染发热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可以诊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性发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感染发热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感染发热患者144例,给予降温护理、病情监护、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结果降温前(38.6±0.6)℃,初次降温后(38.3±0.8)℃,次日(37.4±0.5)℃;患者复温时间12h~3日,平均(1.8±1.0)日。住院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率100.0%。结论感染发热护理方法基本成熟,降温需规范,避免盲目,严格遵医嘱应用合适的降温方法;应做好原发病的护理,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对于冰敷、降温毯降温者,强化护理监护、压疮预防护理。

  • 标签: 发热 感染性发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发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感染发热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48例感染发热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发热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优质护理 护理体会
  • 作者: 孙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22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运用于感染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的临川效果。方法:实验对象90例为感染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入院后以简单分样法分为传统组(n=45)、探讨组(n=45)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9月。结果:护理干预后,探讨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探讨组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组(P〈0.05);探讨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探讨组(P〈0.05);探讨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于感染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切实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保证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发热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份到2014年5月份收治的60例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干预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0%,护理满意度为90%,平均退热时间(5.13±1.10)小时。结论对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感染性发热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菌感染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001年2月—2002年2月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的761例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粪便做细菌学的鉴定,了解导致引起细菌感染腹泻的病因。结果761例腹泻患者经过粪便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12例,检出率为41%。其中变形杆菌居首位,构成比为44.55%;其次为志贺菌属,构成比为27.24%;弧菌科构成比为8.97%;大肠埃希菌属7.05%;金黄色葡萄球菌2.88%;沙门菌属构成比为5.77%;厌氧芽孢杆菌属3.54%。结论细菌感染腹泻因病原菌不同而引起传染源的种类不同、型别也不同,全年均可发病,可侵犯各个年龄段,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轻重不一,多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还可引起死亡。

  • 标签: 细菌感染性腹泻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鉴别诊断感染发热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入住大医附属二院的发热患者,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检测患者的WBC、CRP、PCT、CD64水平。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再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其在感染发热患者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中WBC、PCT、CD64水平均明显升高,高于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P<0.05),病毒组与非感染组间无差异显著。单一检测时PCT灵敏度、特异度最高为80.6%、74.7%,当PCT和CRP联合检测时出现灵敏度、特异度有所升高为89.6%、87.3%,当PCT、CRP、CD64三项联合检测时升高最明显为91.4%、90.5%,准确度最高。结论联合检测PCT、CRP或PCT、CRP、CD64三项鉴别发热病因最可靠。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CD64 细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热与不明因素发热患者采取早期针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感染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据临床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针对护理)各有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早期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感染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最佳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将2005年3月~2007年3月来我科诊治的108例细菌感染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7d综合治疗,治愈67例、占62.04%;显效23例、21.3%;有效10例、9.26%;无效8例、占7.41%,总有效率为92.59%;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能忍受,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细菌感染荨麻疹应积极寻找并消除病因,治疗以抗感染、抗过敏为主,有合并症患者同时辅以对症治疗;有效的诊断和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除。

  • 标签: 细菌感染 荨麻疹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个性化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80例腹泻的小儿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其均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应用个性化护理路径方式(试验组,n=90)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n=90)进行护理干预,常规干预主要措施有待患儿入院后为其展开静脉穿刺,为其补液,营造出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个性化护理路径主要措施有开展入院指导,充分了解患儿机体状态,观察其是否具有腹痛感,有无出现脱水表现,为其制订出个体化护理计划,详细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加深其对于疾病的了解,做好补液护理,该病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为患儿补液,有助于促使病情恢复,先为患儿补充盐分,然后补充糖分,同时落实饮食护理,注意营养丰富,饮食清淡,根据患儿年龄选取适宜食物,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率主要包括未出现不配合、哭闹及抗拒的概率显著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长、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腹泻患儿,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大便正常,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小儿 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腹泻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后,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非细菌感染腹泻患儿展开研究,并将其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40例)以及综合护理(研究组40例),鉴于护理方式不同,统计两组患儿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并将数据整合后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判定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包括止泻、大便性状恢复、食欲恢复、腹部不适消失在内的症状临床改善时间研究组综合用时较短,参照组用时较长;研究组家长满意率较高,参照组满意率较低;两组统计数据对比,结果P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行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的急性非细菌腹泻的小儿患者80例,依据患儿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系统两种模式进行干预,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护理模式应用于该类患儿中后,乙组患儿护理效果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甲组患儿,两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急性非细菌感染腹泻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发热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接诊的39例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病历资料,以接受常规护理的19例患者为甲组,以接受针对护理的20例患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乙组退热时间短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甲组(78.9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向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提供针对护理,可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优选。

  • 标签: 脑出血感染性发热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急诊感染发热患者临床研究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性感染发热患者,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平均分为普通细菌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以及病毒感染组,每组患者30例,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脓毒血症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下降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细菌感染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下降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脓毒血症组患者治疗第4天后,有7例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症状,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28.44±5.57μg/L,第4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35.74±5.86μg/L,治疗第7天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5.84±2.12μg/L,体温得以控制。结论进行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就可以对于早期细菌感染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对细菌感染程度作出定性反应,促进患者后期的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检测 感染性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细菌感染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诊治的68例细菌感染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儿均全身发生风团,且瘙痒明显,其中伴有发热45例,咽喉充血47例,扁桃体肿大4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6例,腹痛呕吐等22例;血常规检查普遍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经抗过敏、抗感染药物治疗及对症辅助治疗,7d后临床治愈率达94.12%,14d后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期间有2例复发。结论儿童细菌感染荨麻疹往往发病急,临床多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治愈,安全可靠。

  • 标签: 荨麻疹 儿童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细菌阴道炎合并妇科感染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服务中心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细菌阴道病患者16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甲硝唑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维生素C进行治疗,最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以上方式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有40例患者显效,2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有28例患者显效,有2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0.0%,二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阴道病容易合并其他妇科感染疾病,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好,在本文研究中,使用甲硝唑和维生素治疗细菌阴道病合并妇科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妇科感染性疾病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科术后非感染发热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伤科手术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身痛逐瘀汤)和对照组(头孢替安),各3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94.4%、(196.2±12.0)min、(11.7±2.1)h,均著优于对照组的77.8%、(102.6±11.4)min、(5.7±1.2)h,P<0.05。结论骨伤科术后非感染发热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效果显著。

  • 标签: 骨伤科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身痛逐瘀汤 头孢替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补液盐Ⅲ在治疗小儿感染发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12月选取入院治疗90例发热患儿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口服补液组和对照组,各45例。口服补液组45例依据个体情况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用口服补液盐取代静脉补液进行支持治疗,能口服者尽量口服,对照组的45例发热患儿采取口服温水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相同。结果通过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患儿中总有效率为81.7%,可见小儿发热治疗组在治疗上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在改为静脉补液的人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发热的治疗过程中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可有助于退热,减少静脉输液的必要,使治疗方法成为最简单有效和便宜的方法。

  • 标签: 小儿发热 口服补液盐Ⅲ(ORS) 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