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终板软骨的磁共振成像(MRI)及临床应用。方法分析经临床及影像确诊34例腰椎终板软骨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果34例病例中共累及终板69个,按Modic分型其中Ⅰ型24个(34.8%);Ⅱ型40个(58%);Ⅲ型5个(7.2%);其中34例患者中单发43例(62.3%),多发为26例(36.7%);终板炎多发生在下腰段位置。结论腰椎终板软骨能造成患者腰痛,MRI能有效地诊断终板炎。

  • 标签: 磁共振 脊柱 终板骨软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软骨在低场MRI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52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终板软骨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软骨中共累及终板119个,按Modic分型Ⅰ型44个(37%);Ⅱ型61个(51%);Ⅲ型14个(12%)。分布在腰4、5骶1相对缘的多见。结论MRI是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软骨的理想检查方法,能反映该病的病理特点。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终板骨软骨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软骨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型进行优化治疗。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两年间以MRI确诊的172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软骨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共累及终板278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18例,累及多个终板154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变86个,Ⅱ型退变147个,Ⅲ型退变42个。278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软骨诊断中应用MRI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较易进行分型,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分型 腰椎终板骨软骨炎 指导治疗
  • 简介:I型MRI表现为邻近椎体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II型表现为邻近椎体T1WI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III型表现为邻近椎体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

  • 标签: 低诊断 炎低 终板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剥脱性软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剥脱性软骨的治疗现已趋向于较为保守。儿童除非软骨病灶已剥脱,否则不需要施行手术,几乎每一儿童如此处理后均能完全愈合。对成人剥脱性软骨的治疗也已趋向于较保守,但手术适应于症状明确者。如股骨受累区不是主要负重面,对未剥脱的软骨灶在将灶缘软骨切开后,予以取除。如病灶已成为游离体,只需简单地将其取除,对脱落处陈旧的凹陷边缘不需要搔刮。

  • 标签: 剥脱性骨软骨炎 保守和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椎板间植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所致胸腰背部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椎板间植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所致胸腰背部痛患者18例。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Denis疼痛分级,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16例消失,2例明显缓解。椎板间植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手术后3个月融合良好。结论内固定椎板间植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所致胸腰背部疼痛,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小关节融合椎板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软骨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CTMRI室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120例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分析终板软骨以及邻近骨质的信号改变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结果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显示,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很大一部分出现终板软骨且累及多个终板。在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中,信号出现异常的区域包括终板终板邻近的椎体内斑片状或者带状区域,所有终板及其周围的椎体低场磁共振成像信号正常与异常区域存在比较明显的边界,能够清晰了解其终板软骨分布。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中,产生腰痛的主要原因是终板软骨,采用低场磁共振成像能够更好的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终板骨软骨炎 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联合Ⅰ型胶原蛋白三维支架治疗膝关节剥脱性软骨的疗效。方法选取近5年来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采用自体软骨细胞联合Ⅰ型胶原蛋白三维支架治疗膝关节剥脱性软骨的患者12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软骨修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IKDC评分分别为(83.7±5.6)、(91.7±3.7),Lysholm评分分别为(87.5±5.2)、(93.6±2.1),均较术前IKDC评分(53.9±6.7)(F=158.877)、Lysholm评分(59.1±7.2)(F=104.258)明显改善(均为P<0.05);每2个时间点之间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移植软骨恢复良好,均未出现移植物脱落或局部水肿。术后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感染。结论自体软骨细胞联合Ⅰ型胶原蛋白三维支架能有效治疗膝关节剥脱性软骨

  • 标签: 软骨细胞 胶原Ⅰ型 骨软骨炎,剥脱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剥脱性软骨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膝关节镜及手术证实的13例膝关节剥脱性软骨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评价其MRI影像特点。结果2例仅显示软骨下多个点状或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1加权序列为低信号,T2加权序列为高信号,压脂T2为高信号,部分病变区信号欠均匀,边缘模糊,关节软骨尚完整,无形态的改变;4例T1加权序列显示软骨下病变周围出现低信号线影,T2加权序列上则表现为高信号,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粗糙、变薄;5例病变组织及表面软骨与宿主部分分离,边缘为长T1长T2信号影;1例坏死软骨碎片与宿主分离,并由长T1长T2信号带包饶;1例表现为坏死软骨碎片与宿主完全分离、脱落,形成关节游离体,相应宿主出现一缺损,中央为长T1长T2信号相隔。13例关节腔及关节囊均见不等量长T1长T2液性信号影。结论膝关节剥脱性软骨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MRI可作为诊断剥脱性软骨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剥脱性骨软骨炎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内印度刺猬蛋白(Ihh)表达水平变化对软骨终板细胞的影响与意义。方法2018年5月至12月手术收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31例软骨终板(CEP)组织标本,体外分离人CEP细胞培养至P3代,随机分为过表达组、空载体组和敲减组,分别添加Ihh信使RNA质粒、空载体和Ihh沉默RNA质粒,质粒转染培养48 h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检测标本Ihh及相关指标的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染色观测细胞表型。3组实验数据因方差不齐,呈正态性分布,选择Welch检验,Games-Howell法组间多重比较。结果质粒干预CEP软骨细胞Ihh水平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组、空载体组和敲减组3组细胞中Ihh(0.79±0.09,0.31±0.20,0.04±0.03)、Ⅱ型胶原(Col Ⅱ) (0.18±0.08,0.49±0.14,1.13±0.2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0.78±0.17,0.51±0.12,0.37±0.06)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670、37.650、26.070,P<0.01)。RT-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组、空载体组和敲减组3组细胞中Ihh mRNA(3.13±1.21,0.92±0.18,0.39±0.22)、Col Ⅱ mRNA(0.66±0.13,1.03±0.24,1.64±1.32)和MMP-13 mRNA(9.17±2.35,1.04±0.27,3.56±0.26)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70、15.890、34.732,P<0.01)。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与空载体组比较,Ihh和MMP-13在过表达组最强,敲减组最弱,而Col Ⅱ在敲减组中最强,过表达组最弱。结论下调软骨细胞内Ihh表达可明显增加Col Ⅱ,减少MMP-13,维持细胞表型,进一步延缓CEP软骨细胞退变。

  • 标签: 印度刺猬蛋白 软骨终板 Modic退变 质粒转染
  • 简介:京剧是文学、音乐、舞蹈、杂技和体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唱、念、做、打体现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文化艺术之精华,然而在表演和训练中,往往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在嗓音问题中,中国戏曲学院的嗓音专家史书勋主任对各个行当的发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对演员的艺术发展和嗓音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武戏演员虽然唱腔较少,但在淋漓尽致的表演动作中和一气呵成的中国功夫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关节以及软组织损伤,甚至发生意外.伤处疼痛常常影响演员的发挥和演出效果.针对戏曲学院的这一特殊情况,我对入学后四年左右的84级85级附中学生,从89年至90年两年期间的就诊中所出现和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大致统计.其中大部分受伤的学生为软组织损伤.发病部位从头到脚,

  • 标签: 剥脱性 病案分析 骨科创伤 骨软骨炎 软组织损伤 膝关节游离体
  • 简介:摘要肋软骨是一类以反复发作的胸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因其易迁延复发的特性,安全有效、降低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内服、中药外敷、艾灸、针刺、针刀等,现结合相关文献与临床经验就针法与灸法在肋软骨治疗中的效果与优势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肋软骨的针灸治疗提供部分思路。

  • 标签: 针灸 肋软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胫骨结节软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结节软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减少运动量和充分休息局部制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胫骨结节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2±1.3)分比(7.9±2.4)分、(4.8±2.6)分比(8.2±2.5)分,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胫骨结节软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胫骨 骨软骨炎 康复
  • 作者: 徐健 王丹丹 石桂秀 白玛央金 张烜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昆明65003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南京210008,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厦门361000,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拉萨85000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免疫中心,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复发性多软骨(R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软骨及富含蛋白聚糖成分的组织,特征性表现为耳和鼻软骨症、畸形。为提高临床医生对RP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目前国内外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总结了R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疾病活动评估,旨在规范RP临床治疗方案,改善RP患者预后。

  • 标签: 多软骨炎,复发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肋软骨的误诊、漏诊进行临床调查,探讨其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通过收集临床上肋软骨误诊、漏诊病例,就误诊、漏诊的相关疾病、相应时间,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肋软骨误诊、漏诊常见。结论:应常规将肋软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列入胸肋腰部疼痛的鉴别诊断范围。

  • 标签: 肋软骨炎 误诊 漏诊 临床资料 诊断
  • 简介:6例手术病例分别随访1~4年(2例1年、3例2年和1例4年),右股骨头剥脱性软骨,股骨头剥脱性软骨

  • 标签: 临床治疗 例临床 儿童青少年
  • 简介:笔者单位收治头、面部深度烧伤后并发耳软骨的男性患者14例,年龄20~61岁,烧伤面积3%~70%TBSA.并发耳软骨的时间为伤后18~45d.

  • 标签: 救治 烧伤 耳软骨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当中,复发性多软骨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出现复发性多软骨误诊的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廓部位的肿痛、塌陷等,在我院被误诊为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之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患者接受临床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缓解。结论在复发性多软骨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且具体症状不够典型,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医生应对该类病情的临床表现更为熟悉,以此对患者实施较为科学的诊断,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严重。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误诊 耳廓 支气管哮喘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剥脱性软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16岁至25岁膝关节关节活动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膝关节剥脱性软骨患者,以接受手术治疗或单纯的保守治疗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常规的制动,营养软骨,增加量等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所有病例治前以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疼痛等级评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更佳。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剥脱性软骨特别是青少年剥脱性软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